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时代一场大屠杀背后的因果(佛陀晚年遭遇灭族惨案)
佛陀31岁时在菩提树下悟道,在世间弘法39年(一说35岁悟道,弘法45年),世寿80岁。自此两千多年来,佛陀的言教在世间广为流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文明。那么,佛到底是什么?他是否是高高在上不可逾越的神祇?他是否是人人膜拜的偶像?他是否是替人消灾解难的救世主?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佛陀就算是在佛经中,也存在各种各样迥异的形象。这虽然是佛陀伟大的示现,但芸芸众生未免以此摸象,以为这或者那便是佛了。
佛教的本质不是烧香求神的那套迷信,想必这已经是很多正信正念的学佛者的共识,但佛的形象究竟是如何,恐怕很多人仍旧是一头雾水。《金刚经》中的佛与千二百五十弟子,在舍卫城中乞食之时,规规矩矩地“次第乞已”然后安静地过斋、收拾钵盂、洗手洗脚,完完全全是一个平常人的样子。佛陀的形象在其中是近乎一个老师的,他与一切众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就是佛陀在后来的说法中,也是以谆谆教诲的师长的面目出现的。“须菩提,于意云何!”看,世尊还担心自己的学生听课不仔细,不断地要发问提醒他一下。
而《心经》中的佛陀说法,更是不断地提到“舍利子”,佛陀在对舍利弗尊者说法时,唯恐他不够专注仔细,还要时刻地警醒他一下。而在《长阿含经》中,佛陀的晚年更是遭受了许多磨难,身体败坏患上痢疾使得佛陀痛苦不堪,而后又面对自己两位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先行入灭,摩诃迦叶长老外出未归、魔王波旬不断地请佛入灭。从整个事件来看,晚年的佛陀实在是与一般的老人无异,他遭受了病苦、别离苦之后,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涅槃。
这是佛陀伟大的示现,正是这样高度人格化的佛陀给予了众生震撼,也使得佛教的本质更为清晰——断生死之本。
事实上,早期佛经中的佛陀多半是以一个人的形象存在的,故而在他身上有着作为人的种种矛盾,但正是这种矛盾彰显了佛陀的完满人格。笔者今天所要讲的这件事情,就是佛陀晚年遭遇的重大惨案——释迦族的灭门惨案。从这一事件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明白佛陀的人格完满,以及佛教教义的核心所在,这对于培养学佛者的正信是有好处的。
佛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古印度的“战国时期”,在整个南亚半岛上邦国林立,大大小小的邦国中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强大的国家,历史上将其称之为“印度十六国”。鸯伽、摩揭陀、迦尸、居萨罗、跋沙、阿般提、居楼、般罗、阿湿波、婆蹉、苏罗婆、乾陀罗和剑浮沙这十六个区域性的国家崛起,其中大部分的国家都分布在恒河流域,这实际上意味着雅利安人领导的文明,已经从印度河流域扩张到了恒河流域,恒河流域真正地从这一时期成为了印度人文明的活跃舞台。这一时期古印度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婆罗门教在当时占据主导的文化地位。
当时的古印度各国基本上都是“君主世袭制”,只有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迦毗罗卫国是极少数的“贵族共和制”,这与佛教后来提出的“众生平等”有一定的关系。在当时有八座大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舍城、吠舍离城和舍卫城,这几座城市都位于恒河的中下游地区,也是佛陀活跃的主要地区。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雅利安人印度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人结合之后,创造了代表先进地位的婆罗门文明,但直到佛教出现的早期,婆罗门教才逐渐传入中印度的恒河流域。
当时的印度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地爆发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一方面是物质文明极度发展的辉煌时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人民百姓的流离失所。
故而,当时大量的平民逃进深山老林中躲避战祸,这促使反对婆罗门思想的沙门思潮萌芽,而佛教正是沙门思潮的一支。直到佛灭度120年后,强大的难陀王朝才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使得恒河流域实现了统一。那么,佛陀住世间活跃的主要地区,都处在恒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印度,并且以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为据点,沿着当时的商路带领弟子进行弘法活动。
