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1)

《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卓克 罗翔 编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1


作者丨云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水平,走进美术馆,欣赏那些艺术大家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是,世界上的美术馆有很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名作也不少。通过实地观赏名画来提升艺术气质,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再好不过,却费时费力,难以实现。

此时,通过一本高质量、低门槛的艺术启蒙书,先纸上扫盲,再实地观赏,不失为一种捷径。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2)

《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就是这样的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艺术启蒙书。该书分为世界和中国两篇,以时间为顺序,以名画和著名博物馆为对象,以精美的图片和庖丁解牛式的解说,介绍了古今中外53位绘画大师的218幅传世名画。

在结构编排上,该书按照时间顺序,将中西方分别分为三个时期,对每个时期里绘画大师的作品进行介绍。上篇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500年间的西方名画与博物馆。下篇的时间跨度更长,从秦汉时期直至清朝,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绘画小史。

『1』

作为艺术的殿堂,历史的载体,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世界上那些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卢浮宫、慕尼黑艺术陈列馆、梵蒂冈宗座宫、西斯廷教堂、伦敦国家美术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凡尔赛宫、冬宫博物馆,以及我国的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简要地向我们介绍了它们的前世今生。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3)

比如,鼎鼎大名的卢浮宫,通过简短的介绍,我们将得知,油画《蒙娜丽莎》、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萨莫屈拉克的胜利女神》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尽管这三样没有一件是来自法国。卢浮宫展出的藏品有38,000件,如果每幅作品都停留5分钟,那么不吃不喝不睡也要131天才能看完。

然而,大概很少人会知道,这座艺术殿堂,在1190年法王腓力二世下令建造时,是作为一座具有极强防御工事的城堡。直到1682年,路易十四选择凡尔赛宫作为居所,卢浮宫才变成了展示皇家收藏品的场所。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卢浮宫还曾一度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我们今天最为熟悉的透明金字塔,则是1989年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入口。

『2』

与博物馆一样,作者在介绍名家名画时,也会简要地介绍大师的主要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点、名画经历的故事,等等。

比如说,作为卢浮宫镇馆之宝之一的《蒙娜丽莎》,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成名史”。在今天,大概极少有人没听过《蒙娜丽莎》。这幅以“神秘的微笑”作为点睛之笔的作品,是达芬奇的旷世名作,知名度远超《最后的晚餐》等达芬奇的其它巅峰之作。但它的出名并没有那么的简单。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4)

当年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看到《蒙娜丽莎》这幅画以后爱不释手,毫不犹豫将其带回巴黎,挂在了卢浮宫的显眼位置,《蒙娜丽莎》由此开始为大众所熟知。而真正让它闻名全世界的,却是因为它被偷了。1911年,《蒙娜丽莎》从卢浮宫神秘消失,这让它登上了巴黎各大报纸头版头条,从而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蒙娜丽莎》就此出名。

可见,一幅画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创作者所付出的心血,还与观赏者的参与度有关。

『3』

观赏《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一书,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感受。一幅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为传世名作,除了创作者高超的创作水准,观赏者的高度评价之外,往往还与创作者赋予它的情感密切相关。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5)

且不说《蒙娜丽莎》迷之微笑令后世多少人着迷,中国的诸多名家画作,一笔一画之间,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思考。顾恺之以《洛神赋图》实力诠释了“一见钟情”的人神之恋、一幅《瑞鹤图》揭示了宋徽宗赵佶对于“丰亨豫大”的自我陶醉、钱选在《杨贵妃上马图》中则刻画了款款的温情……

观赏名画的乐趣,就在于从静态的笔画色彩中,读出创作者意味深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欣赏名画的困难所在,同时还是审美水平高低的体现。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6)

有时候,创作者也会“调皮”地在画作中留下悬念让后人揣测。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将真正的虢国夫人留予观者辨别。围绕这个问题,作者列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三个观点之间各有支撑的论据,一直以来争议不断,难分仲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千人眼中,自有千种虢国夫人。

『4』

对名画的解读,考验着每一个人观画者的审美功力。作者对两百多幅名画精到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名画的审美价值。其中,着墨最多的,当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7)

作者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技法,而是通过对细节进行考究,解读张择端隐藏在画作当中真正的意图。世人读《清明上河图》,大多只读到北宋的繁华。作者则指出,画面中实际上埋藏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令这幅盛世宏图变成了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通过放大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幅写实描绘“清明之世”的画作中,是形同虚设的望火楼、囤积木炭的商人、即将撞桥的船只反映出社会安全管理的缺失、私船运粮、军卒离岗饮酒、胡人大摇大摆进城、无人看守的城门、或瞌睡或疲倦的懒散兵卒、税务官与货主的争吵……

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8)

凡此种种,经过作者的一番解读,张择端试图通过《清明上河图》展现一些社会顽疾的意图,跃然纸上。只可惜,那位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宋徽宗,只是对该画的技法啧啧称赞,对繁荣景象沾沾自喜,却唯独没有读出张择端的良苦用心。

作为绘画知识普及读物,《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一书门槛不高,却有着丰富的绘画知识,适合大小读者进行艺术启蒙。

#阅读的温度##读书##春日生活打卡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