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区别(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

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

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区别(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1)

伍家岗区2019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第23题,基于图形面积的应用题,在题目逐步引导下列出分式方程并不是难事,然而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得出两个根(有一个是增增根)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题目

某农场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BC=4n米,宽AB=(4n-2)米(n>1),按如图所示分成九个区域,其中四周阴影部分外围均为相同的正方形,种植甲类作物。中间阴影部分外围是长为(2n 1)米的长方形,种植乙类作物。

(1)用含n的式子表示种植甲类作物的一个正方形边长为________,种植乙类作物的长方形的宽为__________;

(2)请你判断哪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大?为什么?

(3)若两类作物的总产量相同均为2520千克,每平方米产量高的比低的多240/(2n-1)²千克,试求种植甲类作物的面积。

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区别(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2)

解析:

(1)种植甲类作物的正方形边长=[BC-(2n 1)]÷2=n-0.5,种植乙类作物的长方形的宽=AB-2(n-0.5)=2n-1;

(2)先表示出甲乙两类作物各自的面积,甲类作物面积=4(n-0.5)²=(2n-1)²=4n²-4n 1,乙类作物面积=(2n-1)(2n 1)=4n²-1,用作差法比较如下:

甲类作物面积-乙类作物面积=-4n 2

由于n>1,因此-4n 2<0

∴甲类作物面积<乙类作物面积;

(3)根据上题的结论,我们可以知道,甲每平方米产量高于乙每平方米的产量,因为总产量相同,于是作物面积小的每平方米产量一定高,所以得到等量关系是:

甲每平方米产量-240/(2n-1)²=乙每平方米产量

列方程如下:

2520/(2n-1)²-240/(2n-1)²=2520/4n²-1

咋看上去是一个含2次式的分式方程,不过在解的过程中,是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正常化简过程如下:

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区别(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3)

可偏偏就有不太“正常”的解法,如下图:

分式方程增根和无解区别(为什么我的分式方程多一个根)(4)

幸好这位同学还记得验根,发现n=0.5是增根,于是结果倒也正确,n=10。

解题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第二位同学的解法中,交叉相乘,实质上是两边同乘(2n-1)²(4n²-1)这个式子,比起第一种解法中两边同乘的(2n-1)²(2n 1)多出了一个因式。

我们知道,两边同时乘的因式次数过高,会导致得到的方程次数较高,两边同乘的因式是3次,分母中的式子为2次,最终得到的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而两边同乘的是因式是4次,得到的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其实在我看来,第二位同学做复杂了,在八年级学习分式方程的时候,去分母这一步,讲得明明白白,两边同乘的是最简公分母,正如解法一,而解法二两边同乘的并不是最简公分母,所以导致结果出现高次方程,虽然这位学生借助因式分解完成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但过多消耗了精力在这道题上,并不划算。

爱数学做数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