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话教学以语用

临渭区渭河小学教师 陈静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遵循“幻想逻辑”,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故事情节儿童常被这种离奇的情节所吸引,被鲜活的人物所打动,对奇幻的情境有所向往基于此,统编教材十分重视童话的编选,入选的童话作品多达50篇,在设计上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在“语用”理念下,童话教学该怎么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童话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话教学以语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童话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话教学以语用

童话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话教学以语用

临渭区渭河小学教师 陈静

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遵循“幻想逻辑”,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故事情节。儿童常被这种离奇的情节所吸引,被鲜活的人物所打动,对奇幻的情境有所向往。基于此,统编教材十分重视童话的编选,入选的童话作品多达50篇,在设计上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在“语用”理念下,童话教学该怎么教?

妙用插图,品童话之情境美

童话故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巧借插图可以带学生沉醉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

统编教材中童话故事一般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绘画清新精致,人物生动形象,更与文本表达的主题、情感形成相得益彰之势。充分利用教材插画资源,营造童话意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激活学生的童话思维。

立足要素,品童话之语言美

品味童话作品的语言美是童话教学的重点,如何精准把握这些语言训练点呢?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及螺旋式结构,我将识字写字作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童话丰富的情境性可以让识字教学更具趣味化。第二学段紧扣童话这一文体,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复述故事提供支架;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因此,将趣味识字、听讲复述、角色扮演作为童话语言习得的三个重要方面。

趣味识字,朗读童话。低段的童话教学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在童话中识字,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生字结构分析和笔画指导,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生字教学融入童话大家族中。童话故事中的字词具有情境性、可表演性,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看图猜字,也可以在表演中理解字词的含义,为读好童话服务。

巧借支架,复述童话。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用支架式指导学生复述,统编教材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如借助图画、关键词句、表格等。

角色体验,演好童话。童话故事富有情趣,通过肢体扮演、角色体验,可以满足儿童游戏的自然天性。因此将角色表演植入课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

激活思维,品童话之想象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童话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幻想色彩,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有着独特的价值。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童话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呢?可以借助课后习题,也可以根据情境进行想象补白设计。

如执教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课堂中直接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创设情境:我看见喜鹊阿姨找到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里填充了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理解,体现着童真童趣。

润物无声,品童话之精神美

童话故事是孩子童年最美的记忆,这里不仅有生动的故事,还诠释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每一篇童话都折射出某种童话精神。统编教材入选的童话作品注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智慧的传统情怀。如《小猴子下山》告诉孩子们做事要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咕咚》告诫孩子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学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纸船和风筝》告诉孩子们朋友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教学时引导学生品味童话语言,品鉴人物性格,联系现实、自我比较中实现,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执教《寒号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对比说一说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及下场,再讨论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联系生活,说说他的故事,感悟童话所传递的正能量,在与文本、老师、同学多元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懂得要勤劳自勉,不可懈怠懒惰、得过且过的道理。

对于童话文体教学,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段需要,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准确把握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建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应该充分挖掘童话的纯真、诗意和美好,让学生享受童话阅读之乐,品味童话故事之美,让语言与思维比翼双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