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

有的诗词,你以为你读懂了,其实你没有!这一点,从《中国诗词大会》大家答题时的错误率就看得出来。

《中国诗词大会》是近几年很火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它不要求大家自己写诗词,只需要大家能背诵并理解诗词的意思。节目中的选手,不管是站在舞台上答题的选手,还是百人团的选手,都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所以是有一定的诗词基础的。然而,他们的答题正确率,却让人有些失望。本期我们就说节目中考的3道题,都是苏轼的名句,每一个都家喻户晓,但却都难住了不少人。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1)

一:考"但愿人长久",百人团91%答错

这句词出自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属于中学必背词作,其经典程度自然不用笔者多说。这期节目考的是:

苏轼名句"但愿人长久"中的"长久"所指是?

A. 亲情长久 B.友情长久 C.寿命长久

答案应该是选C,寿命长久,但是百人团却有91%的人答错了,连在场的嘉宾和主持人都没有想到。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这时苏轼已经和弟弟分开多年,但愿人长久是希望他在远处能身体康健,这样哪怕不能团圆,只要能一起看着天上的月亮,也是一种幸福。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2)

二: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百人团53%的人答错

这句词出自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全词是这样的: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之所以写这首词,是因为好友钱穆父要被贬外地,为了排解对方心里的郁闷,所以他才写了这样一首词安慰他。事实上,苏轼此时自己也过得不太好,他很理解钱穆父天涯漂泊的心情,所以才有了最后一句"我亦是行人"。

这次苏轼大会考的是"人生如逆旅"中的"逆旅"是什么意思?

A. 艰难行军 B.逆水行舟 C.旅馆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3)

这题的答案是C,逆旅指的是旅馆。当时场上的选手一时拿不定主意,先选了A后,又选了B,就是没有想到要选C,而百人团也有53人答错。逆旅其实是一个古文中的常见意象,最早出自《庄子·山木》,指的就是为客舍、旅店,后来也可引申为旅居。李白、陶渊明等大诗人,都曾用过这个词。选手们之所以会答错,就是因为望文生义了,看着后面说"行人",就理解成这是逆水而行,或艰难而行了。

三:考"寂寞沙洲冷",百人团34人答错

"寂寞沙洲冷"这句词出自苏轼的《卜算子》,同样是一首千古名作,后来也成了一句很有名的流行歌词。这次诗词大会考的是这样一道题:

苏轼词《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说的是哪一种鸟?

A. 大雁 B. 凤凰 C.白鹭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4)

这道题的答案应该选A,百人团共有34人答错,这些人大部分都选了C。为何会这样选?因为他们觉得在沙洲上孤独地栖息的,应该就是白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如果这样理解,就低估了苏轼的实力,我们来看看这首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的上阕已经很清楚地提到"缥缈孤鸿影",写的是一只孤独的鸿雁。正常来说,大雁是不会栖息在沙洲上的,它们要么栖息于高楼之上,要么栖息于枝丫上。所以宋代文人王楙在《野客丛书》一书中,甚至认为苏轼写错了,认为这不符合常理。但显然,这是苏轼的刻意安排。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5)

什么情况下鸿雁会这样选择?苏轼认为是当它们不愿意与其它禽鸟为伍的时候。在这里苏轼是以鸿雁自喻,体现自己不与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写一只看上去"怪怪"的鸿雁,比写白鹭等,显然更能体现这一点,这就是东坡的高明之处。

四:为何会错?

从"但愿人长久"到"寂寞沙洲冷",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千古名句,为何会有这么多人答错?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在读古诗词的时候,根本没有认真吃透词的意思,完全就是凭自己的经验望文生义地理解问题,但这样就无法完全理解词曲本身的美。不懂"但愿人长久"是苏轼写给弟弟的, 不懂逆旅是旅店,肯定是会闹笑话的。而如果不懂"寂寞沙洲冷"写的是鸿雁,则无法理解苏轼想表达的真意。这样背诗词又有什么意义呢?

评价苏轼的经典诗句(诗词大会考了苏轼的3个千古名句)(6)

不得不说,诗词大会命题组的专家确实是很会出题的,这3道题都是咱们平时的盲点。这也就是诗词大会能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大家在看节目中,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不足。现在节目组把这些节目中考到过的诗词编写成了一部《中国诗词大会全集》,一共是8册,总价68元,需要购买的请看下面这个链接:

颇有意思的是,诗词大会的题目,很多都登上了高考古诗词填空和鉴赏题,比如本期说的苏轼的这3个名句,都是高考常考题。对于高中学子来说,读这套书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而对于广大的诗词迷来说,这套书中有对名作的全新赏析,这部分内容不是笼统的,而是针对我们平时的知识盲点的。希望大家以后在读古诗词时,能真正拥抱古人的情怀,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