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说话不算数意味着什么(主治各种说话不算数)

诚信两个字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是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但又是最难得到集体践行的。作为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却在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处处以失信为表现,所以这是一种诡异的现象。国家社科重大课题负责人、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互鉴书院山长蔡尚伟于2020年6月14日对诚信这一话题进行了系列详细的解读。

男人说话不算数意味着什么(主治各种说话不算数)(1)

▲蔡尚伟于四川大学银杏树下给书院弟子讲诚信

●失信行为的普遍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诚信作为国家主张被频繁提及、广泛而深入地宣扬。教师、家长在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时,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诚信的精神,给学生、子女讲一些诚信的故事,但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在实际行动上却是有失诚信精神的,都做出过不少违背诚信的事情。当自身角色从教育者向其他角色转移时,约束自身诚信的标准就会不自觉地降低,就按照反诚信的方向做了违背承诺的行为,知行不合一,事实上就是不诚信、失信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与亲人、朋友、老师的交往中,这种现象很普遍。在职业生涯中,经常会出现和领导、同事交往中的不诚信行为。作为权力的占有者、社会资源的掌握者,在政治活动中会出现不诚信。作为企业家、作为文化学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等这些文化领域的人物,也会出现不诚信的现象。实际上,这些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经常能够看到。

●马上就到

有个段子这样讲,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马上就到。而事实上它对应的现象事实,就是说马上就到的人,基本上都不可能马上就到,都可能是要在约定的时间或大家期待的时间之后很长时间,甚至完全不确定什么时间才能到。所以它也很有趣地说明了一些人的一种集体的行为特征,一种文化习惯。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很难改变的习惯。所以说我们历代的基因才特别强调要双向思考,要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和仁者爱人,要从两个人的关系中去思考。我个人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以诚信为本,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对大家来说真的都会更好一些,可以减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成本,可以让人生过得更加轻松,更加愉快,让文化也更加的优秀。为了国家发展也好,自己的人生要过得更幸福也好,我觉得总的方向还是向更加诚信的方向努力。

●团队建设中的失信

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不诚信会带来大量的团队内部人员的精神损耗。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现象搬出来,以诚信的精神来塑造人、塑造团队,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正面来大大提升人生的价值,提升整个社会的价值、提升生活的品质、发展的质量。从我们团队的角度来说,我经常说诚不诚信,首先从守不守时这一点来检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约定,最常出现的就是时间约定,比如9点到四川大学南门出发,到什么地方去,或者说和老师约好10点30分在某个地方见面谈事。在日常生活中高频次出现了各种约定,那么就看我们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它。有的人可能经常是处于这么一种状况,约好的10点,然后11点都还没到,也没有任何说明。11:30到了,然后要么根本想不起自己违约,要么轻描淡写不好意思对不起,我迟到了,马上就把这事搞忘了,又开始说其他的事情。如果按照我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原则,整整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的错位,假设你是等待的人,你想想你怎么来看待这件事。特别是和重要人物的约定,别说一个半小时,可能就是半个小时,他都会安排另一场重要事情,也许会签一个合同,也许会决断一个重大的事项,也许会关联到不同的事情、不同梯次的时间安排的连锁反应。

对自己来说,也许这一个半小时觉得就在什么地方逛逛街,好像不知不觉就可过去了,但对对方来说,这一个半小时就牵扯到用同样的时间可能会处理掉多件事情。那么因为一个半小时的浪费,造成的损失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但自己却浑然不觉,然后觉得不外乎就是这一个半小时,我稍微晚了一点,略微有点过意不去,瞬间就忘在脑后了。那么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对不诚信后果的忽视,也许本身就是我们精神之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不去考虑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影响。所以本质上还是部分人与生俱来的、不加约束的自私本性。

男人说话不算数意味着什么(主治各种说话不算数)(2)

