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张渚镇明天会更好(对接大上海)

上海,东方明珠。

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百年积淀和全球视野,令人赞叹和向往。

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创中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财政总收入;372家上市企业,占全国10%;是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与龙头。

上海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在机遇。

于上海而言,最大挑战是什么?土地制约。32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总量底线,未来可利用空间已触及“天花板”,产业“溢出效应”日益凸显。

接轨上海,就是接轨机遇,就是接轨高质量发展,就是接轨国际化和现代化。

01

放眼长三角,各地都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产业、人才、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与上海接轨。

昆山:推进六大同城一体化计划,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他们的口号是“上海要做什么,昆山能做什么?”

吴江:出台《主动融入全面接轨上海工作意见》,打造上海非城市核心功能疏解和高端要素溢出最佳承接地,并与青浦区率先实现同城化。

太仓:提出共建“嘉昆太创新圈”,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成为上海人才科技资源“首溢之地”,让“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成为城市鲜明标识。

南通:围绕“三港三城三基地”建设,形成全市域对接服务上海的空间格局,打造上海“北大门”。

泰州:力争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辐射区、上海的“后花园”“菜篮子”。北沿江高铁建成后,直达上海55分钟。

盐城:打造“一区一港三基地”接轨上海。

嘉兴:发力对接上海示范区,“弯道超车”打造“浙沪版雄安新区”,为浙江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02

宜兴作为长三角沪宁杭中心节点城市,更应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五大优势,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接“大上海”。

1.区位优势。宜兴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独特区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锡宜一体化战略加速,宜兴对外交通大格局的形成,承接上海外迁产业具有先天有利因素。

2.空间优势。《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宜兴城镇开发范围达406平方公里。可用于布局的规划空间流量土地指标,居无锡大市首位。同时宜兴土地开发强度只有20%,远低于苏南其他城市,重大项目落户的空间优势十分明显。

3.生态优势。宜兴生态禀赋优越、旅游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首屈一指,是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高净值人群投资兴业的首选地。“环境吸引人才——人才集聚产业——产业繁荣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大拈花湾等百亿级项目的推进,打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首选后花园”。

4.人文优势。宜兴作为“教授之乡”“院士之乡”,涌现了潘汉年、徐铸成等一批沪上名人,上海各大高校宜兴籍专家教授更是众多。独特的紫砂文化,也是宜兴“牵手”上海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在上海聚集了一大批热心关心家乡发展的乡贤人士。宜沪投资促进会成为推动宜兴对接上海战略的“桥头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主任褚君浩;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苏平;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理事会副会长王磊;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李良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芮明杰;

上海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兴中;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

大连万达(上海)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建岳;

……

5.产业优势。宜兴是著名“线缆之乡”“环保之乡”,不少建筑安装、装备制造、工程配套企业,成为上海龙头企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彼此交上了“朋友”,以企引企,以商引商,推动西门子、红牛、中建材、宝钢、华谊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落户,成为宜兴骨干龙头、纳税大户。随着宜兴发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生态文旅等新兴产业,沪宜产业合作机遇更多。

03

善弈者谋局。

“十四五” 宜兴发展的蓝图和纲领已经勾勒,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确立。

围绕打造“两个中心城市”: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生态、人文“两个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锡宜一体化、对接上海,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构建“两个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夯实“两个基础”。

2017年两会期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南通团审议时,要求南通在接轨上海工作上,不要“羞羞答答”,而是要“大张旗鼓”。

对接“大上海”,宜兴也要“大张旗鼓”。

1.坚持以规划战略融合为先导。积极研究“十四五”开局上海产业迁出新规划、新布局、新政策,围绕产业、人才、交通、文化、公共服务等,精心排好路线图、作战表。

2.以平台载体搭建为基础。借助上海经贸科技合作洽谈会、沪宜投促会、上海环博会、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大力推介宜兴,以企引企、以商聚商、以贤会贤,招引上海优质资源。

3.以创新融入方式为关键。瞄准境外驻沪商务机构、世界500强上海总部、产业型投资基金公司等,通过“科学家 企业家 金融家”“基金 政策 服务”等模式,精准化招商。

4.以项目清单对接为路径。立足自身产业特色,重点引进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精密机械、航空装备、新材料、智能机器、5G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加快传统行业产业链延伸,大力招引高科技人才投资创业,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宜兴城市能级,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宜兴全域旅游品质。

5.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宜兴业”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建立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项目落户宜兴创新创业。

宜兴市张渚镇明天会更好(对接大上海)(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