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传统习俗(长汀涂坊传统习俗)

丹溪古镇,将军之乡。

六、迎亲:有二种形式,一种是新郎亲自去女家接叫“亲迎”。一种是新郎本人不去,由亲属去接的。不过有一定声望的新郎都会亲自去接新娘。去之前,女家会写个红贴来请,红贴的大意是:“谨承吉日”“恭侯令郎乘车至舍导小女于归”,用红纸封筒封好,装于拜贴盒内,由女家代表送来。男方去接亲的队伍是,前面是打铜钟的,接着是两个大灯笼,由两个小孩扛着,接着是喇叭鼓手9人,再是扛猪头和三牲礼品、挑酒、挑鸡(二公二母共四只鸡),再是一个管家提着小灯笼,跟着放喜炮,然后是两乘轿,前面是新娘花轿,由四人抬,顶上罩以鱼网,轿门锁着。锁匙由新郎自带,新娘轿后放米筛,筛上贴着红纸八卦,轿前挂一只红鲤鱼,轿内要放“压娇米”(2O斤)放一面镜和一本通书,供新娘挂在胸前。此外男家母亲(家娘)还要在轿上放一件“打露衫”(干净的旧衣服),一把“打露扇”。新娘轿后面是新郎公轿。轿后面就是挑萝筐的,里面装着猪肉,按接亲人数,每人半斤,24支腊烛,再后是挑松明提“火罩”的(供点松明用,最少2个),还有一个代表带个拜贴盒,是请“大宾公”的,整个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足有二三十人。迎亲队伍来到女家,先到一个个祖祠去烧香、谒祖,鼓手、灯笼都要一起去,谒祖完毕,先吃点心,然后开始正席(过去是晚上设宴,后来一般改为中午)宴席间,喇叭鼓手会到每张桌子吹打(俗称打场),新郎及女家宾客每人要给红包。宴席间,厨师会给接亲来宾捧出一盘菜,主要是瘦肉、猪肝,上面插一至三朵花,叫“上厨菜”。新郎用筷子夹起花,口念“盘子一枝花,双龙夹放神龛上”,“感谢厨师好招待”。客人共同吃菜,厨师解下围裙,披在肩上,为大家敬酒,新郎要给厨师一个红包。宴席开始和结束都要放喜炮,烧香不断。

长汀传统习俗(长汀涂坊传统习俗)(1)

男家去接亲时,事先要准备六个礼(红包)带去:①金剪礼(给裁红衣师傅),②旌厨礼(给厨师),③祝神礼(给礼生),④引谒礼、也叫带拜礼(给牵新娘的)⑤整容礼(给为新娘梳妆打扮的),⑥启盒礼(果品礼)男家写个礼单,用红纸袋装好。女家也要回些礼,四个红蛋,二根用红纸卷着木炭,交给挑酒挑鸡的带回。四只鸡媒人要挑最大的抓走一只,女家还要送媒人一斤猪肉一斤面。

新娘要晚上起程,如择定的时辰是“带禄时”或亥时,就不能动身,要适当提前或推迟。

长汀传统习俗(长汀涂坊传统习俗)(2)

新娘启程前,要沐浴更衣,换上男方送来的衣服(不能穿蓝色、白色衣服)和花鞋新袜,这时只能由伴娘帮助整妆,父母不能见面。启程前,新郎新娘要在祖宗灵位前烧三柱香,烧完香,众人再吃丸子(俗称结圆),大家边吃边讲“团团圆圆,子孙满堂”,“又圆又满,子孙万代”。新娘上轿时要脚踏米筛,由有福气的伴娘(夫妻双全,子孙多)扶上轿,新郎再把轿门锁好,向新娘行个礼。娘家弟妹二人同行。出门前礼生会写“全堂红婚字”中间写着“坤造××年××月××时左右与“光前”“裕后”四字,最后写上年月日及女家长姓名。礼生当众大声唸:“男不假,女无真,当天摆开香案写红婚”,“祝贺白头到老,百子千孙”“恭喜,恭喜”。最后要换蜡烛火,把换下的蜡烛火插接亲灯笼。

新郎回归前,要给女方的叔伯、外祖母以及姐姐、姐夫送礼,人们都会回礼,在送嫁妆时一起送去。新娘出门后,女家大门马上关上,并用扫帚向里扫三下,意为不让家财被带走。花轿要原路去原路回。路上如碰到另外家接亲,双方新郎、新娘要下轿“换花”并说“喜碰喜、两家好、双喜临门”或改由提灯笼的“换花”。迎亲队伍一路鼓手喇叭齐奏,喜炮不断。

