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的女性(权力美人情欲)
埃及艳后到底长什么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离不开电影《埃及艳后》中,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那个美艳、致命的尼罗河女王。
但这个形象离真实有多远?千年历史长河中,西方艺术家们又是怎样描绘埃及艳后那传奇一生?
《埃及艳后》 1888年,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
先看个新闻, 前些日子,派拉蒙影业宣布他们将再次拍摄《埃及艳后》,女主角选定了《神奇女侠》盖尔·加朵,本来是再平凡不过的娱乐新闻,但却引爆了社交媒体,许多外国网民愤怒的叫嚣:她不是黑人,不配演非洲的埃及女王。
《神奇女侠》海报
一时间:帝国主义白人女性!好莱坞洗白黑人文化!埃及艳后是黑人!等言论甚嚣尘上。
可是,埃及艳后真的是黑人吗?
咱们可以先从一幅画开始,看看艺术家们怎么画的。
埃及艳后有许多轶事广为人知,比如她满身宝石、绫罗绸缎,被包裹在绣花地毯中偷渡进凯撒的房间——艺术家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题材。
《克丽奥佩特拉和凯撒》 1866年,让·莱昂·杰罗姆
十九世纪的法国学院派艺术家让·莱昂·杰罗姆(Jean-LéonGérome)描绘的便是这个瞬间。埃及艳后身披薄纱,以雕塑一般的端庄姿态望向角落的凯撒,脚下的花地毯、身边的黑皮肤奴隶既衬托了王后似雪的肌肤,同时也暗示了她偷渡于此的方式,点明画作的主题。
毫无疑问,这张画符合大众眼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经典形象:利用自己倾国倾城的姿色,诱惑罗马帝国的君主权臣,令他们纷纷拜倒在石榴裙下为其卖命。
同时,画面中的艳后,也有一身白皙的肌肤——这不能说画家没有根据乱画,实际上,克丽奥佩特拉虽出生在埃及,但她的家族血脉却源自马其顿。
《埃及艳后与安东尼相会》 1885 Lawrence Alma-Tadema
她出生在亚历山大港,她的王位同样源自亚历山大,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击败了统治埃及的波斯人,接管了埃及。等到大帝暴病而亡,他麾下的帝国被属下瓜分,其中一位将军托勒密便在埃及称王,史称托勒密一世。
之后近300年里,托勒密的子子孙孙统治埃及,这便是埃及历史上的“希腊化时期”:托勒密王朝,也就是埃及艳后继承的王位的具体来源。
换句话说,按照现有的资料,埃及艳后真未必是黑人...
再来看看另一个故事:除了卷地毯送货上门,画家们还尤为喜爱“艳后珍珠”。
这一题材同样属于文学创作范畴,源于伊壁鸠鲁的《博物志》:埃及艳后的情人、盟友安东尼奥沉迷于克丽奥佩特拉,为她举办了一场极度奢华的宴会。这位罗马来的征服者趾高气扬地在酒席上扬言:如此级别的宴会是无法超越的,而艳后闻言则表示,愿打赌,办一场更胜一筹的宴会。
在当时,欧洲有两颗号称世界最大、最贵重的珍珠,任意一颗都可以养活埃及全国一百年,这一对珍珠都被凯撒做成了耳环送给了艳后。
凯蒂·费舍尔(Kitty Fisher),《埃及艳后溶解珍珠》, 1759 约书亚·雷诺兹(1723–1792)
宴会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克丽奥佩特拉从容自若地摘下一只珍珠耳环投入醋杯中,璀璨夺目的珍珠瞬间融化,随后艳后将它一饮而尽,赢得了这场赌局。
至于另一只幸存的珍珠耳环,按伊壁鸠鲁《博物志》中的记载,被一分为二装饰到了罗马皇帝的雕像上,当然也无处追寻。
《埃及艳后溶解珍珠》提耶波罗
鉴于这一故事广为流传的程度,尤其是在莎士比亚那广为流传的悲剧《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问世后,埃及女王成为西方人全新的大众偶像,自然也令各路女性贵族、名流们热衷于用女王的形象来创作自己的肖像画。
也因此,回望艺术史,我们能看到各色人种扮演的埃及艳后,将珍珠放在酒杯之上。
