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兴盛 巴洛克时期音乐
一、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
正如上文所述,“奏鸣曲”开始指多乐章的器乐作品。随着奏鸣曲的不断发展,在巴洛克时期奏鸣曲有了不同类别的划分,比如按功能划分,就可以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教堂奏鸣曲:通常在教堂演奏,通常为四个乐章,速度布局为慢—快—慢—快。
室内奏鸣曲:通常可以在娱乐活动中演奏,一般由舞曲组成,类似于组曲。
如果奏鸣曲按形式划分,可分为独奏奏鸣曲和三重奏鸣曲。
独奏奏鸣曲:为一件乐器,通常是小提琴和通奏低音乐器而作的奏鸣曲。
三重奏鸣曲:为两件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乐器而坐的奏鸣曲。
在巴洛克时期,创作奏鸣曲体裁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2)他创作的三重奏鸣曲是最具代表性的,而他的独奏奏鸣曲兼有教堂奏鸣曲的音乐风格的同时,似乎还在音乐史中首次运用了大小调体系进行创作,这为后来大小调和声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来听一下他的三重奏鸣曲作品3之12,第一乐章。
二、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这个词来自于意大利文concertare,原义是“联合”。在16世纪,协奏曲主要是指独唱、合唱、乐器之间的协同表演。而到了17世纪,这个词的意思又多了一个“对抗”、“竞争”的意思,协奏曲在这一时期就变为独奏者或独奏组与乐队之间有一定对比体裁了。
协奏曲成熟于17世纪80、90年代,在当时主要是指一个独奏者(或一组独奏者)与一个乐队之间具有对比性的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大协奏曲: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的对抗,这个小组通常由弦乐器组成。
大协奏曲的创作,比较早的作曲家有上文中提到的科雷利,但真正把大协奏曲写好的是亨德尔和巴赫(详见后文)。
第二类,独奏协奏曲:独奏协奏曲通常是一个独奏者与乐队的抗衡。相比于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发展的更长久。
独奏协奏曲的创作,最早的作曲家是意大利的朱塞佩·托雷利(Giuseppe Torelli,1658—1709)。托雷利的独奏协奏曲确立了晚期巴洛克协奏曲的创作规范,例如:三个乐章的结构(快—慢—快);两个快板乐章用回归曲式(ritornello form)。回归曲式主要结构是:乐队演奏的回归段——“独奏者演奏转调技巧性插部”与“乐队演奏的回归段材料”相互交替——独奏者与乐队同时回到主调,演奏回归段。目前这种曲式结构已经消失,被回旋曲式取代了。(这一段如果看不懂,请略过。)
在巴洛克时期独奏协奏曲的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
维瓦尔第
维瓦尔第出生于威尼斯,父亲是圣马可教堂的小提琴师,维瓦尔第从小和父亲学习小提琴,并且接受了宗教的教育,并在1703成为神父。1703—1740年,他主要在一家医院里工作,他除了看护病人,还负责教育一些被遗弃的小女孩。维瓦尔第为她们组建了合唱团和乐队,经常在医院演出,他主要负责教这些孩子乐器并担任指挥。因为他一头红发,他在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叫“红发神父”。维瓦尔第在当时的音乐创作并不是很出名,是在巴赫改编了他的作品后,人们才知道了维瓦尔第。
维瓦尔第的作品基本都是为特定的演奏者和活动场合创作的,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创作就是协奏曲,他写了500多首协奏曲,而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独奏协奏曲,这与他从小学习小提琴是有关系的。我们来欣赏维瓦尔第的两首独奏协奏曲,作品第8号的第1首(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8首(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作品第8号里面一共12首协奏曲,前4首是我们最熟悉的“四季”,第1首是“四季”中的“春”。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CPoz3v ——维瓦尔第:独奏协奏曲《“四季”—“春”》
作品第8号的第8首是维瓦尔第独奏协奏曲中运用了比较典型的回归曲式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