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最狂的一首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唐玄宗)

最近看到了唐玄宗,江湖人称李三郎,看了感觉和梁武帝一样,直呼,他怎么没有早点死。早点死,也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流芳千古的美名!政绩判若两人,就像斗地主,开局打了两个王炸,最后居然烂尾了。让人深深感觉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唐玄宗最狂的一首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唐玄宗)(1)

唐玄宗剧照

早期的李隆基是怎么样子的呢,从小就见惯了各种宫斗,政斗,从自己的奶奶武则天,到自己的父亲上位,到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哪个不是搅的腥风血雨。李隆基就是在宫廷权力暗波涌动,诡谲多变的环境中浸淫长大的。所以,当韦皇后效仿自己的婆婆武则天,把身为皇帝的老公毒死了,发起了一系列政变,年仅仅25岁的李隆基,果断和自己姑姑联手,铲除诛杀韦氏。

然后又和姑姑太平公主明争暗斗了两年,终于在27岁的时候,父亲不听不听太平公主的一系列废话,直接让位给了李隆基。李隆基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绊倒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赐死了太平公主。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上,太平公主可是最像武则天的女人啊,而且朝中经营权势多年,当初公主家的开销可是要比皇宫都要高的。所以登基一年就能铲除公主集团,狠人中的战斗机了。

然而李三郎,刚开始还是非常想当一个好皇帝的,他重用了厉害的大臣,例如姚崇,宋景,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整顿吏制,对于自己的亲戚犯了错,也是打死以儆效尤,让大家提倡节俭,就开始了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怎么形容开元盛世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玄宗忘记了太爷爷李世民的家训,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这时候可能唐玄宗对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也想享受一些乐子了吧。比如一个财政大臣,能搞钱,罢黜了又重新重用,比如,不凭着理智用人,而是用自己的一些喜好。比如,自己精通音律,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选了自己的儿媳妇入宫一起吃荔枝。

唐玄宗最狂的一首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唐玄宗)(2)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流转千古,浪漫但害国害民

唐玄宗和梁武帝不同的是,梁武帝痴迷于佛法,对什么美女享乐不感兴趣,但是自身并不是一个赏罚分明政治清明的人。唐玄宗则是他能做到,他本质上是可以当好皇帝的,也刚开始想搞一番事,但偏偏有点成绩就自我膨胀。

唐玄宗一开始想做一个清明的皇帝,他也确实做到了,因为他刚刚经历过危难,刚刚铲除政敌,身边也有合适的良人,他就是一个很有政绩的皇帝。后来呢,几乎没有什么事儿了,国富民强,人人夸赞,他只是稍微想自己找点乐子,就有越来越多的苍蝇闻着腐坏的味道飞了过来,开始不断地腐化。

曾经看到一个人腐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吃了一顿美味的家乡菜。这样的政治人物成了家里的座上宾,请客吃饭,自然不止请一个,一来二去,这个人就成了腐败份子。还有一个高校,非常有建树的校长,去了当一个有实权的职位。曾经熟读马克思,金刚经的他,竟然比一般人更加贪婪,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诱惑时时存在的。

想表达的,无非就是人,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是容易被影响的动物,多警惕身边的环境。孟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容易被影响,所以她赶紧搬家。我们大人也是容易被影响的,尤其是职位到了一定的层级,眼花缭乱的人太多了,尤其是李林甫口腹蜜剑,唐玄宗他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昏庸,意识不到对方是奸臣还是忠诚。

假若他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像李世民不断接受纳谏,保持被批评,保持清醒的脑子。才不至于被奸臣pua。

唐玄宗最狂的一首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唐玄宗)(3)

唐玄宗和安禄山

在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但有一个渔民,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和别人完全不一样。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他的鱼因此卖的价钱高过别人一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渔民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被迫竭力反击。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天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

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