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这首诗叫做《临终诗》,也有称之为“伯虎绝笔”。《临终诗》是唐伯虎一生的写照,道尽了他人生的凄凉、命运坎坷。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1)

一、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唐伯虎出身于商贾之家,自幼聪明伶俐,被父亲唐广德寄予厚望。父亲唐广德望子成龙,希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来改变家里在社会上的地位。在他幼年时期专门请人教导唐伯虎,希望他将来能光宗耀祖。唐伯虎果然不负众望,在16岁的时候参加了院试考取了第一名,这么小的年纪就考取秀才可谓是前途无量啊。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分别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在唐伯虎19岁的时候他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徐氏,妻子出生于官宦之家,是位大家闺秀,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大家人也其乐融融。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2)

好运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在唐伯虎24岁那年,唐伯虎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24岁本命年一过,唐伯虎的噩运接踵而来。那年他的父母、妹妹相继离世,结发妻子也因难产离开,同时也带走了肚子里的孩子。原本的一大家子,突然之间只剩他一个人了,唐伯虎备受打击,人也萎靡不振,终日借酒消愁。这时祝允明等好友纷纷登门安慰,对唐伯虎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最后以父亲的遗愿来劝解。唐伯虎终于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人死不能复生,但自己可以让父亲走的安详些,自己一定要满足父亲的遗愿,决心认真走科举之路。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经过一年时间刻苦准备考试,结果在第二年参加应天府(今南京)的乡试,在这场考试中唐伯虎又取得了乡试的第一名,考上了解元,此时的唐伯虎已经是举人了。人们叫他作“唐解元”,一时间才名远播。唐伯虎此时也是春风拂面、傲气凌人,内心也踌躇满志

二、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上天就是喜欢和唐伯虎开些玩笑。总是在他意气风发、生活美满之时再让他尝尝苦难的滋味。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3)

第2年,唐伯虎30岁那年进京参加会试。就是在这次会试的途中他遇到了他生命中最不该遇到的人——“财子徐经”,徐霞客的高祖父。

当时“唐解元”三个字已名满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以他的才学,会元和状元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在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他极有可能得到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徐经自然也听过他的名声,他在赶考途中与唐伯虎偶遇,当即就邀请他乘船一同赴京赴考。一个有才,一个有财,双方结伴而行,双方互补长短,一拍即合。这两个人就这么一路逍遥快活到了京城。

会试刚结束,在等待发榜的时候,唐伯虎参加了同期考生宴会。在宴会上,唐伯虎把人不疯癫枉少年这句话发挥的淋漓尽致。说道:“诸位都不要在争了,今科会元一定是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众多学子虽敬佩他的才华但心中还是不服,也只当是唐伯虎的酒后之言罢了。

成绩出来了,唐伯虎果然是会元。这下众多学子闹腾了,凭什么成绩还没出来你就知道自己是会元了?要求官府彻查,这一查就把唐伯虎牵连进去了。

原来那一年的题目出得很冷门,很多考生都答不上来,唯独唐伯虎和徐经的考卷答的是文采飞扬。而唐伯虎初到京城的时候,徐经也多次带他去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中拜访。后彻查此事发现徐经心术不正,动了歪脑筋,花了不少银子买通了程府的仆人偷了考题。因此唐伯虎也收到牵连,最终被判“贬为小吏,永世不得为官”。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4)

在《画鸡》,“把自己比作一只从出生就自带闪光点的大公鸡,红冠也代表着曾经自己一腔热血与满腹经纶,自己本来就是清白的,没有参与科举舞弊,才写了满身雪白,当初以为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走出一份天地,可没想到竟然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我深知自己恃才傲物,所以才有这般苦难,如果当初没有那么的年少气盛或许是另一番结果,但一切都已回不到从前,现在的我虽然没有为官,但凭借自己的才华也一样能让世人皆惊。”

三、“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5)

经过1年的牢狱之灾,科举无望的唐伯虎回到家乡,早已是物是人非。

迎接唐伯虎的不是亲情和安慰而是惨遭嘲笑和白眼。续弦妻子不甘清贫、平庸,最终也离他而去。

唐伯虎可谓是官场、情场都失意,狂放不羁的他,便纵情于山水之间。此后他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他游览了当时祖国的很多名山大川,他用九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名胜之地。也正是这次旅行为唐伯虎后来的那些诗词、书画积累的丰富的素材。然而,一番玩乐非但没能排遣他心中的愤懑,反而还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唐伯虎又开始纵情于花街柳巷之中。

就在他每天醉生梦死的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那个可以和她笑一场的女人。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6)

沈九娘,唐伯虎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一位青楼女子。唐伯虎便和沈九娘一起安居桃花庵,潜心作画,两人相敬如宾。可惜,红颜薄命,九娘三十七岁时,因操劳过度而去世,还好为他留下了一个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孩子。

《落花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7)

此诗名为落花诗,唐伯虎所作

四、“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后来宁王招贤纳士,派人来邀请唐伯虎出山。这再次唤醒了唐寅那颗不眠的仕途之心,他要一展抱负。他便兴冲冲前往江西追随宁王去了。后来宁王阴谋造反,唐伯虎不想卷入其中,就装疯卖傻才从宁王这条贼船上逃了下来。

劫后余生的唐伯虎,对自己的人生也彻底绝望了,心灰意冷之下皈依了佛教,号“六如居士”。在这段贫病交加的时光里,唯有桃花与其为伴。

唐伯虎为什么变成浪荡才子(唐伯虎才华横溢)(8)

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唐伯虎创作出了警世恒言般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524年,”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度过最后的时光,年仅54岁。死前写下了一首《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他才华横溢,却悲凉一世;狂放不羁,却名留千载。

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在诗文上,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