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皇后叫什么名字(赵匡胤第三任皇后)
共患难易,但同富贵却很难,当感情沾上权力,一切都要为其让路。
——有感
五代十国从赵匡胤黄袍加身那一刻起,就已经步入尾声。宋太祖面对乱世,决心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方针来进行统一大业。作为开国君主的赵匡胤是让人永远印象深刻的,其一生拥有三任皇后,可惜她们都是命薄之人。
但其中最后一任皇后宋氏却与宋太祖的皇位传承有着莫大的关联,不能忽视其存在。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的兄终弟及式的皇位继承历来被人怀疑,而皇后宋氏恰巧处于"烛影斧声"的前后,从她的视角去看下北宋开局畸形的皇位传承。
宋朝皇后装饰
◎再进京时为君所纳赵匡胤在册封宋氏之前,他有过两任妻子,首任妻子是贺氏,公元九四四年赵匡胤娶贺氏,到公元九五八年贺氏去世。她陪伴了赵匡胤创业的前半段。
第二任妻子为王氏,王氏因为家世和个人的优秀得到赵匡胤喜爱,可惜王氏二十二岁就病逝了。
宋氏家庭也不是一般家庭,"孝章宋皇后,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偓之长女也。母汉永宁公主"。
宋偓,"父廷浩,尚后唐庄宗女义宁公主,生偓",宋偓本身就是李唐皇族家亲戚。永宁公主,"汉高祖长女永宁公主,降宋延渥"。
所以宋家世代显贵,宋氏出自这样的家庭,比寻找人家有更多机会接触上层社会的人物,因此才被重点人物重点关注。
第一次关注宋氏的重点人物是后周太祖郭威,也是宋氏第一次被赐予冠帔。
后幼时随 母入见,周太祖赐冠帔。
第二次关注宋氏的重点人物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氏被第二次赐予冠帔,随后更是被宋太祖看中,纳入后宫。
乾德五年,太祖召见,复赐冠帔。
宋氏之所以被赐予两次冠帔,可能更多的是其家世的原因,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宋氏从小就多次出入皇宫,无论是后周的皇宫还是宋朝的皇宫。
乾德五年是公元九六七年,开宝元年是公元九六八年,等于宋太祖见宋氏一年之后,就将其册封为皇后。至于宋太祖为什么选中宋氏为皇后,可以联系其首任妻子贺氏来看看。
史书对于贺氏的性格描写是"性温柔恭顺,动以礼法",而描写宋氏的语句用了" 性柔顺礼"。单独此句上分析,贺氏与宋氏的性格及其相似,甚至从性格上看,贺氏与宋氏是同一类人。
赵匡胤对于贺氏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多年的相处让他非常熟悉其性格,或许再遇一样的性格就会让赵匡胤想起结发妻子贺氏来。
宋氏家庭脉络
◎短暂幸福的皇后生活赵匡胤称帝时已经是三十三岁了,册封宋氏时已有四十出头了。虽说不知道宋氏的确切年纪,但不会太大,也就说她与赵匡胤年龄差距还是较大的。
如此年龄差距,但他们二人相处的还算不错,夫妻感情相当不错,最起码从表面上看去时这样的。
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
关于宋氏与赵匡胤的生活日常,在《宋史》中仅此一句,从此句可以看出宋氏对于赵匡胤是非常关心的。每天拿着衣服等候丈夫下班,而且陪伴吃饭,犹如模范夫妻般。当然这仅能看出宋氏对于宋太祖的关心,没有直接反应赵匡胤的态度,但想来也不会差,不然也不会接受宋氏等候自己下班。
可惜宋氏与赵匡胤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宋氏是开宝元年被册封为皇后的,而到开宝九年时,宋太祖赵匡胤却驾崩了。
宋氏一共与赵匡胤生活了九年时间,但赵匡胤崩逝太突然了。按照一般皇帝驾崩后的习惯都是儿子继承大位,宋氏虽然没有子嗣,但赵匡胤有,是其原配老婆贺氏给他生了几个子女。可在赵匡胤驾崩时,也就赵德昭和赵德芳二子存在世上,但此二人都没有坐上皇位。
宋太祖
◎突然的兄终弟及制公元九七六年十月十日夜,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关于驾崩的语句,史书上没有多详细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奇怪的是皇位继任者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其兄弟赵光义。虽说中国君主继承制有主流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父死子替,另一种是兄终弟及(在同一王朝)。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父死子替是皇位继承的主流,兄终弟及却不多见,而且大多数在特殊和不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大部分是在政变的情况下才会有的。