▲2020年蔡尚伟在望江楼公园开设讲坛

●守信与初心

另外还有一些现象,人们有了约定以后,当约定的那种历史条件,那种情景事过境迁以后,慢慢地就被约定中的某些人所淡忘,甚至最后对当时的那些情景表示否定。比如我们常说的考博士这件事。在正式进入了博士研究生的体制学习之前,所有人的心态都是觉得这个博士对我很有价值,我非常渴望读博深造,自己也明白考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有很多竞争者在自己前面排着队,自己觉得要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让自己也明白来之不易的机会,如果能够得到,那么我愿意承诺或者愿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付出我所有的努力,去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不过当得到博士的通行证以后,有些人的这种认知还是能够坚持下去,有些人可能就在两三个月以后或者半年、一年半以后,就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意志消解了,初心也抛在脑后了。他会认为,第一,我身边有这么多博士,好像博士也不怎么样,博士也没多大价值,你说竞争压力那么大,但是我进来了说明我很优秀,你说老师起多大作用?学校起多大作用?肯定谈不上,主要是我优秀嘛,这个老师我看得起他,我才选他当博导对吧?这个是他欠我了,凭什么他还对我要求那么多,为什么我还要给他做课题?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凭什么?这个老师师德不好吧?有社会影响对吧?这完全是个坏人,我凭什么要跟他混?这所学校差得很嘛,别以为它是排名全国前几名的,实际上学校根本就不行,我为什么要遵守和它的约定?我虽然承诺了,我现在也写了承诺书,我虽然当时也真心地说了要维护学校的荣誉,要感恩学校,感恩老师,但我现在我进步了,我思想升华了,我认清了这些人,我认清了这个学校的low了,我为什么要诚信?当然不用诚信啊,对吧?我不诚信更说明我自己的精神境界,说明我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说明我更有水平等等。于是通过妖魔化对方的约定,来神圣化自己的行为,当然不一定说是有的人一定会神圣化到这种荒诞的程度,但是这个方向很明确。因为妖魔化对方,神圣化自我,把功劳归于自己,把责任、把过失归于别人,是一个心理规律,它很容易让人释放心理压力,包括诚信也要有心理压力的。自己说话不算数,如果老是盯着要诚信的原则,就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都被它所压迫了,自己本身不想诚信,或者自己无法实现诺言,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焦虑,产生各种不适的感受。甚至有的人完全无法承受这个压力,那么就变通一种策略,通过把对方说得一塌糊涂,把他妖魔化,当然自己的心理,压力自然就释放了。这种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还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我也主张我们要珍爱生命,不能让所有的压力积累到损害生命、损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我是能够理解通过妖魔化对方、神圣化自我的这些方式来减压的,但是这都是消极减压。我主张的是“增压—减压法”,一方面既要减轻压力,同时另一方面又要坚持诚信,而非说话不算数。我不理他,不理过去的约定,不理我的承诺,忘掉他,忘掉所有的承诺,忘掉所有的恩情,忘掉所有的初心,然后来降低自己的压力,这条路可能还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我觉得坚持诚信原则,要降低压力,用好“增压—减压法”,通过提高能力,提升素质,把事情做好,把约定好的事情做好,这样才是真正地让自己思想得到升华的最好办法。就是这么一个环节,在提升的过程中要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的惯性,矫正自己过去行为中的错误或者低效的环节,让自己的方法论变得最优化。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做好事情,维护和谐的关系,践行自己的承诺,践行双方的约定,将之统一起来,那么自己的人生也会过得轻松自在,双边的关系也会和谐融洽,团队的氛围也会友好和睦,积极向上。

●自然性的遗忘

关于不诚信的情形,原来我们说过大体上可能有几种。一种是自然性的遗忘,另外就是选择性的遵守,还有就是蓄意曲解,还有半途而废、临阵脱逃。比较严重的就是背叛,还有反栽,就反过来说对方不诚信。那么这几种在程度上是从弱到强的顺序。

所谓自然性的遗忘,就是这个行为主体并没有明显的蓄意失信的意图,的确是出于记忆的自然机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约定的内容、对承诺的内容,它有一个自然的遗忘、淡化的过程。还有是因为自身的诚信意识不足,把本身应该牢记的一些约定的内容、承诺的内容也慢慢地让他随风而去,但是在动机上行为人没有明显的失信动机。

●选择性的遵守

所谓选择性的遵守,就是对自己的承诺、双项的约定,他也不是说完全不想去遵守,而是更愿意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一些内容,强化一些内容,或者选择一些角度,强化一些角度,而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就淡化了另外一些内容、另外一些角度。甚至他淡化的那些内容和角度,对双方的约定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乃至是核心的,但是因为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可能会要付出自己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或者做起来有技术难度。所以有的人就在各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下,有着较为强烈地选择倾向,从而造成了事实上有些内容无法得到践行,造成事实上的失信。

●蓄意曲解

蓄意曲解,就是原来我们反复说的,对于双向的约定、单方的承诺,甚至对已经形成了文字的契约,它也可以从这个词义的歧义出发,朝着显然不符合当初约定的初心、初衷的方面去做纯粹的字面上另一种解释,还振振有词。那么实际上就是明显地有意为之,是故意的失信,但有时候自己骗自己还被自己劝服,觉得这个字、这些话是有可能有这些意思,又没有明确说明它不是这些意思。所以说这种复杂的心理机制,最终导致的行为就是明显的失信行为,同时是自欺欺人的,混沌暧昧把自己都搞糊涂了,最后还觉得自己在道义上是对的,还理直气壮地指责对方的过错。

男人说话不算数意味着什么(主治各种说话不算数)(3)