伊丽莎白·霍华德夫人(1656–1681)饰演克丽奥佩特拉 1678–1689 本尼迪托·纳纳里(Benedetto Gennari)
这些艺术家们所画的题材,当然基于纯粹的文学创作。但是,历史与文学的差别从来在于:哪一部分最有影响力,例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关系。而在埃及艳后身上,也有大量文学、传说、轶事将她其真实的一面所遮蔽,再比如她那传奇般的香消玉殒,同样也备受艺术家们的偏爱。
《克丽奥佩特拉之死》 c.1640-1649 塞科·布拉沃(1607–1661) 鲍斯博物馆
西方文化中,引诱他人的妖女,总是要与蛇相伴。
大致在1606年,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奥与克丽奥佩特拉》正式上演,在戏剧的结尾,展现了埃及艳后最广为人知的经典死法:以眼镜蛇自尽。
《克丽奥佩特拉之死》 1890 约翰·科利尔(1850–1934)
从此,这一文学场景逐步成为无可置疑的历史,艺术家们也开始热衷描绘这一场景,并往往套路化地表达成一位倾国倾城的蛇蝎美人之死:半裸、斜躺在床上、即便奄奄一息(或已经去世),艺术家们也绞尽脑汁的借着这个题材展现女性诱人的身躯和西方人眼中所谓的异国情调。
《克丽奥佩特拉之死》(1796-1797),让-巴蒂斯特·雷诺
公元一世纪左右的庞贝古城壁画 描绘了埃及艳后服毒而死
用眼镜蛇自杀的说法当然并没有历史根据,至少在这张公元一世纪左右的庞贝古城壁画上,埃及艳后是服毒而死的——但替艺术家思考一下,服毒的人毕竟有千千万,不画个眼镜蛇怎么体现出埃及艳后的身份?
那埃及艳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倒可以从非洲裔雕塑家埃德蒙尼亚·刘易斯的作品中看看。
在他1876年所创作的《克丽奥佩特拉之死》中,刘易斯少有的对女王一生展现出了同情,非但没有那个属于文学作品的毒蛇。恰恰相反,在宝座的两侧,他还雕刻出了两个有着小孩面孔的狮身人面像,以代表她和安东尼奥所生的双胞胎孩子。
《克丽奥佩特拉之死》 1876年,埃德蒙尼亚·刘易斯(Edmonia Lewis)
同时,艳后自己也是全身披挂地坐在宝座之上强调她女王的身份、以及更为关键的,虽为自杀,但女王是坦然迎接了自己的失败,干净利落的死于自己之手。因此,他的作品并没有过度粉饰埃及女王的肉体以讨好观众,说到底,克丽奥佩特拉并不是一位只会勾引男人、只会对胜利者一味地讨好、依附的趋炎附势之徒。
历史中的艳后,显然更接近于这一形象。
就像埃及的任何一个法老一样,她面对的形势必然要求她成为才华横溢的战略家和管理者。
《埃及艳后剧照》
克丽奥佩特拉(Cleopatra)于公元前69年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她要面对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其家族前前后后统治埃及近300年,建立了一个讲希腊语的国家。尽管克丽奥佩特拉不是埃及人,但她信奉埃及的许多古老习俗,更是托勒密家族中第一个学习埃及语言的人,可惜,她也同时是这一王朝的亡国之君。
《埃及艳后和屋大维》( 1787-1788)路易斯·高菲(Louis Gauffier)
实际上,在中东、阿拉伯人的记载中,她有另一张少为人知的面容:出名的是她的智慧而不是外表,童年时她就已受过数学、哲学、演讲和天文学方面的教育,精通多种语言:除了希腊语,还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不仅如此,在阿拉伯人的记载中,她还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学问家,对炼金术、哲学、数学和亚历山大港的城市规划都有所贡献,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常将她称作“善良的学者”。
埃及艳后测试被定罪囚犯的毒药 1887年,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画布上油画(1823-1889年)
