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七怪(谈谈灵山的故事)

每一年,吃完团圆饭之后,老妈就着手炖大粽,往往在炖几个小时才熟透。这时老妈就饶 有兴趣地哄逗我们,说年卅晚半夜“老鼠嫁女”也像人间嫁女一样,老鼠有抬花轿的,有扛 彩旗的,有扛酒肉杠的……热热闹闹,还有吹笛、打鼓的,从屋阶墙边走过,尾咬尾前进, 劝我们不要早睡,等到半夜看“老鼠嫁女”云云。我们信以为真,提醒精神准备看“老鼠嫁 女”。一会儿,我便追问老鼠嫁女未? 还未回答却已依偎在母亲怀抱呼呼入睡了。此时 大粽也炖熟了,母亲便抱起我回房睡觉。等到第二天年初一,我抬头问母亲: “昨夜 老鼠嫁女未? ”母亲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早睡着了,老鼠嫁女你看不到了,等今年 年卅晚再看吧! ”母亲们年复一年如此对我说,可从来谁也没看见过“老鼠嫁女”。等到我长大了,才知道这是个古老的、有趣的而实际并不存在的传说。

灵山七怪(谈谈灵山的故事)(1)

很多传说或习俗都很奇怪,但是你又不知道为啥,就比如说七月十四为啥吃鸭?连我老爸都问我,为啥这个节只吃鸭,而不是吃鸡?

灵山七怪(谈谈灵山的故事)(2)

作为一个灵山资深“吃货”,我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走访了几位百岁老人,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答案如下:

传说一: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灵山七怪(谈谈灵山的故事)(3)

传说二:中元节也是祭祖节,民间称此时祭祖的祭品不能用鸡,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这样一来我们后人就没有保障,所以不能让鸡执行这个任务,那就派鸭子去了。

灵山七怪(谈谈灵山的故事)(4)

第三种说法:认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约十只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鸭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从而降低成本。在种第二季稻谷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第四种说法:农历七月十四前后是一年中暑气最重的时期,而吃鸭肉能解暑。《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消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所以,擅长养生的灵山人千百年来形成了在七月十四这天吃鸭子的习俗,解去暑气、利尿凉血,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这几种说法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欢迎关注头条号私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