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看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进研究)

马小川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看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看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进研究)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看法

马小川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学习情况、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等,综合相 关企业对人才需求和建议,分析教学现状,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 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针对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艺 术设计专业2021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与回访工作,对高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进进行了研究,为更好地培养高 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21届毕业生 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毕业生的在岗适应性 及后续发展的分析,研究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内容的提升 与改进。

研究工具

本次问卷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就业 方向等内容进行设计,以“成果导向OBE”理论为基础,对 毕业生进行课程设置满意度、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双 创”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测量。同时对相关企业进行访 谈,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内容,并进行研究分析,最 终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 法。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共37个问题,包含个人基本 情况、学习情况、职业能力、“双创”和就业政策五部分 内容,单选题29个,多选题5个,排序题3个,合计37项。

施测过程

采用网上调研和电话访谈的方式。本次调研针对环境 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毕业学生,通过微信或QQ发放线上 问卷,线上答题后,系统将自动回收问卷。问卷为匿名形 式,调研内容仅供研究使用,不与学生或班级相关评价挂 钩,学生自愿参与。参与学生32人,回收有效问卷32份。 其中,女生14人,男生18人,江苏省内占比78%,省外占比 22%。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毕业去向

从前期职业发展的倾向性上来看,62.5%的学生毕业 后希望从事本专业工作,37.5%的学生认为可以不从事本 专业工作。从实际就业上来看,2021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毕业生就业率为 100%,其中升学占12.8%,从事本专业占61.5%,从事相近专业占15.4%,不对口占10.3%。从事本 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家装公司、建筑施工企 业、房地产公司,从事相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 型有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不对口毕业生主要就业岗 位为销售人员、内勤。从毕业生对专业趋势的了解程度上 看,50%的毕业生比较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37.5%的毕 业生了解程度一般,12.5%的毕业生不太了解。以上数据说 明,毕业生虽然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但是很多学生对 自身专业的认识并不充分,对继续从事所学专业的信心不 足。因此,在以后的课程中,要增加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 认同,要让学生有目的去学习,同时在就业过程中要加大 专业上的就业辅导,让学生有更加清晰自我发展定位。

学习情况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75.8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所学 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 一直按照课程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学习,但是不理解学习的 目的。28.13%的毕业生对于课程设置感到满意,56.25%的 毕业生比较满意。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毕业生有两种认 识。一部分认为课程内容涵盖不足,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 不能在课程中掌握,另一部分相反,认为很多课程没有设 置的必要。形成上述两种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专业的认 识和未来规划的差异,有84.3%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未来 的发展或职业方向感到迷茫,12.5%的学生感觉一般,只 有3.2%的学生非常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专业的认识不 足,对课程设置产生了疑惑,必然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较大 的影响。有91.7%的学生认为“确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后, 自己能有动力更好的学习”,8.3%学生表示不确定,没有 学生认为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会对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大部 分学生都认为,只有积极地参与实践,才能将课堂理论与 实际操作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坚定发展 方向,增加学习动力。在调研对象中,能够坚定自己发展 方向的,均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

职业能力

对毕业生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运用到的专业技能进行 调研,排名得分依次为(满分5分):方案设计4.47、绘 图表现4.41、材料工艺2.56、文本编排1.16、谈单销售 0.91、工程管理0.53,高分项目与低分项目差距较大,说 明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平衡。与用人企业沟通后得知,大 多数用人单位需要应聘人员不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能, 如单纯的设计能力、制图能力,而是需要能够快速的加入 到项目全流程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调研对象认为未来 需要掌握的该六项专业技能,排序为:方案设计、材料工 艺、工程管理、销售谈单、制图表现、文本编排,说明岗 位实践能够帮助毕业生认识到自身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之 间的差距。

调研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排名得分依次为(满分 5分):沟通协作4.88、问题解决4.47、自我管理3.44、 经验总结2.41、职业规划2.06、专业创新1.53、自我激励 1.45。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感到 缺乏“自主能力”,有明确目标就感觉有奋斗的方向,一 旦失去目标就感觉迷茫无力。有71.9%的毕业生认为在周围 人的鼓励下才能更有动力,18.7%的毕业生在没有人鼓励的 情况下也能充满动力的工作。84.8%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 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性,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更需要综合能 力。所有毕业生都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更容易 习得,其中84.8%的毕业生认为陌生团队更能有效的提升个 人综合能力。

