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

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1)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2)

1、桥梁:往者可谏,来者可追

《反应》篇“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决篇》“于是度之往事,验之来事”。我们活着的人处在中世界,一头连着过往,一头连着未来。世界大道天行有常,都是有规律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三千大道,也有它不变的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这点,以古推今,凭今知未来。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3)

2、 知己知彼

《反应》篇“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飞箝》篇“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强调人贵自知,自知是根本。《内揵》篇强调“得其情,乃制其术”,得情制人,知彼制彼。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4)

《反应》篇又说“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强调从别人了解自己,从自己了解别人。在这里则“知己”与“知彼”是同等重要的。《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此则强调“知彼”比“知己”更重要。不论谁更重要,总之“知己知彼”是最好的情况。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5)

刘邦 知人知己

刘邦曾与大臣讨论他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原因,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就是凭借知己知彼,知人善任,才开创大汉基业的。

3、 穷则变,变则通

《反应》篇说“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就是当我们说服某人时,他不搭理我们,我们就要变换方法,动之心,见其情,然后控制他。《飞箝》篇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这句话则说,世上没有永恒的富贵,也没有固定的师法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变则变,搭建大路,准备通罗马。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6)

4、扬长避短

《权篇》说“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太多,成功的人却很少,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合理使用自己的才能。我是一个信奉“天才论”的人,为了不成仲永,作为天才只需要扬长避短。天才才智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愚人”的勤奋、坚持。做到扬长避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田忌赛马是也。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7)

5、说话是一门艺术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也有说错话的时候。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权篇》说“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说客忌“五言”,言有忌讳,杨修之死是也。又“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是也。这对我们当前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意社会舆论。有些东西是错的,但是说的人多了,就成真。比如挫折的“挫”该读去声,但是有些地方读成阴平;氛围的“氛”读成去声的比比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读成去声的也很常见。我认为长此以往,以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就可能把大众的、错误的读音订正为标准音了。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8)

6、九层累土,博采众长

《抵巇》篇“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符言》篇“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只要我们注意细节,一步一个脚印,高山也可以攀越,深渊也能抵达。任何好事、坏事都是积少成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又《符言》篇“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则明不可塞”,积累多,博而不偏,博采众长,方能明心控全局。“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少而多,厚积薄发。

鬼谷超燃场面(鬼谷鬼风)(9)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谋略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握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诸侯国君主。

此书,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因此可以说,《鬼谷子》的智慧也就是一部“治人兵法”。

文章资源多来源网络和原著,以及个人看法,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