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插画师作品欣赏(生活的甜美流淌在他笔下-美国插画艺术家诺曼)
Hello大家好呀,你的小可爱又来啦,我是艺术up主呼噜猫薄荷,与你分享撸猫,设计和艺术的小快乐。
今年的圣诞节连着假期,过几天又是元旦,空气中都散发出假期的氛围。今天想跟大家聊聊20世纪一位美国重要的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 Norman Rockwell。
也许你不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为各种节日所绘制的甜美插图,特别是关于圣诞和冬日主题的插图,更是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A Drum for Tommy
The truth, at last
他笔下的儿童纯真,少女甜美,也经常描绘一些美式家庭其乐融融的场面。
First Trip to the Beauty Shop
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很好地融合了商业宣传与艺术美感,这点十分难得。
他一生中的绘画作品大都经由《星期六晚邮报》刊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0年代出现的,今天想来聊一聊他的艺术生涯,绘画风格,和对后继的艺术家的影响。
艺术生涯
I’ll never have enough time to paint all the pictures I’d like to.”
– Norman Rockwell
洛克威尔于1894年2月3日出生于纽约市,就读于美国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后来转入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毕业后为《男孩生活》杂志做插画。
1916年,年仅22岁的洛克威尔为《星期六晚邮报》设计了插图封面,也是他为该刊绘制的第一张商业插图,从此展开了他与《星期六晚邮报》长达47年的合作。
No Swimming
其中包括他最具标志性的作品-1927年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穿越大西洋的庆祝活动。
Charles Lindbergh
他也为其他杂志工作,Look杂志于1969年刊登了他设计的封面,描绘了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登月的场景。1920年,美国童子军的日历也选择了洛克威尔的画作。
1930年,他与第二任妻子玛丽巴斯托结婚,他们育有三个儿子,并于1939年搬到佛蒙特州的阿灵顿,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灵感。
And Every Lad May Be Aladdin
1943年,受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国会讲话的启发,洛克威尔绘制了“四大自由”画作系列,连续四期在邮报上转载,并附有当代作家的文章,展出《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信仰自由 Freedom of Workship》、《免于匮乏的自由 Freedom From Want》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Freedom From Fear》四张主题画作。
Freedom from Fear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From Want
Freedom Of Worship
这些作品由美国邮政和美国财政部共同赞助,在美国巡回展览,并通过出售战争债券筹集了超过1.3亿美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30年代和40年代被证明是他艺术的高产时期。可惜的是,1943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工作室,许多画作和他收藏的历史服装和道具毁之一炬。
第二任太太玛丽于1959年去世,之后,洛克威尔和他的第三任太太莫莉·庞德森结婚。在莫莉的鼓励下,洛克威尔开始为《Look》做封面,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当下的美国社会问题,画作也展现出更多有关贫困,种族和越南战争的主题。
1953年,他们一家搬到了马赛诸赛州的斯托克布里奇之后,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画作风格
Maybe as I grew up and found the world wasn't the perfect place I had thought it to be, I unconsciously decided that if it wasn't an ideal world, it should be, and so painted only the ideal aspects of it. —Norman Rockwell
谈到诺曼的绘画风格,他以描绘美国生活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闻名,大部分的画作都有点过于美好和乐观,更多展现了“理想的美国生活”。
At The Vets
After The Prom
因此在许多当代艺术家眼中,诺曼的画作被视为矫揉造作或者浅薄的甜美,商业感略重,有点儿摄影里糖水片的意思。
Girl At The Mirror
在许多艺术评论中,艺术评论人都仅称诺曼为插画家、并非艺术家或是画家。尽管诺曼对此不以为意。他自己曾说过,当他长大时,发现这个世界并非他想象中的理想之地,但是如果已经如此,他更愿意去展现其中美好的一面。
Doctor And The Doll
Children Dancing at a Party
