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对吗(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吗)

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对吗(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吗)(1)

关于昨天聊的大学生问题,今天我还想补充点关于自己对读书的看法。有的人呢,不光是在言语上瞧不起上过大学的人,就连周围的人都在吃喝玩乐时,只有你格格不入的在看书时,也会受到他们的嘲弄。

他们非常信奉的这个观点,也是现在很流行的一套说辞,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之路。”

这个问题最开始是自己在学习思维导图法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的,书中写到:画图的过程要从主干到分支,因为这种从主干到分支的做法最符合大脑思考的方式。然后我会结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来理解这句话,发现自己几乎很少做这样的事情,而我经常性的做法是主干分支一起来,这种做法怎么能突出书中的重点呢?所以读过的书记不住,也是这部分原因吧。

虽然从书中理解了这点,可心里还有些奇怪的感觉,便顺着这点进行思考,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做没做到,多问问为什么的思考方式呢?

接着就想到了昨天写过的内容,有些人没读过大学,瞧不起那些不如他们赚得多的大学生,还认为读大学没有用,自然而然地,不喜欢读书的他们同样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即使他们没读过万卷书。

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自哪里呢?我就说说我从书中得到理解问题的方式吧。

要了解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的来源在哪里吧,所以第一步就是找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出处,遗憾的是我没能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只找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这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的。

如果是这句话在流行,就很好理解了,人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就像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既要阅读教材,也要做课后习题,这样才能理论结合实际,掌握好知识。

接着再来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整体,疑问就更多了,第一,你读的万卷书是什么书?现在的社会,各种成功学讲座,去教你如何快速成功,你以为读了关于成功学的书就能成功。可现实是你根本无法区分书籍内容的好坏。同理你根本不知道古人所说的万卷书是什么书,古代的万卷书是圣贤书,而我们现在认为只要自己读过的书就属于万卷书,我们可以想想,两种书里面的思想能一样吗?

第二个疑问就是你怎么读的万卷书?别人读万卷书,掌握着正确思想,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掌握的理论彼此进行联系,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你呢?读着一堆糟粕思想,无法让自己更好,反而听着一些伪大师的鸡汤语言,就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人,就是真名师给你指路也白费,因为你没长脑子啊。

根据这样的思维,接着往下问:阅人无数,阅的是什么人,什么样的名师才是名师,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想一想吧。反正我觉得看书挺有用的,当然,多出去走走也是必须的,这两件事本来就不是谁比谁强的问题。关键是你会不会看书,而且出去能学到什么。

最后再说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说过: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反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