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

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你了解多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张家口,不是张家界,也不是张家港,是张家口。

知名度有点低,怎么搞的?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作为一个实实在在、土生土长,二十几岁才第一次走出张家口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张家口最近“火了”。

但还不够火,因为自家人觉得火并非真正的火,得问问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是否有同感。遗憾地是,问了很多周边的朋友,尤其是南方各地的朋友,“你了解张家口吗”?回答大多是“不了解啊”。这让家乡人觉得自娱自乐没意思,看来不闲扯下张家口,普及下张家口的常识,一下子还真“火”不起来。

张家口,张家界,张家港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1)

我国有三个以“张家”开头命名的城市,分别是河北的张家口,湖南的张家界和江苏的张家港,一个口,一个界,一个港。张家口确实是口,张家界也确实是界,张家港也确实是港,都是名副其实,以显著地理特色而命名的城市。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后两个“张家”声名鹊起。张家界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中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诞生于此;张家港则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经济比较牛,全国百强县经济一直排名最前列,查了下,去年排在第3位。

按目前的行政级别看,张家口和张家界是地级市,张家港则是苏州代管的县级市。

无论如何牵强附会,要说知名度,张家口确实落了下风。为什么三个“张家”唯独张家口落伍了呢?这得从大时代所需要的资源禀赋对比下,张家口没有张家界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张家港那样优越的港口资源。

这还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是,我国于1978年改革开放,距离最早对外开放的一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张家口直到1995年才对外开放,再加上国家重视程度不同,张家口晚了20年左右。

作为古代北方最早对外开放的商埠之一,现代的张家口却成为最晚开放的城市之一。不得不说,历史跟张家口开了一个玩笑。

大同、张家口、北京

简单普及下张家口的地理常识。张家口地区紧靠北京西北,是晋冀蒙三省的交界处。“敕勒川,阴山下”的阴山横贯东西,将张家口分为坝上和坝下,简单理解就是,坝上是蒙古高原,比较高冷,坝下不属于高原,比较暖和。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2)

从地图上看张家口市,从左到右,会发现这座城市与首都北京和山西第二大城市——大同,形成一个正三角的布局,张家口居于正三角的角尖。这三座城市,在古代都是异常重要的军事重镇,属于“九边重镇”之三。这三座城市,只要丢一座,中原甚至全国就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威胁下。这三座城市,首都不用说了,全国皆知。而大同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首都,在近现代又是“中国煤都”,其知名度可见一斑。

在三个“张家”中,张家口最没名气。在邻居城市中,与首都北京,山西大同相比,张家口的知名度也“简直了”,相差十万八千里,云泥之别。

曾经也大名鼎鼎的省会城市

察哈尔,这个名字咋一听起来有点熟悉的味道。没错,只要注意的话会发现,曾经的民国首都——南京有条路叫察哈尔路,位于鼓楼区。现在的直辖市过去的天津卫,也有一条路也叫察哈尔路,位于和平区。其实察哈尔不仅仅是条路,而是过去的一个省,其省会正是张家口。

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有四个省消失了——分别是热河省,察哈尔省,西康省,绥远省。这几个消失的省中,热河省是人们最熟悉的,因为其省会是承德,也就是避暑山庄,这在关于清朝的影视剧屡屡提及,皇帝一到夏天就去避暑的地方,其知名度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北戴河。绥远省可能也不陌生,抗日剧中屡屡提及的晋绥军,“绥”就是绥远,大致相当于现在内蒙古的中西部,看过《亮剑》的都知道,跟李云龙并肩抗日,内战开打的楚云飞就是晋绥军的一部分。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3)

最陌生的是察哈尔省和西康省,西康省大概是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基本囊括藏区三大区域中的康巴区,其省会是现在的四川雅安。那么察哈尔省相当于现在的哪儿呢?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的山西大同、内蒙集宁(乌兰察布)和河北张家口,其省会张家口。

京张铁路,詹天佑修建的中国人第一条铁路

要说中国土地上最早的铁路,唐胥铁路和淞沪铁路可能更早些。当初,我国技术落后,铁路从投资、设计到修建,除了苦力外,全程由外国人参与,甚至经营权也归外国人所有。最典型的就是东三省的北满铁路和南满铁路,使得铁路成为俄国和日本控制东三省的“命脉”。