但毫无疑问,作为胜利者,埃及艳后死后的一切叙述都完全由罗马人所控制,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位正常女性统治者所具有的一切才能、特质, 都被“蛇蝎女性”这一标签所抹掉。
随后,神话般的文学、艺术作品,更加深了大众对她的理解,尤其是她所谓的爱情。
《战斗中的埃及艳后》查尔斯·S·里基茨(1866–1931)
实际上,埃及艳后那令人浮想联翩的爱情故事,本质上是非常纯粹的政治策略,毕竟要在罗马帝国的虎视眈眈之下夹缝中求生存,因此大可不必解读成什么小姑娘、小女人盲目的征服欲、或对权力的崇拜。
这一身份在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画里被描绘出了一部分:她更像是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统治者,优雅地漫步于船上,有着小丑和仆人的陪伴,炫耀着财富和威严,并让罗马将军安东尼奥臣服于她的个人魅力。
当然,她所要面对更核心的一点问题在于:虽然统治埃及,但克丽奥佩特拉的王朝在财政上捉襟见肘,因此高度依附于罗马人的高利贷。
不光是埃及艳后本人,即便是他父亲,也是通过大量向罗马政治家行贿、提供无比豪华的礼物,来获得罗马人支持以维持王朝统治,避免被罗马帝国直接吞并。也正是因为托勒密十二世的挥霍无度,令他被迫从罗马人手中借高利贷,彻底成为一个玩偶:先是割让埃及土地,后对亲兄弟被罗马人谋杀保持沉默,托勒密十二世正因此被埃及臣民驱逐出境。
这样纯粹的依附关系,克丽奥佩特拉的操作空间显然极为有限,同时也必须跟各路罗马势力所扶持的代理人做你死我活的斗争。
因此,埃及艳后的王冠上必须沾满鲜血:她先是在凯撒的帮助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是名义上的配偶、摄政王,随后又策划处决了自己的妹妹阿西诺,并在公元前31年,押宝罗马将军安东尼奥,结果在亚克兴(Actium)海战中被屋大维击败。
《航行中的安东尼奥和克丽奥佩特拉》1897年
当然,这一海战场景同样被许多画家在幻想中创造出来——但不是一个统帅,而是一个在船上依旧在散发迷人气息的独特花瓶。
海战后,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逃亡埃及,先后自杀身亡,她的去世同时也标志着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结束,彻底被罗马帝国吞并。
《安东尼奥和埃及艳后在亚克兴战役中》 约翰·乔治·普拉泽(Johann Georg Platzer,1704–1761)
千年以来,许多画家们被艳后的故事吸引,但显然,大多是花边、轶事、故事会。再纵观这些画面,与其说是画的埃及艳后,倒不如说艺术家、女主顾们借着埃及艳后的身份来表达自己:要啥样的埃及艳后都有。
这个没办法法归纳的归纳,倒不如说是埃及艳后在历史中的真正面容:千面艳后。
甚至也可以说,那个纯粹靠脸的蛇蝎美人才是虚假的:回望历史,学者型艳后、发明家艳后、乃至本来最贴近真实的:具有灵活外交手腕和治国才能的艳后纷纷消失了。
藏于德国柏林博物馆的克丽奥佩特拉塑像
真实的埃及艳后到底靠啥吸引了罗马权臣们?在柏林的博物馆中,还有一尊据传是克丽奥佩特拉的肖像:无论是真假,毫无疑问的是,这个版本的艳后没有倾国倾城的魅力,头发也简简单单地打个髻,风格朴实,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常的女人。
不知当年的凯撒、安东尼奥到底看上的是艳后、还是埃及这块土地呢?
看完前面这些人的埃及艳后,最后再来一张美国艺术家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的作品。
《埃及艳后》 1992 克里斯·奥菲利
黑皮肤、宝蓝色眼影、绿色薄纱长袍,艳后该有的元素全都有——除了不像人之外。
当然,艺术家这么画也非常合理:毕竟她已经妖艳了上千年、毒蛇了上千年,既然大家都是在脑补,那何以我这个“奥利奥”款艳后不可以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