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春节习俗(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目前春节习俗(正在悄悄发生改变)(1)

目前春节习俗(正在悄悄发生改变)(2)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刻在骨髓里的情怀,千百年来,中国历经各种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但回家过年仍然是亘古不变的习俗。进入新时代,手机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疫情期间“就地过年”等新方式,也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过年的习俗,传统的过年方式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为什么有人慨叹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或许,过年习俗的悄悄改变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拜年 礼品表达心意

春节,拜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在我们农村,很多人家都有春节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在回乡过年中,记者发现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正在悄悄被改变,或者不复存在。春节临近,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喝酒。只有到除夕当天,才有很少的小孩子给老人拜年。这种拜年,一般也不跪地磕头,只说一句“给您拜年”,然后,长辈就乖乖掏出红包。

其实,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一至初五,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之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在我们豫东,还有“两口子拜年——不说那事”的说法。也就是说,除了夫妻二人不分大小,其余人见面都要拜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视频拜年等。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过年的传统习俗都值得我们记忆,这样或许增加的不仅仅是年味,还有淡淡的乡愁。

习惯 男女老幼不离手机

以前过年,大年初一起床后,首先放一些鞭炮再出门。而且吃饺子前,更要燃放一挂鞭炮庆祝。“禁燃”之后,乡村大年初一凌晨一片寂静,少了不少年味。村民们有的感叹:如今一点年味也没有了。

燃放鞭炮,成了第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习俗,因为环境保护比过年娱乐显得更加重要。

刷视频、拍视频成了村民的新生活。有的村民为了拍摄视频,想了多种办法,不但化妆出镜,而且边唱边舞,乐不可支。更有一些村民,为了拍摄视频购买了古装、锣鼓等道具。

而村里的孩子们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日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爷爷奶奶就管不了沉迷于手机的孙子,过年交给了父母,爷爷奶奶好像是“松了口气”。而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平时缺少父爱母爱,过年玩手机也就听之任之。

当然,刷短视频也让村民获取了外界最新消息,家事国事天下事。有些老人们聊起天来头头是道,而且他们也跟着学会了很多如今流行的网络用语,例如“网红、点赞、打卡、流量、粉丝、增粉”等。有的村民还刷直播,偶尔给主播打赏。不过,更多的村民是看个热闹。

总而言之,大家的“年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另外,走访中记者发现,每到过年,农村“吃大桌”的现象比比皆是。不管是红事白事,村里一旦有事,村民们都要“对份子”。不怕天寒地冻,大街上摆上桌凳,就可以“开吃”。

时代是发展了,但我们这一代人也明显感觉到,沿袭千百年的传统“年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年味的确越来越淡了,但这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看到,新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方式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都在朝着更美好、更幸福的方向发展和延续。

春联 印刷体形式走红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节期间走访中记者发现,过年时自己手写春联的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印刷的春联。印刷的春联不仅字体讲究,而且大红纸烫金字,看上去闪闪发光。贴在家中的大门上,的确是熠熠生辉。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对联几乎没有印刷体。每到春节临近,很多人家婚丧嫁娶,需要写一些分别代表喜庆或祭奠意义的对联,这些“细活”往往难住了“庄稼人”。特别是一些白事,有的人家甚至不再写字,只象征性地贴上白纸和黄纸。“现在,农村人能写毛笔字的少之又少,一些能写的老人年纪大了,已经写不成了。儿子娶亲、女儿出嫁,如果需要写对联,村民们往往在村里找上半天,有的跑到外村找写字匠人。”走访中,一些村民对记者说。

我市西三县的宁陵、民权、睢县,有祭奠逝去的老人三周年的习俗,以表孝心。每逢春节前后,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事主往往都提前“办事”。走访中记者注意到,这些人家祭奠时贴的对联又窄又短,而且对联中很多错字白字,看上去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记者走访中发现,村里超市的商品虽然琳琅满目,但写春联用的红纸也是“不重样”。原来的红纸大多是120厘米长、90厘米宽,而现在出售的红纸仅有70厘米长、50厘米宽。而且,这些红纸薄如蝉翼,根本不适宜写春联。据村民介绍,农村超市里都是这类劣质的红纸,没有多年前那种优质的了。一些超市老板也坦言,批发商给送来的就是这样的,而且现在过年很少有人家写春联了,都是买春联。

好的春联可以用来表达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尤其是手写的春联,更能表达劳动人民辞旧迎新、欢天喜地的欢乐心情。如今,手写的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年味也随之越来越淡。手写春联,已成为一代人美好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