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脱贫攻坚工作管理办法(渭南围绕六个精准)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扶贫攻坚的实践之中,讲好脱贫攻坚的渭南故事,传播好脱贫攻坚的渭南声音,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本网开设“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专栏,以飨读者!

渭南脱贫攻坚工作管理办法(渭南围绕六个精准)(1)

渭南青年网(景明军 姚和平 摄影报道)6月29日上午,中共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扶贫办“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渭南举行。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万双社介绍了渭南市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渭南脱贫攻坚工作管理办法(渭南围绕六个精准)(2)

万双社说,渭南市现有国定贫困县5个,省定贫困片区县6个,革命老区县3个。经过四年努力,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多亿元,净减贫88.51万人,减贫数量居全省之首,占比超过了20%,为全省减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渭南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66万人、贫困村766个(不含韩城市),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标注户4.3万户、16.1万人;因病致贫3.23万户、10.1万人,因学致贫1.64万户、4.66万人,因残致贫1.49万户、3.94万人。

下一步,渭南市扶贫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整合攻坚力量,突出精准施策,夯实精准责任,强化精准监管,把全市的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前推进。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1. 扭住脱贫根本,促进产业精准扶贫。脱贫的根本在产业。继续扶持我市现有特色产业,推广“公司 产业 基地 贫困户 农村电商”的扶贫模式,加大培育新型特色产业力度;在去年蒲城光伏扶贫试点的基础上,向10县(市、区)拓展光伏扶贫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采取“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金融机构向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投放资金,贫困户向企业入股,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目的。

2. 紧抓资源整合,深化行业精准扶贫。依据行业部门职能分工,进一步明确42个行业部门扶贫任务,夯实扶贫责任,将766个贫困村名单印发到各个部门,要求各行业部门涉农资金的35%以上要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年终结余存量资金的50%以上要用于贫困地区。建立考评机制,出台扶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加大督查问责力度,扎实推进“1 N”分类施策工程。

3.实施全面作战,推动社会精准扶贫。搭建社会扶贫平台,畅通各类企业、社团、军队、个人与贫困群众对接渠道,通过扶贫网站向全社会公布贫困信息,向企业、团体和社会捐赠组织提供贫困对象、帮扶需求,建全社会帮扶长效机制。

4.统筹扶智扶志,强化能力素质培训。通过“雨露计划”等培训平台,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想方设法,切实解决部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我脱贫意识。

5.探索增收渠道,创新联结帮扶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对接试点,探索创新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的实现方式,鼓励各类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互助合作组织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联结帮扶机制,培育总结能够促进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致富的新模式,帮助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摆脱贫困,生活宽裕。

6.推进三联三包,夯实精准帮扶责任。选好配强驻村帮扶干部,明确脱贫任务,砸实帮扶责任,加强检查考核、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帮扶实效。

万双社最后说,渭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幕已经拉开,全面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态势已经形成。我们坚信,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渭南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定能够乘势而上,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