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日系小清新电影(这些影史上的经典)
#创作挑战赛#
1,充满回忆的夏天
1994年12月,魔岩三杰和唐朝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办了“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他们完成了人生中最为眩目的表演,那也许是中国内地摇滚迷和乐手永生难忘的辉煌时光。在演唱会开始之前,窦唯曾对着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但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就做了一个梦。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活在梦里,各式各样的梦想里,为了这个梦想去做事。我自己也一样,是活在一场梦里面。”
那时的窦唯是一个王子,高贵而忧郁的王子,他站在台上轻声呢喃他的迷梦和往事,眼神游离,神情哀伤。他是一个纯洁美好的少年,没有人能不对他生出怜爱。就在12年后,在夏天即将来临的时候,这个曾经的王子在失去忧伤气息而中年发福、生活困顿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理智。他被一家媒体的报道所激怒,然后砸车、纵火、大闹报社。人们在谈起他时,时常用到的词语是“冲动”“落魄”“愤愤不平”“怨天尤人”,再没有人记起曾经的他的高贵,他的忧伤,记起他如灵魂一般漂浮的音乐,记起他的稚气而惹人怜爱的脸庞来。
而就在同样的时间里,曾经和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女人正平静而幸福地等待着再次成为母亲,但是那个孩子的父亲已经不是他,而是一位长相憨厚语气诚恳的年轻人。我猜想窦唯在冷静下来之后,想起曾经在北京胡同里度过的那些岁月,想起那个女人可以为了他放弃优越的生活,大清早蓬头垢面提着马桶去公共厕所,想起1994年那一次盛典以及自己的完美演出。他一定会觉得人生如步履匆匆,世事如波浪翻滚,转眼间便已物是人非了。
而就在同样的夏天里,我依旧在小镇和城市之间穿梭。在小镇的很多个黄昏,我都窝在小镇的台球室里,像《风柜来的人》里的阿青他们一样,趿拉着拖鞋,懒洋洋地杵着球杆,望着门外尘土飞扬的大街。
时光像极了侯孝贤一个沉闷的段落镜头,夕阳西下,偶尔有光着上身的少年骑着摩托飞奔而过,黄色的尘土瞬时便弥漫了整幅画面,然后,几个散步的老人从画面左侧进入,在尘土所形成的薄雾前景中缓慢前行,路过街对面作为背景的汽修店,路过美容院、ok厅、小饭馆、电子游戏室、杂货店,路过坐在街边乘凉的大爷,路过嬉笑打闹的孩子们,然后消失在画面右侧。
悠扬的钢琴和胡琴合奏响起,画面淡出,天黑了。这些画面时常让我想起我的小镇,并被这熟悉的场景勾出无数多的回忆来,想起窦唯说的那一段话,然后顿觉世事如烟,一切恍若梦中,似真且幻,于是待在小镇台球室的我,又会无端的生出些异乡人的落魄感觉。
再往后的某一天夜晚,我坐在出租车的后座上,疲惫困顿、心情低沉。窗外的景物飞奔着倒退。那是《蓝宇》的最后一个镜头,可是,我不是深爱着蓝宇的捍东,音乐不是深情款款的《最爱你的人是我》,背景也不是模糊的工地和墙壁。司机跟着电台哼起的,是我如此喜爱的《白鸽》。
前方啊没有方向,身上啊没有了衣裳,鲜血啊渗出了翅膀,我的眼泪湿透了胸膛。飞翔着强忍着伤,逃离了猎人的枪,麻木的双脚没有了知觉,我的心情下冰冷的雪。亲爱的母亲挚爱的朋友,我会坚定好好的活,沉默的大地沉默的天空,红色的血细细的流。纵然带着永远的伤痛,至少我还拥有自由。至少我还拥有自由。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我就听着它,任凭出租车带着我穿越陌生的城市,窗外闪过一间一间灯火通明的店铺,闪过邮局、夜总会、报亭、舞厅、网吧、服装店、商场、立交桥、小吃店。一时之间我想起了很多往事,想起了很多面孔,想起了很多来来去去的人,竟感动得有些无措。我坐在后座一动不动,让路灯和霓虹灯照得我的脸忽明忽灭,直到推开车门的时候,我才发现眼泪竟已润湿了眼眶。
2,聚散两依依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坐在桌前奋笔疾书,写了一封整整二十多页的长信,回应了戈达尔对他的指责和怒骂。这封信结束了新浪潮时期最为动人的友谊。事后虽然特吕弗公开表达了他无比的惋惜,“如同失恋了一般”。可他们终究无法回到往日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时光了。