而在我看来,他的成功恰恰归功于他对小镇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国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他所描绘的作品拥有有趣的幽默感和简单的魅力。
Coming And Going
虽然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没有深度的艺术价值,但是他所绘画的作品完全是基于周围世界而出发,充分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直击人心。
而且他擅长捕捉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充满感染力和表现力,画中的幽默感又让人忍不住莞尔一笑,就是这些独特之处深深的吸引了我们。
虽然通常轻松愉快,表达浅显的作品更容易讨人喜欢,但他并不只展现生活中歌舞升平的一面,也有一些表达政见的作品,上文提到的“四大自由”画作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来聊聊他最出名的一些其他作品。
最出名的作品
《我们共视的难题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除了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四大自由”系列插画,1964年创作的《我们共视的难题》(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以废除入学的种族歧视为主要题材,被认为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标志性形象。
绘画灵感来自于真实事件,1954年最高法院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Brown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裁定了学校隔离的违宪性。一个六岁的非洲裔美国女孩 Ruby Bridges于1960年11月14日在新奥尔良学校种族隔离危机期间,前往公立学校William Frantz小学的路上,她是当年第一个进入白人小学读书的黑人学生。 由于种族歧视可能对她产生暴力威胁,她由四名美国白人联邦警察陪同。
画面中描绘了女孩被护送上学的侧影,她身后的墙面上充满了种族歧视标语的涂鸦,还有被砸烂的番茄残渍。画框中并没有出现陪同警察的头部,只展示了他们的身体,观者的视线更加聚焦在女孩的坚定的侧脸之上,使画面的重心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我们在画面中并看不到那些白人的示威者,那些示威者的角度,恰恰正是我们作为观看者的角度,令人仿佛亲历其中,充满巧思又发人深省。
这幅作品也许不适合作为杂志封面,但却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975年诺曼·罗克韦尔博物馆(Norman Rockwell Museum)购得了这幅画,后来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任职期间挂在了白宫。
《三重画像 Triple Self-Portrait》
1960年,洛克威尔创作了美国艺术史中最著名的自画像之一《三重画像Triple Self-Portrait》,展示出他顽皮的个性和谦卑自省的性格。
Triple Self-Portrait
画面中的神奇之处在于出现了三个自画像的部分,一个是他工作的背影,一个是镜中的形象,然后一个是他笔下的自己,映衬了三重画像的主题。有趣的是镜子里的他,眼镜是雾蒙蒙的,使他的形象更加模糊,也让观众更有想象的空间。
画面中,他的工作台非常凌乱,小凳子上放着参考的画材和半杯可乐,地板散落着火柴、笔刷和颜料,油漆碎布和烟灰都扔了他身旁的小桶中,因此还产生了绘画中的一缕烟。在他画布的右上角别着4位著名艺术家的自画像,分别是丢勒、伦勃朗、毕加索和梵高。这4位艺术大师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都画过很多自画像,也因此被人所熟知,比如伦勃朗就绘画过90多张自画像,洛克威尔将这些放在画布边上,有一种向前人致敬的意味,也散发着幽默感。
有人说,这幅画是艺术家自我思考的三幅肖像,一是画家,二是观察者,三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因为画面构图的有趣和表达的巧思,很多之后的艺术家也延展恶搞了很多画作,不一而足,博君一笑。
写在最后
Without thinking too much about it in specific terms, I was showing the America I knew and observed to others who might not have noticed. —Norman Rockwell
总的来说,诺曼将1900年代美国传统价值观用细腻的画笔一一记录下来,《时代》杂志将他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家,而《纽约时报》将他的画作与马克·吐温的小说媲美。
他的时代性画作成为美国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而他的通俗主题的画作洋溢着幸福气息,幽默感十足,展现出90年代美国人充满艰辛又不失简单乐趣的日常生活。
儿时的看病经历、少男少女的青春期、略带羞涩的约会,纸牌游戏,仲夏的出游,家庭团聚,这些日常的美好主题都进入他的画中,打动了你我,让不同时代的我们仍有共鸣,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欢迎一键三连转发,评论,关注呼噜猫薄荷,聊更多有趣的设计&艺术,享受更多生活小乐趣
延伸阅读
「艺术欣赏」空灵精致的美-日本油画艺术家平野美穗笔下的女性
被偷走海报的画家-新艺术风格的艺术家慕夏&美术馆展览观后感
「艺术欣赏」俄罗斯画家维诺格拉多夫的光影世界
「艺术杂谈」自然是永恒画题-为何画家沉迷于描绘花园风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