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

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1)

5月7号,监理工程师考试取消后,我更文《监理工程师考试暂停,下一次重启到什么时候》,得到了广大考证人积极响应,网友纷纷留言哀叹考证人的不易,而这其中竟然也有扎心的评论:“太好了,又少了很多吃拿卡要的人。”

我很吃惊,考试暂停的悲伤还没抚平,竟然还有人幸灾乐祸,这世间,真是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啊。话虽说得难听,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了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监理充满偏见。也许这些人并不了解监理是干什么的,又或者是施工企业深受其害的,总而言之,对监理的误解是存在的。

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工程行业,了解工程行业的组织架构,进而了解监理、业主、施工等之间的关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就让我以从业二三十年,经历过建设单位、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多个角色转换,在绝对资深的前提下聊聊监理那些事。

简单捋一下我国监理制度的发展。

我国的监理制度最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建设时,根据世界银行贷款的要求,引入西方的FIDIC条款,也就是工程师咨询制度,从此开始了中国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模式。

那个时候,项目少,也没有现成的监理规范可以参考,甚至连个监理合同都没有,监理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工程师、老专家或者工程专业的大学老师、教授担任,他们直接受聘于甲方,摸着石头过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管理模式来。

后来地方项目逐渐增多,招投标制度逐渐完善,开始对监理持证上岗有了要求,这个时期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监理工程师考试,交通系列的监理工程师证书,大都是一些通过交通部监理培训后,结合自身的工程师中级职称申请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证,能通过审批的人也大都是行业中有资历的人。

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2)

你想,九十年代末近2000元的培训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培训名额有限,单位不报销,谁能有机会参加?再者获得当年稀缺的中级职称,最起码都是五六十年代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中专毕业的,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单位里都是老资格,甚至在科级、处级等领导岗位上,谁不谁都能出来当监理是不可能的。

有学历、有资历,有地位,最初的监理确实是经验和权威的代名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本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大基建开始了,原来的监理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监理工程师从聘任制发展为市场竞争模式,于是,第一代老牌监理纷纷下海,成立监理公司,高校、事业单位也牵头成立监理公司成为自己的下属企业,一大批监理企业应运而生。

监理,这个行业开始了公司化模式运营,形成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稳定队伍,也就是在这时,监理从最初工地上闪闪发光,地位高,受人尊敬的神坛走下,让一大批乌合之众混入其中,拉低了这个职业的层次。

那个时候有一个传闻,只要你会写“同意”两个字,会签自己的名字,就能去工地上当监理,虽说有点夸张,但也确实是事实。

我有一前同事,他就是在那时候辞职出去当了监理,干得很不错,也挣了不少钱,还把他的爸爸(是个农民),弟弟(刚毕业)都带到工地当监理。1/3会干的,1/3听话的(刚毕业学生),1/3啥也不会充数的,就是当时的监理现状。更有甚者,听说有的监理领导在出去K歌时认识了包厢里的三陪,混熟了之后也带出去当监理了,有点关系,有人出面介绍,一个电话就能把无业游民带到工地当监理,你说这市场能不乱吗?

这些乱象确实背离了监理制度的初衷,这种情况的存在,是监理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它们可能在一个历史时期存在,但决不会永远存在。

2005年起,全国统一的监理工程师考试开启,严格的考试制度,持证上岗的要求开始肃清监理队伍,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3)

少数藏污纳垢的人把监理名声弄坏了,但还有不少的的工程师踏实工作,他们负重前行,撑起监理行业脊梁,他们多是有证、专业过硬,品行扎实的监理工程师。他们为了工程建设把脉问诊,辛辛苦苦解决各种问题,为工程监理的发展做铺路石。

所以你所看到的少部分吃拿卡要的监理,就像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并不能代表全部,最终成为不光彩的匆匆过客,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

沧海横流才见壮志豪情,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在项目履约制度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人证合一,社保严查,再想轻轻松松混入监理队伍捞金已经不大可能了。

经过这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工程管理、监理、造价专业,可以说这个领域的产能已经过剩。再加上现有的基建工程已经满足使用,下一步将是工程领域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时代,监理逐渐过渡为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的新时代,没有几把刷子,想生存下来谈何容易?

说了这么多,工程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呢?

总结一下,监理既然是业主请来为工程建设服务,替业主管理项目的,作为公正的第三方,首先要品行过硬,能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既为业主解决问题,推动工程顺利发展,又能毫不犹豫维护施工单位的既得利益,让施工单位劳有所得。

其次,是懂得共情。

监理是为工程服务的,围绕项目实体这个服务中心,所有参建各方都是平等的个体,监理工程师不能因为自己是乙方,受制于甲方,见了甲方就点头哈腰,见了施工单位就高人一等,颐指气使心安理得的在现场指挥施工单位,甚至发出了错误指令也没有自责之心,帅锅推卸责任,不能真诚给施工单位切实的指导,解决问题。

时刻换位思考,有共情之心的监理才是优秀的工程师。

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4)

施工单位是工程实施中最辛苦的一个团队,工程是他们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这个搬砖的过程不历经千辛万难,千辛万苦又怎能完成?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监理也是参与其中的人,不是旁观者,当项目不顺利有困难的时候,监理要积极地参与解决,并勇于承担责任。

我也是从施工单位出来的,非常有感触。当年我在一个项目工地当项目经理,驻地年龄比我大十几岁,下面有两个项目监理,一个是六七十岁的老头。

工地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发生了一件事,架梁时两个吊车配合出现问题导致箱梁掉在地上,一头戳进泥浆池里。出了这样的事,整个项目部的人心情都很悲痛,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接踵而来,大家饭都顾不上吃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那个驻地监理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倒是趁机发了两个监理指令,时间提前到出事之前,言外之意是工地出现的问题他都提前发过通知了,都提醒过了,上级来查的时候,他是没有责任的。

以坐岸观火的冷漠态度,和我们划清了界限,说实话平时也没少请他吃饭,这个时候解决问题挽回损失是第一要务,也没想让他担责,哪怕他说句关怀的话也是个人,谁知道关键时刻竟然是这副嘴脸,这种监理,你不骂他骂谁?

工程单位为什么要有监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监理)(5)

倒是那个六七十岁的老监理,专门跑过来,说了很多安慰鼓励的话,他告诉我,搞工程哪有一帆风顺的,遇到点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沟沟坎坎只要过去就没事了,年轻人经历过以后就有经验了。

直到今天,老监理那温暖的眼神,鼓励的话语还历历在目,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和信心。

这样的监理就是受施工单位尊敬的人,业主信赖的人。

最后想说的是,成就一个优秀的监理工程师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是在工程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的。不仅理论知识过关,还要经验丰富,有一张证书只是其中的一个要求和手段,考证不是目的,终生学习才是目的。

有了证书,并不代表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考验和学习在火热的建筑工地上,在实践中。监理人,你不能做一个考试机器,到了现场却手足无措,说不到点子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工地去,到施工现场去,不怕脏不怕累,最终才能成长为一名无愧于时代的监理工程师。

---END---

我是资深的工程人,聊聊你不知道的工程那些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