▲蔡尚伟在川大银杏树下抚琴

●半途而废,临阵脱逃

半途而废,临阵脱逃。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觉得这种情况不是很严重,但事实上是非常严重的。有的人对一些约定、一些承诺,并不是说自始至终都不去践行,而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执行得挺好,但到后面因为种种因素、主客观的因素而出现半途而废、临阵改变、临阵脱逃的这些现象。不管是说在学业上的承诺,做一个课题,或者推进一个项目,或者说是工作以后,答应了领导的某些事,答应了单位的一些事或者是朋友相处等等,前面都做得挺好,但可能越到后面越发现事情压力比较大,或者说有其他事情干扰,反正是基于种种因素,然后当事情做到一半,甚至事情发展到最紧急的时候,突然逃离工作岗位,撂挑子不干了,原因有种种,尤其是心力孱弱、畏难情绪,怕事情做不好,甚至有的是一种善意的担忧,怕做不好给对方带来损失,给双方带来损失,给团队带来损失。于是在最需要自己去践行承诺、践行约定的时候,提出退出或改变,以为这样自己就没有失信的行为,就不会给别人、给团队、给项目带来伤害,于是自己觉得心安理得,觉得你看我是说了我不行吗?我不能做吗?我怕做不好吗?我也不想给大家带来损失,于是我就不做了,再怎么我也不做了。于是请大家感谢我,看我多么的为你考虑、为团队考虑、为项目考虑,然后躲到一边去。

这种半途而废、临阵脱逃的严重性在于哪里?一个人没有契约精神、没有诚信引领下的责任意识,这样消极地退出总会丢下一个烂尾工程、一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对于甲方、对于团队是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如果要收拾这个烂摊子,可能要投入的资源比从头开始来做这件事情都还要多得多。并且因为时间非常紧迫,给大家带来的精神压力、沟通成本、物力压力、组织压力等非常之大,比你一开始就不做都还要大得多。所以在客观上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后果,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失信的行为,半途而废、临阵脱逃、糜不有初、鲜克有终?这种现象是非常严重的。

●背叛

至于这个过程中离开团队,甚至是把团队的各种机密信息泄露,或者利用团队、反攻团队、给团队带来各种损失的那种叛徒,只是说需要防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就看《三国演义》,不管是吕布的三姓家奴,还是貌似正人君子的刘备,实际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背叛的行为,所以说背叛的心理机制也是很复杂的。《三国演义》面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良士择主而侍”。每一个背叛的人,每一个叛徒,他一定都会为自己的背叛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把背叛的行为包装得金光灿烂。但不管说的怎么天花乱坠,是不是叛徒根本的标志就是用初心去检测,用承诺去检测,用双向的约定契约去检测。违背了的,怎么说都是叛徒。我都不主张大家走这样的道路。

如果你认同这样的道路,你就要想一想,你经不经得起别人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你作为被叛徒伤害的那一方,你怎么想?实际上所有的道德问题都是这样来的,你要怎么做?你就想想别人对你这么做,换位思考,用你的感受来评判这种行为的正当性。

●反栽

那么除了这种背叛以外,还有的人会变本加厉,还会反过头来栽赃别人不诚信。在古今中外的文化教育系统中,极少有把不诚信、把失信行为作为当然的合乎道德的事情,所以说在各种场合大家受到心理暗示,会觉得不诚信不守约、没有契约精神,总的来说都不太妥当,所以大家也不太愿意就是从总体上或在社会的评价中,把自己的行为定性为失信行为。所以当自己出现了失信行为以后,总是会有另外一种心理机制,就是不断的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自己的行为,重新给自己的行为定性。那么为了让自己不诚信的行为、失信的行为显得有道德上的正义感,有的人会选择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就是栽赃别人、栽赃对方,说对方不诚信。也许事实上两个人之间并没有某种约定,也没有任何关于某种约定的证明材料,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录音的、录像的各种材料,虽然没有,但是自己的心理上受不了,被自己谴责、被别人谴责不诚信的压力。于是在各种臆想、在各种心理压力之下,就幻化出了或者被诱导出了某种幻觉也好、某种捏造的东西,最后编造的东西说久了就当做了真相,非得说别人也搞忘了。捏造对方给自己承诺了什么东西、对方给自己形成了某种协议,之所以我不诚信,我背叛是因为对方把约定、把承诺先行违背了,所以说我是正当防卫,我是迫不得已,我是被迫地在对方失信在先的前提下,然后我被迫的应对,实际上我还是诚信的。这种心理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有的人是受心理机制的客观作用的影响,成为规律的奴隶而形成的这种心理机制。而更多的是带着主观上蓄意攻击对方的预谋,那么这种性质就更为严重。反正就是这种带着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的、主观预设性的、栽赃性质的反责行为,反栽对方不诚信,宣传对方不诚信,混淆视听,然后让自己心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反思、值得我们团队去防范的。我也是希望大家不断地去反思各种不诚信的现象、不诚信的心理机制,提醒自己,警惕别人。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诚信的团队,然后去推广诚信的文化,真正地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心安理得。

●结语

所以我是非常希望大家认真地去反思诚信这个问题,反思自己和诚信的关系,进一步用诚信这种精神来维护彼此的关系,保证自己心灵的和谐,保持团队关系的和谐等。那么这样的话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己也好,团队也好,都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改善,最终通过我们传播的力量、示范的力量,再去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团队,朝着更加诚信的方向上走。那么无形中我们也为民族、为国家的诚信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建设也做了一定的贡献,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功德。(文字整理:周晓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