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到底难不难(跨专业考研成功率到底有多大呢)
跨考三问:
跨考难不难?
跨考是不是意味着大学四年的时间浪费了?
跨考生是不是比本专业学生更不具优势?
所有问题最终汇成一句话:“老师,我到底该不该跨考?”
可以看出,大家对跨专业考研的现状了解太少,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跨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更愿意遵循一个 “就近原则” ,即选择那些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等。
目标专业与本专业的知识交叉越多,学起来就越得心应手。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跨的比较远:从理工科跨到文科,从纯文科跨经管类专业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这些跨考生从学习了四年的专业进入一个彻底陌生的领域,心中难免没底,会对跨考的成功率持怀疑的态度也是正常的。
学长在这告诉大家,跨考虽然要比本专业考生花上更多的时间,但他们的目的性往往更加明确:考生会因意识到跨考的劣势而更加努力,而有些考本专业的同学目标却不一定那么明确,有一部分只是出于成功率比较大的考虑。
所以选择跨考的同学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意向要明确。
选择跨专业的原因:
1. 不喜欢本科的专业,也不喜欢这个专业对应的工作,想选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这类同学可能因自己四年大学生活没有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知识而感到可惜,所以想重新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重过一次校园生活。
也有同学是一想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每天重复这些自己讨厌的东西就想赶快脱坑。于是这类考生中有一部分就投奔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如经济跨心理学,理工科跨考教育学,这都是很常见的。
2. 本科的专业不好就业
这是大部分同学选择跨考的原因,特别是那些本科是文学、历史等纯文科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不想做老师也不想做行政文秘,那么就只能选一个实际一点专业,所以有很多同学就跨考了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专业。
我身边还见过985的文科生成功跨考理工科专业的。可见,就业因素也是大部分跨考生所着重考虑的。
3. 本专业考研难度高,想选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
有些同学确定要考研,但本专业考研的难度较大,而自己也并不喜欢,所以就想选择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成功率大。
也有同学是因为想考名校,所以选择了名牌院校的冷门专业,降低竞争力。
但不论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建议大家不要为了考而考。还是要适当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的~
跨考生是否会受歧视?
有同学是所谓的三跨:即跨院校(二本、三本院校跨一本院校),跨地区,跨专业。
于是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好的院校的老师会不会歧视我们二本(三本)出身的学生;目标专业的老师会不会歧视我们这专业背景差的太远的学生。
其实大家平时说歧视都是一种主观猜测,对于老师来说,过了初试的学生在面试中都是平等的,他们看重的是你在面试中表现出的个人素质,比如是否适合做研究,有没有可塑性等。
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面试导师,你会把选到一个好学生的可能性寄托在眼前这个学生的实际表现上,还是他几年前一次高考的分数?
所以,要相信自己不要想太多,面试中好好表现才是王道。
当然,这里要注意有些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不接受跨考的,这在招生简章上都会说明,要事先查清楚。
跨考成功率大吗?
成功率取决于你的努力,只要你目标明确并付出十分的努力,那就不一定会比那些本专业的同学差。
在教育学考研中也是不乏跨考生的,而且最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你有相应的学科背景,那就会有更大的优势。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
我适不适合跨考?
没有适不适合,只有你想不想、喜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付出行动没有?
跨考的难度取决于你的目标专业、你的努力程度和目标的明确性。
另外,跨考并不会受到歧视,也并不一定不如本专业的同学。所以请放下这个偏见。
有一种说法是:跨专业考研相当于浪费了你大学四年的时间。
这种说法经过上面的分析其实已经不攻自破了,大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你以后的工作和发展。这都基于你擅长的和感兴趣的专业,
跨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并没有你所认为的大。
因为做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如果你的本专业不是你喜欢的也不是你擅长的,那继续学习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等到工作了才发现自己有多讨厌这个领域,那可能就来不及了,因为工作转行的成本远远高于考研换专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