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 武汉科技创新突破发展
近日,30位国内微博大V齐聚江城,开启与武汉的“美好城市对谈计划”,带领全网感受武汉的厚重历史、澎湃动能与强劲活力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今年来在各种榜单排名中表现抢眼11月2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武汉位居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榜第六位竞争力跃升的背后是武汉战略地位的升级从长江经济带战略、供给侧改革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武汉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 武汉科技创新突破发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武汉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 武汉科技创新突破发展
近日,30位国内微博大V齐聚江城,开启与武汉的“美好城市对谈计划”,带领全网感受武汉的厚重历史、澎湃动能与强劲活力。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今年来在各种榜单排名中表现抢眼。11月2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武汉位居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榜第六位。竞争力跃升的背后是武汉战略地位的升级。从长江经济带战略、供给侧改革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要。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战略科技力量。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公布,武汉再次大步前进,连续3年上升,位列中国城市第6位。武汉统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集群,提升源头创新和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大力实施创新示范,打造一批国家创新中心标志性、示范性工程。9月3日,武汉市正式发布《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七大重点板块构成的“7997”科创平台项目布局,将共同撑起湖北东湖科学城的四梁八柱。积极推动光谷科技大走廊建设,加大区域及国内国际科技合作力度,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不断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科技创新引领地位,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建设。
高端产业荟萃云集,擎领武汉经济发展。武汉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通过整合各类科技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以“中国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国际制造业资源配置中心、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标志的一批国家产业化基地,重点打造以光谷为核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在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着力提升重点产业,推动“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武汉“芯”“屏”两大产业供应链国产化的领军者鼎龙控股一次次在国外巨头垄断领域开辟出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实现从批量实验到大规模生产的飞跃,建成目前国内唯一、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CMP用抛光垫产研基地,填补了该领域国产化的空白。华星光电已成为光谷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柱企业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LTPS单体工厂拥有折叠屏智能生产线。其T3、T4项目的建设极大提高了我国在中小尺寸显示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水平。
抓好人才资源优势,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为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撑。武汉拥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多所大学,每年有众多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为科创企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武汉大学“卓越芯火计划”十年间培养了700多名电子信息人才。企业与高校院加强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在人才链方面,武汉推出了“城市合伙人”计划,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全面实施“武汉英才”“3551光谷人才计划”“晨光和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集聚一批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为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面向“十四五”,武汉切实做到不负重托、乘势而上,用心谋划发展思路和定位,提高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扛起“一主引领”之责,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武汉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艳娟(武汉硚口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