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

前言

东北第一“神兽”,这个响亮威武的名号是怎么给到傻狍子身上的呢?傻狍子是在2013年末由《爸爸去哪儿》在牡丹江拍摄时的一期节目带火。

在此之前,狍子还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狍子,而自从上了节目,狍子的可爱外表和傻乎乎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一夜之间爆火,狍子收获了大票粉丝。

与此同时,狍子的狂热粉丝们也把狍子的“属性”特点翻了个遍。而狍子这些有趣的属性,也让人们把它封为东北第一“神兽”,这个名头的威猛和狍子憨厚的外表、蠢蠢的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萌,因此狍子第一“神兽”的名声越传越响亮,几乎火遍了中国。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

看起来傻傻的狍子

人气高居不下的傻狍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狍子‍

狍子的模样似鹿,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如同小鹿眼一样,眼神干净透明,很招人喜欢。在冬天狍子身上的毛是较为均一的茶褐色;在夏天的毛是红赭色,耳朵毛是黑色,肚子上的毛为白色。

狍子还有着细长的脖颈和一双短宽但圆圆的耳朵。公狍子有角,但角很短只有三叉,每年秋冬季节都会脱落,然后慢慢再长出来新的角。

狍子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们白色的尾巴,平常的时候尾巴藏在体毛内,当遇到危险时,尾巴就会炸开,狍子的屁股就会变成显眼的白色,然而往往狍子在变成白屁股很久之后,它们才开始跑路。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2)

狍子的尾巴藏在屁股白毛里

狍子是食草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有很多,例如灌木丛中新发的嫩枝、嫩芽、树叶和多种青草,同时它们还喜欢吃一些小浆果还有蘑菇等作为它们的“饭后甜点”。

狍子是群居动物,一般以家族为群落,由母狍带着子代活动,通常一个家族群由3到5只组成,袍子性情胆小之感在早晚活动并进食,以草、蕈、浆果为食。

而在白天的时候一般都栖息在树林里,雄性狍子只有在仲夏的时候才加入群落,在交配后,一只母狍经过八个月的妊娠期,一般产1到2只幼狍。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3)

怀孕的母狍

狍子的栖息地多分布于稀疏的树林地带,河谷及海拔不超过2400米的缓坡也是狍子频繁活动的地区。

狍子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三省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地也均有狍子的存在。外表这么可爱的狍子究竟是做了怎样的啥事才被冠以“傻”的名头,被人称作傻狍子呢?

狍子的傻劲‍

狍子之所以被人们认为傻,是因为狍子是一种好奇心很重的动物,甚至在逃命过程中听到什么响动都要停下来看个仔细,像时刻都要在吃瓜第一线的热心群众一样。

在东北,以前的时候,有经验的猎人如果一枪没有打中狍子,只需要留在原地守株待狍就好,因为狍子通常都会返回原地,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东西打了它一下,导致它们被守在原地的猎人抓住。

俗语中有句“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话对狍子也非常适用,可以说是“好奇心害死狍”了。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4)

好奇心极重的狍子

狍子的傻劲还不止于此,狍子在夜晚赶路时,如果恰巧有汽车驶过,它不仅不会避让,反而还要跑在汽车前面,狍子会认为“光是为了我照的”,并且它觉得借着亮光好赶路,在车前好一顿撒欢。

因此在东北,常常有狍子在深夜被车撞死的新闻。就算如此,狍子仍然不害怕汽车,不知道汽车会伤害到它们。真是让人不知道该可怜它还是觉得它好笑了。

东北有句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北的物产不再有过去的丰饶,但当猎人去追捕狍子的时候,狍子在逃无可逃之时会将头埋进雪里,认为这样猎人就看不到自己。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5)

遇到危险狍子会把头埋进雪里

甚至在猎人安装陷阱的时候,他们要在一旁仿佛监工一样紧紧地看着猎人有没有偷懒,在猎人安好之后它们还要以身试险来检查这个设施的质量是否过关。

狍子在私底下还会自己自娱自乐,在一些没有人的地方,狍子会不停地上蹿下跳,刨挖积雪等等,非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起来傻乎乎的。

据上了年纪的东北人讲,每在一场大雪之后,人们都会非常轻易地在树林中捕捉到狍子,它们往往深陷于积雪之中,动弹不得,这个时候只需要给他当头一棒就可以很轻易地带回家了。因此形容东北物产丰富的谚语“棒打狍子”就出自这里。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6)

自娱自乐的狍子

狍子所做的种种傻事都让人觉得它们应该是一种如同大熊猫一样的把自己“作”得快灭种的种族。然而与人们所想的相反,狍子的分布区和分布数量都不少。

那么行为如此蠢萌的狍子是如何逃过捕猎者和其天敌的毒手,在自然淘汰中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而繁衍到如今的规模呢?