三十年后,特吕弗已被死亡带走,而戈达尔也老得再也无法叙述《狂人皮埃罗》这样跳跃生猛的故事了。他们的故事和冲突都已成过去,他们的和解也早已在人们心中完成。他们的影片永远被同时提起,他们的名字也一起与“新浪潮”这三个字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电影史上最为辉煌的痕迹。那些奋斗、误会、指责、复合早被风吹雨打去,只留下他们那些晦涩的叙述、跳跃的剪辑和忧伤的语气让世人景仰,奉为经典,百看不厌。
只是,离别总是让人惆怅,它和夏日的黄昏一样,具有催化愁绪的巨大魔力。少年雄一站在绿浪起伏的麦田里,戴上耳机,闭着眼,让莉莉周的音乐充满整个宇宙;小偷小武走过破败的砖墙,听见香港警匪片正在录像厅激情上演,看见他曾经的朋友躲避着他,越走越远;戏子蝶衣用手抚过柔软华丽的戏袍,想起他深爱着却得不到的师哥,想起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世界,划燃火柴,将他用一辈子投入其中的戏服付之一炬。
总是在那些时候,残阳似血,黄昏里弥漫着伤感的气息,我们凝望着这些孤独而可怜的灵魂,一个一个,像孩子一样执拗而天真;我们沉默着,心中却早已被这夕阳笼罩,愁肠百结,无比忧伤。
故人已随黄鹤去,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夏天里,一遍一遍想起他们的脸庞,看往事如浮云飘散,看时光流逝,看他们留下的所有回忆,如同一块一块石头,被冲刷,静静的躺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河流中。
3,天堂是什么颜色的?
比起《柏林苍穹下》里面那些大段大段的独白来,《第七封印》远远说不上晦涩难懂。整整两个多小时里,我的眼睛拼命跟随着字幕奔跑,只用余光掠过柏林阴霾的天空,掠过天使们怜悯善良的脸庞,掠过绝望而繁忙的世间众人,掠过老人、孩子、杂技演员。这样忙碌的结果便是,我茫然地看着片尾字幕滚动,眼睛酸痛不止,脑袋却一片空白。
而《第七封印》虽然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死亡气息,可它至少有欢乐、有生机、有偷情、有温暖,还有那一个令人无法忘怀的下午。整部影片如同一次人生,我们不都是靠着短暂的欢乐和几丝暖意,来微笑面对那漫长的死亡危险和孤独的时光吗?何况,它还让我们看到信仰的力量,只要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就能像杂耍艺人一家那样穿过死气腾腾的迷雾森林,看见明天火红的曙光。
这两部影片与《公民凯恩》《偷自行车的人》都被奉为经典。但显然它们的性质是有区别的,《公民凯恩》对技术和叙述方式的突破具有历史意义。而前面两部更多的却是由于他们故事本身沉重的内核,对终极命题哲学性的思考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在电影史的河流中,这样沉重的影片应该是最深处的河床,冰冷、坚硬,要用力潜入水底方能触摸。
而《达芬奇密码》《十面埋伏》《霍元甲》《史密斯夫妇》,以及《星球大战》都只能算作河流表面流淌的河水,它们轻浮而躁动,通过明星和绯闻来制造泡沫。当然,总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比喻有严重的书呆子气,是故作高深。这样的分歧不可避免,因为人世间是彩色的而不是天使们眼中的黑白单色。彩色代表着绚丽、躁动、嘈杂,彩色象征着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却也因为这样的多姿多彩而纷繁杂乱。
文德斯和伯格曼在影片中倾注了各自的思想和情感,巧合的是,这两位导演都使用黑白来作为天堂的颜色,也许在他们眼里,黑白是如此的深沉、庄重、肃穆,带着宿命和唯美的气息,让人沉醉。
而我更喜欢的是西班牙导演维克多·埃利斯在《十分钟,年华老去》的那个短片,那才是我心目中天堂的样子,黑白的色调、静谧的村庄、午睡的婴儿、劳作的农夫、和面的厨娘、安静的少年、玩耍的女孩、洗衣的妇人、孤独的男孩、时钟嘀嗒嘀嗒的走过,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悠长的蝉鸣中,女人为幼小的生命唱起了古老的歌谣,那一刻,端坐银幕前的我屏声静气,呼吸均匀,灵魂飞升,白云已在身边围绕,天堂,近在咫尺。
这些画面中,有没有你喜欢的电影?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