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方法论(好故事要有画面感)

 新闻作品怎样才能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一般公认的有这样一条,就是要有人物、有故事。尤其是新闻通讯,没有故事的通讯不会是好通讯。不管是纸媒还是线上平台,都应讲求故事性写作。某种程度上,对线上平台来说,讲故事甚至更重要。否则,不会引起读者的“关注”。

  讲故事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要把故事讲好并不容易。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呢?我在这里分享一下个人体会,那就是:好故事要有“画面感”。

好故事方法论(好故事要有画面感)(1)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目前常见的新闻作品,大多数也知道讲故事,但却少见能呈现出好画面的作品。很多作品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是“某某某说”,或是“某某某没有想到”的套路。虽然也是在说一个事情,貌似讲故事,但因为没有画面感,缺乏感染力。这样的故事至少不是好故事。好的故事应让人有看到一幅画一般的现场感、亲临感,甚至有好的绘画一般的感染力。

  关于“画面感”,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有这样的回答:“作者要懂得为读者节省脑力,同时人的大脑天生就比较容易记住生动的画面,能形象就尽量不要抽象,以此来体现画面感。”这个解释结合了人的生理感知、心理感知和情感感知,较科学地说明了文章画面感的重要性。

  新闻作品也一样,要在有限的篇幅和字数里尽量引起读者的兴趣,就要善于还原现场,凸显画面。

“画面”牵引文章走

  站在那根3.07米高的C919中央翼缘条前,歼20总师杨伟久久凝视……

  这是《中国青年报》所刊通讯《3D打印3.07米高C919中央翼缘条》中的第一句话。它直接描述了一幅画面——大名鼎鼎的歼20总设计师(简称总师)杨伟凝视着一件高达3.07米的高科技产品。

  通过这幅画面,生硬的C919中央翼缘条,就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科技产品了。因为有一个人,一个很有分量的人在和它互动。应该说,这样的画面是能吸引读者的,并能激起读者的探知欲,引导着读者去了解该文将要介绍的内容——C919中央翼缘条及金属3D打印技术。

  科技题材的文章,本身不好写,尤其当描述的是不会说话、一般人还不太懂的科研技术时,如何让读者能有兴趣读下去,是很费脑筋的。在这篇文章中,记者需要向读者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以及中国科研人员、企业家长达20多年的研发推广经历。

  当时,一大堆的材料和采访笔记摆在记者面前。时间跨度长,科研经历广,技术很高深,产品很多样。相应的,头绪也就很繁杂。如何既能深入浅出,又能生动灵活地写好这一科技报道呢?那就是必须跳出科技写科技,跳出科研写科研。而要跳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故事化写作。

  但怎样才能一下子抓住人呢?记者想起了歼20总师杨伟在现场考察时说过的一些震撼人心的话,虽然他的原话无法一一披露,但他在这件科技产品面前久久凝视的画面本身就有很强的感染力。于是,记者用一句话还原了这幅画面。

  因为有了这样的画面,这篇较长的科技报道,才能从一开篇就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引导读者带着探知欲读下去。所以,采写中如果有好的故事、好的画面,最好是开篇就写,开篇就是一幅“画”,一幅能感染人的“画”,用画面牵引着文章往下走。

  当然,好的作品应该是不止一幅画面,可以是多幅画面相继出现。在此文中,除了其他故事和画面外,围绕杨伟凝视的主画面,中间又用了一幅补充画面:

  在那根3.07米高的C919中央翼缘条旁,一同展出的还有专为歼20试制的部分金属3D打印零部件。杨伟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感慨万千。

  这幅画面,既是文章开头画面的补充,又是它的延续。连续的两幅画面在文章中相继出现,在使文章整体画面感更强的同时,也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因为有了这样的画面,这篇科技报道就不再只是就科技写科技的冷报道了,而成了画面牵引下的有人物、有故事的温情报道。

  故事性写作,就应让故事一直牵引着文章徐徐展开,最好开门见山直接写故事。好画面更应如此,开篇就像打开了一幅水墨山水画的卷轴,随着卷轴的徐徐打开引导着读者一步一步地往下看。

  类似的笔法还有《沙梁梁上来了个青年扶贫小分队》,开篇也是一幅现场画面:

  气温低至零下18摄氏度的冬日,34岁的乔瑞带着6名90后队员又一次来到贫困户王建强家,看看他养的猪、牛和家里的取暖情况。

  开篇画面就把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基本都表达到了,接下来就是详细叙说了。甚至可以设想,如果要给这支“青年扶贫小分队”绘一幅油画,此文开篇第一段就是最好的画面。

  需要指出的是,“画面感”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感,无需过多解释性或形容词的铺陈,直接将读者带入“现场”,让其身临其境,就是很好的画面。有了现场感饱满、感染力十足的画面,再长的通讯都不会死板,不会沉闷。

背景烘托绘“彩图”

  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无法过多使用浓墨重彩的文笔,否则就会显得啰嗦,所以最好是用简洁的语言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幅画面。但有时适当地有些背景描绘,则会使画面更活跃,故事更有感染力。

  以消息稿《(榆林市榆阳区)医养结合集中养护失能兜底保障对象》为例,记者这样来写导语:

  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暖暖地照进病房,尹买旺坐在轮椅上愉悦地侍弄着他精心养护的几盆花草——很少有人知道,两三年前的他还半瘫在自家黑暗的土房里,已经19年没有见过阳光。

  在这个画面中,适当地描绘了病房周围的环境:暖阳、玻璃窗、花草,通过这些背景描绘,烘托出了一个很“暖”的氛围,和文章主题很相应。

  这涉及到记者采访时应该具备的另一项功夫:细致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就不会有这些场景。当然,观察不是为了观察而观察,应该是和人物互情时自然生发的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受。也只有这时候,场景的氛围才会自然,才能共情。能共情的场景描绘,会很好地增强画面的质感。

  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个采写习惯:开门见山写故事,用故事引领全文。其实这也是笔者所供职的《中国青年报》多年以来的一个总要求:“文章故事化,故事细节化。”引申到具体采写中,就是要尽量做到:“用脚采访,用笔还原。”

  而要讲好故事,就得多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始终围绕读者的阅读兴趣想办法,而追求故事的“画面感”就是讲好故事的方法之一。总结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开门见山写故事,故事要有画面感,画面要有现场感,现场要有感染力。

  当然,在现实采写中,要完全做到这些是很难的。新闻毕竟不是文学,因为首先必须基于真实,采写中又常受限于采访程度及篇幅字数等,导致“画面感”写作很多时候难以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从业者对高质量采写的追求。

来源:“采访编辑圈”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