“双创”能力

通过调研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发现有71.88%的毕业生 想创业。从创业的内容上来看,有25%的毕业生在所学专 业内进行创业,43.75%的毕业生在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内 创业,剩余31.25%毕业生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无关。从创 业的理由来看,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创业能够自主地决定未 来发展方向,其次创业相比就职更有机会增加收入,再者 创业能够最大程度的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有六成想创业 的毕业生是因为经过了企业实践后,发现就业环境并不适 用自己从而萌发创业的想法。针对创业合伙人的调研, 46.88%的毕业生希望与同学进行创业,18.75%的毕业生希 望一个人创业,9.38%的毕业生希望与家里人创业,剩余 25%不在上述范围内。

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欠缺能力可以排名 前三的是:市场营销、客户沟通、团队管理,他们认为在 学校中能够获取上述技能的课程主要是社会实践类、实际 项目类、专业课程类。有75%的毕业生认为,在实际的项目 或实践中更容易掌握创业所需的技能。有71.88%进入企业 的毕业生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 助毕业生更好的找到理想工作,对于就业有巨大的帮助。

经过对毕业生创新能力的调研发现,81.25%的毕业生 喜欢创新,86.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善于从事创新方面的 工作,78.1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创新 空间;71.88%的毕业生认为,创新所需的技能,在实际的 项目或实践中更容易掌握。有68.75%的毕业生认为具有一 定的创新能力,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政策

调研毕业生对于国家或地方就业政策方面内容了解情 况。18.7%的毕业生认为了解国家或地方政策,43.79%的毕业生了解部分国家或地方政策,37.51%的毕业生完全不了 解这方面内容。有53.1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相比 其他专业更具有竞争优势。56.25%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成功 是非常困难的。调研与创业相关的政策在大学生涯哪个阶 段传播最有效,37.5%的学生认为实际项目期间,28.13%的 学生认为刚入学,12.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开始前,18.75% 的学生认为在毕业前,3.13%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指导创新 创业课。绝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发展前景充 满信心,同时认为掌握更多的国家政策指导信息能够有助 于自己未来发展,同时认为相关知识或信息应该在学习过 程中持续地灌输,这样才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更好的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应对策略建议

提升学生对专业认知,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累 加,而是需要学生首先形成对专业整体的认知,让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探索自身的定位。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并不只 是简单的介绍专业内容,还包含行业发展、专业细分、学 习要点、能力要求等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专业认知,提升 自我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在此基础上,学生入学后即可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让 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向,进而 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学习的内容。职业 规划指导要融入到课程中,教师所有的专业课程内容要与 未来工作进行联系,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运用场景中掌握 好每一个知识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自身 定位。

增加实践内容占比,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并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艺术性与技术性结合的特点, 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比如一些工艺或者材 料的应用,如果单纯看图片和听老师的讲解,只能形成概 念,只有让学生真正看到了、摸到了,才能将知识与实 践经验结合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实践内容要做到以 下几点:

1.以能力提高为导向。依托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 开展学生的技能培训及考核,重视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的 培养,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实践过程由校内教师与行 业专家共同参与指导,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综合能力提升 提供保障。

2.以“产学研”模式为基础。学生在实践中并不是被 动的掌握和学习知识,而是参与到整个“产学研”的体系 中。让学生参与到技术的研发合作、知识产权的创造、技 术的使用以及实际的项目运作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 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亲自参与 到行业发展的前沿,开阔自身视野。

3.开放式实践教学。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改变传统 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开放实训场所,让学生 从实训场所的“客人”变为“主人”。教师将实践内容以 任务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灵 活地增加自己的实践时间,从而开展相应的研究、毕业设 计的制作、企业项目的操作,进一步增进学生间的交流,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发展

1.接单式人才培养。根据往届生的就业地区、就业方 向、就业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对 接,分析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与社会进行对接,开展针 对性的培养。也可以根据合作企业未来三到五年对人才的 需求,以接单的方式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将用人单位 对人才的需求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此减少学生与 企业的磨合时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学生意愿开展分类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 方向很多,各个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未来就业方 向的选择应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学 习意愿、基础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来决定,自主选择发展 方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 合自己的方向,根据学生发展和个人意愿进行针对性的培 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不偏科的情况下,有一 定的侧重点,深入系统的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在日 常的学习中,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对应的竞赛、活动中,去 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践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 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实习单位推荐,并持续进行针对 性指导。

参考文献

[1]于泉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 分析——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6届毕 业生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3):39-41.

[2]马永红,李光林,吕娓.以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为中心的 教学方法探讨[J].高教学刊,2018(06):102-104 107.

[3]王洪立,耿献文,邵洪强,田建国,韩子玉,程文泉.基于 “双创”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教 学刊,2019(01):47-4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