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的哲学派别。它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唯物主义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以下三种形态。

朴素唯物主义,亦称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在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看作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随着人们实践范围的扩大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朴素唯物主义逐步摆脱了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欧洲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开始从物质结构上研究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一种极细微的流动的物质“”构成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提出了气一元论。

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用力学规律来解释形形色色的各种现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

费尔巴哈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既有明显的机械性,又有一些辩证法思想。其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推翻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受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亦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它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严格的科学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不但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蒙昧时代的人们不了解精神是肉体器官的产物,误认为有寄寓在肉体之中、可以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灵魂,这种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

作为一种哲学基本派别的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

珀拉图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巴克莱认为,“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

19 世纪30年代以后,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

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宋代的朱熹认为一种极细微的流动的物质“气”构成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提出了气一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

朱熹

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用力学规律来解释形形色色的各种现象。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既有明显的机械性,又有一些辩证法思想。其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推翻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受其影响。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6)

培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亦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它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严格的科学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不但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