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的人生深度解析(为什么有些人总给自己加戏)

我曾遇到过一个行为举止都非常夸张的人。初次见面时,她看起来友好又幽默,在社交场合中会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还会配上生动的表情动作,许多人也会被她的笑话逗笑。

我一直觉得她挺可爱的——直到亲眼看到她因为另一件小事突然坐在地上大哭。随着接触变多,我开始有些想要疏远她,而且感觉非常困惑:她的生活里怎么总是这么多“戏”?

北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成人与高等教育学系的Suzanne Degges-White教授将这样的人形容为“既很擅长吸引他人,同时又很擅长惹周围人反感的人”,用现在的流行网络语来说,就是“戏精”本精了。

戏精的人生深度解析(为什么有些人总给自己加戏)(1)

“爱演戏”也是一种人格特质

有些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戏精”是有选择地、故意地小题大做。其实未必。

心理学家Scott Frankowski及其团队针对“戏精”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从人格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小题大做,总是给自己“加戏”,陷入接二连三的“危机事件”,让生活更加混乱。

他们的研究发现,“爱演”也是一种人格特质(Need-for-Drama personality trait),与以下三方面因素紧密关联:

1. 人际操纵性(Interpersonal Manipulation)

人际间操纵,指的是操纵者希望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操纵性较低的人,在与他人互动时不太有目的性,更真诚和谦虚,采取分享的态度,也更愿意倾听他人。

而“戏精”则不同,他们虽然喜爱社交,但在与人交往时却不够真诚。“戏精”们不断给自己“加戏”,告诉周围人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都是为了从“听众”那里获得他们想要的关注、同情、表扬或肯定。

但戏精们的恶意程度却不高,“戏精”们在社交中表现通常是友好的,也少有恶意剥削他人的倾向。

2. 冲动讲话(Impulsive Outspokenness)

“戏精”们往往说话有些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几乎不考虑这些话是要说给谁听、在什么场合说,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例如,他们在分手后,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帖吐槽前任,使用夸张的修辞,并且毫不介意这些帖子是所有人都可见的。

而冲动讲话的特质也反过来推动了“戏精”们的“演艺生涯”:他们的口无遮拦造成新的危机,在生活中引发了更多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又成为了他们给自己加的“新戏”,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继续上演。

3. 坚信自己是外部环境的受害者(Persistent perceived victimhood)

“戏精”往往认为自己遭遇的一切事件都是“空降在自己身上”的,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外。在他们眼中,自己是外部环境的受害者,总是受尽委屈。尽管事实上,戏剧化事件之所以会不断发生,责任更多地在于他们自身的一些行为,但他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戏精”的人格特质也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他们有积极而合群的一面。研究表明,在大五人格测试中,“戏精”的外向性(Extraversion)较高,这意味着他们通常是开朗、爱社交、热情、自信而容易兴奋的。同时,他们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也比较高,体现在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想象力,好奇心旺盛,也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但是,在神经质(Neuroticism)及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方面,“戏精”则呈现出矛盾而复杂的模式。

• 神经质:他们虽然“戏很多”,但并不真的特别焦虑或情感脆弱,而是沉浸在表演当中;但同时,他们又是冲动的,有时也非常易怒。

• 责任心:他们是有野心的,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自信,但是缺乏自律能力,不喜欢守规矩,做事情也没什么计划性

戏精的人生深度解析(为什么有些人总给自己加戏)(2)

“戏精”是怎么养成的?

“爱演”有可能是天生的吗?还是与后天生长环境更有关?

1. 童年创伤诱发大脑功能的改变

精神病学家Bruce Perry等研究者在2005年发表的一项关于儿童虐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在童年时期遭到创伤事件,无论是来自他人的虐待,还是突发的灾害,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发育。

在我们大脑中,杏仁体(amygdala)在情绪反应、决策和记忆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也有人称其为大脑结构中的“戏精”。创伤事件改变了这个部位的发育,个体此时会难以判断在当前情境下,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又不该做。这就造成了“戏精”常常小题大做,夸张而不合时宜地表达情绪。

2. 父母长期忽视与家庭混乱

刚出生的婴儿唯一表达自己的方式就是哭泣。通过引起养育者的注意,婴儿可以得到食物、水和各方面的照顾,从而生存下来。

如果在这一时期,养育者无法回应婴儿的需要,在他们试图引起自己注意的时候忽视他们,那么孩子可能会将不被关注的感受与生存危机等同起来,并采取更激烈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例如,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陷入婚姻危机,整日争吵。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自己和伴侣身上,几乎无暇顾及孩子,互相推诿养育责任。心理治疗师Daniel Bochner博士在《情绪工具包》一书中指出,在这样的家庭混乱中,孩子可能会发现,似乎只有在自己生病、大声哭闹、表现非常糟糕的时候,父母可能才会多照看自己一阵子。

但这样做引起的注意是非常短暂的,因为父母有可能还会因为孩子出现负面状况而再度陷入争执,关注又从孩子身上移开了。为了重获父母的关注,孩子夸张、戏剧化的行为再度升级。逐渐地,孩子开始相信,“只有最夸张的行为才会引起他人注意”,而只有引起他人注意,自己才能够生存下去。

除此以外,有些父母虽然表现得爱自己的孩子,但自身的情绪表达肤浅而易变,并未能够真正照顾与回应孩子对于被关注的需求。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可能会成为“戏精”——难以填补内心对于引起关注的渴望,且习得了肤浅、夸张的情绪表达方式。

戏精的人生深度解析(为什么有些人总给自己加戏)(3)

戏精能走下自己的“舞台”吗?

虽然周围人或许会希望“戏精”做出改变,但他们可能并不倾向于改变自己。甚至,给自己“加戏”,可能是“戏精”能想到填补内心对被关注的强烈需要、或让自己在危机中还能被肯定、被认同的唯一方式。

Chuck Palahniuk在《幸存者》中写到,“人们并不真的想修复自己的人生。没人希望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他们不想让那些戏份完结、干扰消除;他们不想让故事就这么转危为安;他们也不希望自己身后的烂摊子都被收拾干净。因为在那之后,他们还剩下什么呢?只有巨大而恐怖的未知罢了”。

我想,这段话对于“戏精”也是适合的。作为“戏精”,在一场又一场的“戏”里,你永远是主角,是焦点,是无辜的受害者,惹人同情。只要生活里还有一桩接一桩的故事,你总会找到新的观众,为你的演绎投去你想要的关注。

而改变意味着向内看,穿过那些肤浅、夸张的情绪,直面内心对关注的渴求。这些如果在你的生命里从未发生过,将会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但如果有一天,因为某些契机,你意识到,时刻给自己加戏其实为自己、为周围人带来了痛苦,你也许会猛然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你会突然对自己过去“自以为是真实的”情绪、表达、感受产生怀疑。

到那时,你或许会有向内觉察自我、重述自己故事的勇气。


戏精实际上是一种值得令人同情的人格表现,他们遭受了某些创伤和缺失,从而习得了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又很容易引起周遭人的厌恶。

在这里也想对身边有戏精的人们说,不要去附和和满足ta,因为这只会助长ta对于戏剧表达的继续追求。你可以漠然处之,不予回应。但也不要欺凌他们,因为毕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人真正的痛苦。

今日互动:你见过戏精吗?来说说你的感受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