摩揭陀国的胜光王和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都是护持佛教的两大雄主,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中有佛陀讲法的祇园精舍、鹿子母讲堂,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有佛陀讲法的竹林精舍、耆婆园和七叶窟等。胜光王和波斯匿王在世时都护持佛教,但他们的儿子都深深地伤害了佛陀,胜光王的儿子阿阇世王弑父之后,迎请了带领僧团出走的提婆达多,造成了佛教历史上的重大分裂。而波斯匿王的儿子琉璃王,更是在成年之后将佛陀母族迦毗罗卫国彻底洗劫,导致了佛陀晚年遭遇重大的灭门惨案,琉璃王同样是发动政变,然后流放了他的父亲波斯匿王。
释迦族被灭的起因是这样的,波斯匿王因为仰慕佛陀的缘故,于是便请求迦毗罗卫国的人将公主许配给他,成为自己的王后。但是,此时的佛陀已经成为了恒河流域公认的圣贤之一(用“之一”是客观合理的,当时还有耆那教等影响力重大的宗教),于是世尊母国迦毗罗卫的王公大臣都不太看得起波斯匿王。事实上,波斯匿王当时不仅仅统治了拘萨罗国,还兼并了迦尸国,是不折不扣的一代雄主。释迦族在当时代表的是落后的、保守的政体,他们一直延续了“贵族共和制”,在心理上有点看不上新兴的拘萨罗国。
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自己本族出了一个公认的圣贤之后,迦毗罗卫的族人明显膨胀了。但面对强大的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释迦族的王公大臣们是不好拒绝的,这个时候长者摩诃男就出了一个损招,这直接导致了日后被灭的惨案。摩诃男提议,将自己与奴婢所生的女儿茉利,假扮成为公主许配给波斯匿王。这件事情确实是太损了,但迦毗罗卫国族人瞒天过海的技术相当高明,波斯匿王在迎娶了茉利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现她其实是婢女所生的下人,反而对她尊敬宠爱有加。
“波斯匿王欲娶迦毗罗国释种之女,摩诃男妻以婢女所生之女,寻得一子,王乃集诸相师为太子命名,诸相师谓王初求夫人时,诸释共诤,或言当与,或言不可与,彼此流离,故应名毗流离。”——《增一阿含经》
总而言之,茉利在嫁到了拘萨罗国之后,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儿子,波斯匿王在与大臣们商议了之后,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作“毗流离”,但《琉璃王经》中的记载是:“产育之初与琉璃宝俱,因以为号”,当然,这种种说法都仅供参考,总而言之我们今天将这个婴儿称之为“琉璃王”。根据佛教律部的资料记载,波斯匿王的母亲曾经做出了一个预言,说迦毗罗卫国的茉利被立为皇后之后,茉利必定会导致拘萨罗国覆灭,于是将她所生的儿子取名为“恶生”。
谓波斯匿王立大名(摩诃男)之婢所生女茉利为夫人时,其母尝预言此女必丧我憍萨罗城,故后以恶生作太子名。
当琉璃王长到8岁的时候,他遵奉自己父亲波斯匿王的命令,前往迦毗罗卫国与长者摩诃男学习箭术。当时的迦毗罗卫国正在筹备一场盛会,他们建造华丽的讲堂准备邀请佛陀回家讲经,年幼的琉璃王当时也率领五百童子前往并且升师子座。在琉璃王的意识里,他是配得上这样的礼仪的,他的父亲是供养佛陀的大檀越波斯匿王,自己又是释迦族的血脉。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释迦族人的攻讦和嘲讽,随后便被赶出了迦毗罗卫。
至此,前尘往事全部败露,琉璃王当下就怀恨发誓,日后一定要踏平迦毗罗卫国。
时值城中诸释种造新讲堂,欲请佛前来接受供养。是时琉璃太子率五百童子至彼讲堂,升师子座,诸释种见之,辱骂其为婢女所生,并将其逐出门外。太子衔恨在心,誓志复仇。即王位后,领兵大举进攻迦毗罗城。——《增一阿含经》
佛经中的记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琉璃王的父亲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琉璃王一直以来都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他的父亲。波斯匿王曾经因为自己过度肥胖而烦恼不已,是佛陀的开导和建议使得他恢复了健康,指出了他居高位而少劳动又不节制的生活习惯,才是导致他过度肥胖的根源。为此,佛陀还亲自作了一首偈子赠与波斯匿王,使其在用餐之前由御厨大声念诵,以达到提醒自己节食的目的。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更为重要的是,在波斯匿王的祖母去世之后,佛陀给予了波斯匿王很大的开导和安慰,这使得波斯匿王感动不已。而释迦族长老摩诃男与奴婢所生的女儿茉利,在嫁到拘萨罗国之后与波斯匿王一直相处融洽,她是一位相当贤明的王后。茉利时常以佛法劝诫波斯匿王,令其不要过度贪恋荣华而鱼肉百姓,更不能频繁地发动战争以致留学,波斯匿王在很多时候都听从了她的劝诫。因此,琉璃王回国之后一直都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亲,或许与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当琉璃王长到20岁的时候,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仇恨,发动了兵变流放了他的父亲,成为了毗琉璃王。而后便四处攻伐,直到有一天兵临迦毗罗卫城下,琉璃王幼年的誓言很快就要成为现实了。世尊提前预知了这件事情,但他也无力阻止自己母国迦毗罗卫的覆灭,只是在琉璃王进攻迦毗罗卫之前,三次坐在部队行军道路的大树旁等候。琉璃王对于世尊还是相当敬重的,这既有政治上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释迦牟尼当时已经是公认的觉悟圣人了。
于是,琉璃王下马,合掌问讯:“您为何坐在枯树的荫凉下呢?那边的大树枝繁叶茂,应当更加荫凉!”
世尊回答:“再荫凉的大树,也抵不过故乡的枯树啊!”