狍子的生存智慧‍

狍子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生存环境最多样的鹿科动物,还是仅存的几种野生鹿种。在生存这一方面,狍子可以说是“鹿生赢家”了。而狍子之所以能取得这个称号,也离不开它的种种生存策略。

首先,狍子属于鹿科狍亚科,相比于它的亲戚们来讲,狍子的生育能力更强。我们知道,在动物生存中,生的越多,存活的数量越多,而种族延续的可能性也越大。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7)

鹿科分类

而这种策略在鹿科并不流行。例如,梅花鹿们一胎仅生一只,严格遵循计划生育,很少超生。而在鹿科中,生育能力较强的狍子,一般生双胞胎,有时会生三只,这与超能生的兔子还有老鼠等相比,差距较大。

不过狍子的生育能力在鹿科中的确算得上是优秀了,这也是它分布范围广和总体数量大的重要前提之一。

其次,最重要的是狍子具有一项非常不可思议的超能力。狍子在成功受精后,可以延迟胚胎着床,来使它们的幼崽在7月份被分娩出来。避开严酷的冬天,加大了幼崽成功长大的可能性,保证了成活率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8)

狍子可以延缓幼崽分娩的时间

最后,狍子的身体素质很好。狍子体型小,体重也轻,腿部力量发达,可以轻轻松松就跳15米远。

它奔跑起来的速度很快,同时又有着良好的耐力,除了豹类基本上很少有动物能够追赶上它。除了出色的运动天赋,狍子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可以闻到或听到不易被发觉的味道和声音。

狍子对察觉反射光的改变也非常的敏感,这对它们事先察觉危险并快速逃命都有一定的帮助。正是由于如此优秀的身体素质才让它们在天敌追捕时可以保命。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9)

狍子的身体素质很好

正是有着如此聪明的生存策略,狍子才能在鹿科中一枝独秀,占据了鹿科的半壁江山。那么为什么狍子面临人类捕杀还会做出那些蠢萌的行为呢?

狍子蠢萌行为的背后‍

由于东北的大雪积雪较深,相比于个子较高的其他鹿种,小个子的狍子无法较好的适应深深的积雪,往往在不断地挣扎后丧失体力,最后陷于雪中没有力气动弹,这才让人们捡了便宜带回家去。

人们往往利用狍子不擅长于雪地奔跑,而对狍子围追堵截,导致狍子体力丧失,累倒在雪地中,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鸵鸟”式避难法

狍子的好奇心很强,因此在看到陌生的物体时,总会上前试探一番,来确定危险性。当它们受惊的时候,臀部上的白毛会炸开,炸开的白毛会分散捕食者的目光,让他们逃生的机会更大。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0)

狍子受惊时会臀部会“炸毛”

但此时的狍子并不会立刻跑走,为了避免体力的浪费,它们会先确定对方对它是否有威胁,只要确定了威胁,它们就会立刻逃走。那为什么只要后面喊一句“别跑”,它就会停下来回头看看呢?其实这是狍子为了正确地判断声音的来源,来选择更有逃生可能的逃跑路线。

由于狍子的天敌是大型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捕食的特点是动作迅速、爆发性强,因此狍子只需要跑得比捕食者更快,躲在安全的地方等到捕食者离开就可以重新返回原地了。而面对了解狍子这一特性的人类时,狍子只想说,“两脚兽,你们不讲武德!”

而被车撞死的狍子更是直呼冤枉。它们并不是人类,适应不了人类社会的代步工具,车灯的灯光对它们有着很强的诱惑力,除了狍子这种动物外,每年还会有许多其他的动物被车撞死,如野兔、袋鼠、鸟等。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1)

跑到车灯前面的狍子

由于人们过去对狍子的大肆捕杀,狍子的数量呈现出非常大的下滑趋势。我国在2000年就颁布了政策,禁止捕捉、捕杀狍子,随着政策的实施,捕猎狍子的力度逐渐降低,如今狍子的数量也开始了上升。

而我们的“傻”狍子真的不傻,如果论起智商来,世界上的确有着那么几种傻里傻气的低智商动物。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2)

影响狍密度和局部分布的因素

动物界的傻傻先生/小姐‍

全世界公认智商最低的动物是一种鹦鹉,名字叫做鸮鹦鹉。这种鹦鹉虽然长着翅膀,但却学不会飞。

让人觉得更搞笑的是,这种不会飞的鹦鹉会利用嘴巴来爬树,想象一下那种场面,真的是让人觉得很大开眼界。

但这类鹦鹉如今也面临着生存危机,造成这个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鹦鹉常常在树上等 高处忘记了自己不会飞,跳下来被摔死。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3)

不会飞的鸮鹦鹉

翻车鱼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鱼体型很大,却有着游泳上的缺陷,游泳速度很慢,同时又没有自卫能力,经常被其他动物欺负。由于这种缺陷,许多翻车鱼过的生活都很悲惨。

看到这些蠢蠢的动物,我们就不要再笑话傻狍子的傻了。和这些动物相比,狍子的傻劲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4)

翻车鱼

结语‍‍

东北第一“神兽”——傻狍子,终于被证明了它们不低的生存智商。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什么,反而带来了一些好处。

例如,在东北当地一些旅游景点中,狍子作为特色旅游项目推出,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而随着狍子的爆火,大众的目光不仅放在了狍子之傻上,同时也关注到了狍子的生存现状和狍子的生态价值上。

东北傻狍子是几级保护动物(东北第一神兽)(15)

狍子逐渐受到关注

狍子作为大型动物的主食,狍子的数量关系到众多食肉动物的数量。所以,在人类有意识地保护之下,狍子生活得越来越好,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也相信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