接亲都晚上,新娘来到男家一般在半夜,如果未到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外安排一个房间,暂时放花轿,花轿不能着地,轿要架在二张椅上,新郎及其它他人可以先进门。到进门时辰,再将花轿抬到下厅,由男家伴郎牵出。新娘下轿后,先要“跨火”驱邪,再用三碗酒,杀鸡打血花洒地,碗倒置于地上。然后开始“拜堂”,父母主要亲戚要回避。先拜祖先,然后由厨师杀鸡用鸡血开路,将新娘引进洞房,喝交杯酒,互对吃团圆子,以示团团圆圆,互敬互爱。新郎新娘还要给礼生敬茶。其他人都吃点心安歇。新郎新娘也在当天晚上同房,不像有些客家地区要在第二天晚上同房。

长汀传统习俗(长汀涂坊传统习俗)(3)

七、男家办酒席:第二天,女家十二个人送嫁妆(俗称盘嫁妆)来,二个箱子,放置金银戒指、衣料、四角放着四个红包,包着4至8元银元。还有抬被子、扛“满堂”的,男家公公、婆婆、叔伯、外祖母等每个人一双鞋,多的二三十双都是新娘亲手做的鞋,有的要做三个月,每双鞋红纸垫底,贴上标签。新郎新娘的鞋要用红线连起来,还要为媒人做一双“走路鞋”。另外二人抬家庭用具,如锡酒壶、茶壶、锡缸、灯盏之类;二人抬日常用品如剪刀、针线、带子、线等;还有二个脸盆装煮熟红蛋(供酒席做冷盘用)枣子等物。以上这些东西木盛(木桶)装好,二个扛。媒人则挑洗脸盆、火笼、梳头箱、枕头、门帘等。还有正前“大宾公”,打着扇子,拿着伞。嫁妆来到大门口,喜炮齐鸣,新郎亲自去接伞(回去还伞时,新郎要送一个红包,也叫“谢步礼”或“接伞礼”)。这时大门外要摆香案,新郎亲自恭候,引“大宾公”进入厅堂,向祖先行参拜。男方还会用大簸箕把送来的各种嫁妆摆起来,供大家看,以示娘家陪嫁东西的丰盛。

八、中午正酒:要挂喜幛、喜联。排座次时由礼生一个个带着登席,六亲都要来,有的要安排一个多小时。但过去正酒吃的都是粗菜,如芋头、面条、萝卜汤、金针、笋丝、盆子猪肉、广瘦肉汤、结懒粄.米冻粄、婆豆腐等,然后是四个小碟:鱼、鸡、鸭、最后是豆腐汤。正酒不能用葱、木耳、猪肠、猪肺、猪血等(后来这种粗菜酒席已经改革,改用精料佳肴,二三十道菜)。中午正酒以后,晚上闹小席,菜种类不多,但多是山珍海味,如黄螺、海参、猪肠、猪肚之类。吃完小席就闹房,喝酒猜拳、分烟倒茶。

长汀传统习俗(长汀涂坊传统习俗)(4)

九、“起席”。第三天早晨,宴请女家来客及亲房叔伯,比较隆重,花样很多,鸡、鸭、鱼、肉、虾都有。如果三桌客人的酒席要摆四桌,留下一桌菜送给“大宾公”叫做“回一席”。由大伯公带回去,请同族亲房吃一餐。另外要送大宾公一斤猪肉一块米冻粄,给丈母娘6斤猪肉、二斤米冻粄。大宾公出大门时,要摆香案,桌上摆红枣、桂圆、荔枝、冰糖等,请礼生、大宾公、媒人等喝酒、叫“出门盅”,大家喝过酒,边讲“枣子早生”“团圆圆”等吉利话,边把枣子、桂圆、荔枝、花生等物抛向新郎、新郎提起衣裳接住。

十、“做三朝”和“转门”:婚后三天,娘家会用糯米、粳米(各半)做成棵条,用油炸好,有的会一百多条,挑着送来看女孩,男家要宴请,叫“做三朝”。然后还要婆婆(家娘)姑、嫂等陪着,新娘还回娘家住一、二夜,叫“转门”,转门日期由双方协定。二家都要宴请亲戚。

十一、做满月:一个月后,要做满月,娘家会送来蛋、肉等,由母亲亲自送来,当天回去。

照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