琉璃王无奈,只好率领部队原路返回,如此往返三次之后,他最终还是来到了迦毗罗卫国。当他还未大开杀戒之前,他的外祖父摩诃男长者来到他的面前请求:“这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您要杀就杀了我一个人吧!”琉璃王不肯,于是摩诃男只得说:“那既然如此,请您允许我跳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之前,您不要大开杀戒,好让释迦族人逃生!”琉璃王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但过了很长的时间,他都没有看到摩诃男浮出水面,于是便派人去水底打捞。
结果却发现,摩诃男长者身抱巨石沉入水底,已经为了他心爱的迦毗罗卫牺牲了。外祖父的死去并未打动琉璃王,他依旧率领大部队进入了迦毗罗卫,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杀戮。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心急如焚,他趁着琉璃王大开杀戒以前,以神通潜入迦毗罗卫国,挑选了最为聪明健壮的五百释迦族人,偷偷地藏在了自己乞食的钵盂中,而后以神足通回到了世尊的身边。目犍连尊者以为自己为释迦族保留了种子,他非常激动地来到佛的面前,向佛宣告这一不幸中的喜讯。
“世尊,世尊,我救下了五百释迦族人,将其藏在钵盂之中!”
“目犍连,你打开钵盂看看吧!”
当目犍连尊者打开钵盂时,却惊奇地发现那五百释迦族人,竟然全部化作了血水。这个故事到此就戛然而止了,世尊最后向目犍连尊者说法,告诉他神通不敌业力,这一切都是释迦族宿世造下的恶业导致的(捕杀鱼群),自己也没有办法补救。不仅如此,释迦牟尼在当时虽然因年幼没有参与杀生,却对此事感到欢欣鼓舞并且拿木棒敲击鱼头,于是自己的头也痛了三天。这件事情是颇为神异的,它既有历史过往中的真实部分,又完美地融合了佛教的义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能够更多地接近晚年行走于人世间的佛陀。
琉璃王与释迦族之间的恩怨,导致了释迦族的命运巨变,迦毗罗卫国自此之后就消失了。当然,根据现代历史学的考证,位于今天尼泊尔西南境内的迦毗罗卫实际上相当小,面积大概之后320平方公里,其王城的范围不过是10公里左右。迦毗罗卫在古印度(再次重申,古印度的概念与现在的印度不重合)林立的邦国中,仍旧算得上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它实际上是以拘萨罗国为宗主国的。换句话说,迦毗罗卫国的覆灭究竟是不是真的因传说中的琉璃王的仇恨而亡,这是一桩历史悬案,但它必定是要走向覆灭的。
迦毗罗卫国作为旧的贵族国家,它势必要被新兴的大国吞并,这个规律即便是佛陀也无法转变。佛经中记载,佛陀听闻释迦族五百妇女的哀嚎求告之声,也只能闭上眼睛默然不应,任由这五百妇女被砍去手脚丢到荒野中。
迦毗罗卫国的灭亡,乔达摩·悉达多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这与琉璃王8岁那年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释迦族举国上下迎接佛陀的到来,修建了极为豪华的讲堂供养他,此后迦毗罗卫国的大量贵族青年被吸入了佛教僧团,跟随释迦牟尼在恒河中下游弘法。
站在佛教的角度上来讲,这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但这在另一方面也伤害了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它之所以能够夹在诸多的大国中生存多年,与其国内的尚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而国内大量的贵族青年出家使得迦毗罗卫的战斗力急速下降。在琉璃王大举进攻迦毗罗卫之前,释迦族的王公大臣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加大力度培养军事人才,但最终还是为时晚矣。这段历史是佛教僧侣不愿意提起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悲哀,但笔者在反复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将其写在文中。
佛的本质是觉悟者,他生活在一个极度动荡又矛盾的时代,所以佛教具有天生的反战意识,同时,它对于世俗生活也有一定的消极性,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佛教之所以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内经久不衰,在于它对于整个宇宙、人生和生死的思考,而不在于它对于现实的意义。在这个角度,笔者认为佛教是超越所有的宗教流派的,佛教最初的姿态是叛逆的,但最终这种叛逆又造成了千百年来的矛盾。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矛盾在他身上不断地体现,他在人间行走,他也经历了伤痛与彷徨。
那么,佛不就是不圆满的吗?这篇文章的作者不就是毁谤三宝了吗?如果真的要如此定义,那笔者也无可奈何,只是,笔者一直认为, 正视要远比隐藏更能解决问题。佛与佛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种种矛盾,在那样一个极度复杂的时代,有谁,能够仰望宇宙浩瀚的星空?有谁,能够探寻生死的奥妙?有谁,能够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有谁,能够以慈悲大愿施众生以无畏?这是佛的完满人格,也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在人间行走,他从来都不是主宰者,而是一位觉悟者。
谁又不是时代的产物呢?谁又能摆脱命运的陶铸?谁又不是在矛盾中前行?愿众生重新体味佛陀之完满人格,继承佛陀之大悲大愿,正信正念得悟佛法三昧。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佛,南无阿弥陀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