而京张铁路则是由我们中国人设计和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总工程师是著名的詹天佑,这条铁路工程艰巨,不但需要穿过地势险峻的崇山峻岭,而且坡度很大,其中最艰难的青龙桥关沟段不得不采用“人”字形铁路,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这条铁路在积贫积弱的年代诞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洋人的威风。

八路军最早攻下的省会城市是张家口

我军的建军史主要分三个阶段,红军——八路军——解放军。

我军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在这三阶段中,大部分时间都活动在农村。在解放战争之前,完全攻下的城市几乎没有。

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时期,福建漳州是红军唯一攻下的城市,这次战役是为了配合第三次反围剿的外线作战,属于打完就撤,影响力没那么大。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基本没有参与正面战场,战争胜利后,大城市的果实自然也落入国军的腰包,但张家口是八路军依靠自身力量从日寇手中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在国共和谈期间,围绕张家口的归宿问题成为国共双方争论的要点。在此期间,共军又主动撤离张家口。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4)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平津之战其实不干北京什么事,因为北京是和平解放,国共之间的激烈战斗在张家口和天津进行,称之为“张津战争”似乎更合适。张家口和天津两头切掉后,让陷于北京的傅作义欲战无力、欲守无能、欲退无路,只能接受投降。这次战役后,张家口重新回到解放军手中,直到今天。

张库大道、草原天路、郭靖黄蓉

张库大道是历史上著名的贸易通道,从张家口往北直达库伦,库伦也就是现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这条道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现在已经衰落。

历史不可假设,但可想象。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大都施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陆上外贸相对繁荣,但也仅限于北方几个关口与游牧民族的“互市”。张家口东接京、津,西连山陕,北接蒙古大草原,自然就成为当年繁华的贸易基地。是不是相当于近代的广州无法直观比较,但一定比古代的广州繁荣数百倍。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5)

这可以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看出,虽然《射雕》是部武侠小说,但金老先生对大的历史线索和地理知识绝没有胡编乱造。他把郭靖和黄蓉相遇的地方放在了张家口,并对张家口的市容市井进行了简单描述:张家口是南北通道,塞外皮毛集散之地,人烟稠密,市肆繁盛。郭靖手牵红马,东张西望,他从未到过这般大城市,但见事事透着新鲜……

古代的繁荣自不必多说,与现代是两码事。现代的张家口,或者说近几年的张家口,最出名的恐怕是那条著名的草原天路了,草原天路有多美,在此也不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下,保证让你美到窒息。

张家口的民俗

说了这么多悠久历史,想必外地人对张家口的民俗文化也是毫不知情。陕西盛产作家,什么贾平凹、陈忠实、路遥,他们的作品流传甚广,让全国人民对陕文化充满好奇和敬意。但关于张家口的作品和影视却少之又少。如果想直观地了解下张家口的乡土民俗,可以参考下张家口籍导演郝杰的电影,郝杰导演的三部电影本人看过两部,抛开故事情节不说,这三部电影乡土气息特重,基本上还原了张家口的民俗原生态,后两部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张家口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史。这个就不多说了,如果不厌烦张家口的口音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说起张家口的口音很有意思,口音这玩意儿是历史遗留问题,长久的积淀一下子变不过来,张家口离北京很近,车程大概两个小时左右,但口音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有一次去遥远的贵州出差,酒席上谈起我的家乡张家口,有点怪怪的,张家口口音尽然与贵州话比较接近,与北京普通话反倒相差甚远,贵州的朋友打趣道“哈哈,张家口不跟北京玩,跟贵州玩儿”。

风到张家口了

在雾霾时常笼罩的北京,“风到张家口了”,成为一句流行语,反应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西北风的向往,类似久旱逢甘霖的急迫心情,因为风一到,雾霾就散了,雾霾散了,心情就美丽了。

换个角度,用现在流行的所谓互联网思维看,这个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是说赶上产业互联网这波新趋势,很多企业可以顺势而为,获得发展。

张家口的发展历程(曾红极一时的省会城市张家口)(6)

那么,张家口,作为一座城市,处在冬奥会的这个风口上,能不能飞起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这个历史解读不了,现在解读不了,只能留给未来。张家口!加油!(文/阮崇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