所以当赵匡胤去世后,其弟赵光义继位,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赵光义与赵匡胤的死脱不了干系。
先不去看这里面脉络如何,仅从赵光义对待宋皇后的态度来讨论一下,宋皇后与赵光义在宋太祖的死亡中所扮演的角色。
前一天赵匡胤驾崩,后一天紧接着其弟赵光义就登基为帝,一切显得那么流畅。而赵光义上台后对于皇嫂宋氏的态度是不符合常理的。
太平兴国二年,居西宫。雍熙四年,移居东宫。至道元年四月崩,年四十四。有司上谥,权殡普济佛舍。
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宋氏生前看不出赵光义对其有何不满,可她死后却能看出赵光义对待其真实态度。死后宋氏没有享受皇后应有的规格与待遇,而当有朝臣建议此事,还被赵光义贬官了。由此可证明一点,那就是赵光义对于这个皇嫂是相当不满意。
如果从人之常情去分析为什么赵光义不满皇嫂宋氏,那无非是两点:一点是感情,一点是利益。
感情的角度来说,史书没有记载宋氏与赵光义有什么感情纠葛,毕竟她是赵匡胤的女人。赵光义跟赵匡胤女人有瓜葛的,唯一有的还是后蜀孟昶宠妃花蕊夫人进宫被赵光义杀死的事,"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但无证据表明宋氏与赵光义存在什么感情。
利益的角度,对于宋氏和赵光义来说,所谓的利益就是皇位继承。宋氏虽然无子,但她是赵匡胤儿子们名义上的母后,若是赵匡胤儿子登基,那宋氏就是太后,尊贵无比。可若是赵光义继位,那宋氏只能是皇嫂,永远退出权力中心。
残酷的兄终弟及
◎司马光的话可不可信北宋朝有人提到宋皇后与赵光义在赵匡胤崩逝后的所作所为,此人就是司马光,他在《涑水纪闻》有载这部分内容。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先不说司马光记载的是真是伪,看下司马光生活的年代。司马光为官的时期主要经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宋哲宗,而这四位皇帝都是宋太宗赵光义一系后代,不但如此纵观整个北宋除了太祖之外都是太宗一系作为皇帝。
所以很难说司马光的记载不是为太宗洗脱嫌疑,制造太宗一无所知的情况,而把一切推到太监王继恩身上。
按照司马光记载,皇后宋氏是准备让太祖之子赵德芳继位的,但不知为何太监王继恩会跑到晋王府去告诉赵光义。
再看另一史书《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注:这里的官家是指皇帝。)
根据此史记载,赵光义当时是在赵匡胤身边的,而不是在家不知情,但两段史实都说明了宋氏见到赵光义的态度——愕然。为什么要愕然,那只能说明宋氏没有想到,无论是赵光义不知情从外而内进,还是宋皇后看到晋王由内而外出,都能足以证明她的惊讶是不奇怪的。
当宋氏愕然后,连忙对赵光义说要保全她们母子性命,这说明赵光义已经成为皇帝继承人这件事是铁板钉钉的事,更何况宋氏已称赵光义为"官家"。而赵光义的"泣"不知是不是因为赵匡胤去世而感到伤心。
赵光义虽说共保富贵,但宋氏死后,赵光义的态度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与宋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就是帝位的传承问题。
宋太祖与宋太宗后系皇帝
不管如何,宋氏是肯定知道那天所发生的一切,但木已成舟,只能接受一切,不然也不会乞求赵光义保全她们性命。
同时也是随着宋氏的乞求,北宋初年的兄终弟及皇位传承已经尘埃落定,留给后世的只有无限遐想。那个雪夜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以尘封历史。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一切都不为怪,只因他们是帝王家,帝王家皇位是第一,多少阴谋阳谋与血腥伴随其中。
知晓内情的宋氏在如此残酷的争斗中只能作为一个观者,否则她将被无情地抹杀。好在一百八十多年后,宋朝的皇帝位置又回到太祖一系,不知能否安慰一下宋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