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的习俗详细介绍(各地春节拜年习俗大PK)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而“拜年”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古人云: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拉近了人们心灵的距离。

“拜年”已有漫长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

拜年习俗的由来与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有关。这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逢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庆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

“拜年”这一民俗活动已有漫长的历史。亲族问拜年之礼,南北朝时即有;社交性之拜年,北宋已盛,明清时社交性拜年较多见。

据了解,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行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时间上,最合适的在除夕以后;而动作上,则传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男左女右”的传统,作揖时要求男子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反之,只是不需要抱拳,只压手便可。如果手势做错,则意义相反,成了哀拜。

春节拜年的习俗详细介绍(各地春节拜年习俗大PK)(1)

1月14日,图为一名过年装扮的小朋友在北京郎园Park园区乐享市集。(图片来自中新社)

山东磕头、广东送橘、陕北人扭秧歌……

除时间、动作外,对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来说,地区文化特色的不同催生了各地拜年习俗的不同。据梳理,在东北地区,初一早饭后,老人会在家坐等受拜。年轻人们妆扮一新到亲友家拜年,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小坐片刻就走。

旧时,北京地区的人们守岁至午夜时分,之后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与亲戚、朋友、同事、邻里之间从初一开始互相拜年,但只限于男人,女性则要正月初六才能外出百年。

在华东地区,作为“孔孟之乡”,山东传承了中华礼仪之邦的诸多礼仪。至今,山东大部分地区仍有“五跪”习俗,即一跪拜祖先,二跪拜高堂,三跪拜乡亲。四跪送家堂,五跪拜亲友,诚意至深。近年来,山东人磕头拜年的话题在短视频、微博等众多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其实无论是磕头拜年还是祭祖,从源头上讲,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荔枝和桂圆是属于浙江宁波的拜年特色。在宁波象山县,结婚第一年的姑娘要带着老公去拜年,拜年礼品颇为讲究,荔枝和桂圆是必须要准备的,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礼品。

华中地区,湖北孝感地区的拜年习俗颇为有趣。“拜年无大小”是湖北孝感一带的人们都熟悉的一句话。当地人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不问亲疏。而被拜访的家庭遇到拜年的人必定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尽显他们的热情。

春节拜年的习俗详细介绍(各地春节拜年习俗大PK)(2)

华南地区的拜年习俗,细分下来则极其迥异。“讨利是”是属于香港和广东的特色,在那边“利是”就是大吉大利、好运连连的意思。在那里只要你还未婚,就可以带着笑脸,带着祝福去“讨利是”了。在那里,新年刚过,一片喜气洋洋里,到处可以听到祝福声和讨利是的嬉笑声,长辈给来拜年的孩子派“利是”,去酒楼吃饭的客人给服务员派“利是”,已婚的人给未婚的朋友派“利是”,公司领导给下属派“利是”……真是好不喜气。

送橘子是广东潮汕、海丰等地拜年特色。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一些大橘,橘子的个数不定,但一定要是双数,然后再说一些吉祥的话表示祝福。

福建福州有“触霉头”这一说,正月初一不拜年。厦门的拜年谚语则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初一、初二要早起,以迎接前来拜年的人客,初三绝对不会有人登门,可以晚起。

在中国西北,“沿门子”是陕北风情。春节期间,陕北人要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完毕,每村组织的秧歌队将前往挨家挨户拜年。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更有意思。大年初二,贵州省黔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两汪乡苗族同胞开始走亲访友,每到一家便对歌喝酒打花脸,脸越花表示喝的酒越多,越吉祥,越幸福。

网友分享经历:南北方拜年差异大

中国南北方拜年差异极大。网络上,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很多,很多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位网民说:“先生是北方人,我是南方人。我老公那边拜年,全部的青年小辈聚到一起,挨家挨户的鞠躬拜年,吃一盏茶就走,给自家长辈拜年就要跪着磕头。而我们这边是除了自己亲戚才去拜年,吃完饭才走,拜年也就两手抱拳,不磕头也不鞠躬”。

还有人分享:“南方地区有初一不花钱、不拜年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钱财福气不往外流。但是在北方就没有这个讲究了,大年初一是一定要起大早拜年的,有些地方还要给长辈磕头行礼,寓意给长辈添福增寿。”

从各地的习俗中不难看出,“敬老”和家族观念始终贯穿于拜年活动的始终。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风俗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一种民族风俗,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精神文化遗产,更是增强家族团结、社会团结的纽带。(完)

综合《美与时代》《中国春节各地拜年习俗》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