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

历史值得挖掘,人生需要沉淀。

随着岁月的销蚀,一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恩爱情仇,最后被提淬出来的,往往就是一个印记、一处标志、一种记忆。时间越是久远,理应更加底蕴悠长,只有感动了当下之人,才能让后人有所期待。

现代社会的轻浮在于,人们一门心思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心情回顾和反思过往,哪怕仅仅是刚刚过去30多年,夭如千年相隔。

所以,电影《芳华》瞅准这个漏洞,抓住一个卖点,进行了一场感情营销。

不少人看完《芳华》泪流满面,也许是向青春的致意,也许是向年代的致敬,也许是对人心的怜悯,还也许是对逝去的追悔。当卖方赚足泪点与卖点准备收工时,观众似乎又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部什么都想讲而又什么都没讲出来的片子,瞬间感动后居然是长时间的怅惘。

基于这种观影心理,大家居然不约而同地想起另外一部老片子《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1)

艺术作品的担当,需要在泪水中发现闪耀的光芒,需要在黑暗中探寻前进的方向,需要在悲情中给人以力量。

如果仅仅是剜下一块伤疤,这样的事似乎并不难,难在能否抚平和治愈创伤。

《芳华》貌似揭露了人性的弱点,其实这毫无新意。人性的弱点是什么?《高山下的花环》对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揭示,对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的呈现,一点都不少。

部队参战在即,指导员却魂不守舍,一心搞“曲线调动”;大战前夜,高干夫人打电话到前沿指挥所为儿子开后门;靳开来为国捐躯,却没有军功章;梁三喜所留的“遗书”是带血的欠账单;薜凯华死于生产于文革时期的臭弹等等,深刻地展现社会“极左”思潮造成的恶果。

然而,这些问题正成就了中国军人的坚韧和顽强。有一天战争真的来临,任何人内心的那些复杂,身份的所谓高低贵贱,统统都不算数。炮弹是不长眼睛的,子弹面前人人生命平等,战争对人性的考验远远高于一切。

在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没有什么光环加持,也不一定都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神勇战绩。所以,战争之中的人是最真实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值得深刻品味的。

相对于《芳华》借战争而对人性进行“诛心”,显得很不厚道。

越是苛求于人性,越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真真实实的、有血有肉的感动,正是许许多多的不完美成就了这个完美的世界。

真正的人间至爱,是不索取,不求回报,无偿给予。

《高山下的花环》敢于批判现实中真实的丑恶一面,凸显历史和美学的双重性格,人们在猥琐与卑鄙之中得到的不是意志消沉,不是恨世嫉俗,而是更加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更加坚定内心的意志和追求。

也许,这正是电影的真正功力作在。

人有说,谢晋代表着一个电影的时代。他用朴素而正直的力量,撑起了一个时代的内心。

而今天的电影,技术成分越高,感情成分越淡,越是刻意追求,越是适得其反,越是打着怀旧的旗帜,越是盯着观众的钱袋子。

有大片无经典,谁让我们处于一个将就着的时代。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2)

经典的力量就在于,无论经历过多长时间,文字语言穿透度、人物性格共鸣性、文学价值影响力,都会恒久存在,都会给人以净化灵魂,冶炼人性,提高境界,振奋人心的审美力量、思想力量和道德力量,永远为人们所推崇喜爱。

感谢《芳华》的映衬,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追寻和体会《高山下的花环》。

一个强大的民族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必定集合着一群赤胆忠心的军人。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高山下的花环》,再次缅怀那些在战场上经历炮火洗礼的人们!



  • 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

  • 出品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 拍摄地点 云南边防前线,沂蒙山腹地中的野店

  • 拍摄日期 1984年

  • 导 演 谢晋

  • 编 剧 李凖、李存葆

  • 主 演 吕晓禾,唐国强,盖克

  • 何伟,王玉梅,童超

  • 斯琴高娃,倪大红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3)

剧情简介:解放军某部宣传处干事、高干子弟赵蒙生,一心想调回城市;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他凭借母亲吴爽的关系,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临时下放到某部九连任副指导员。九连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他的妻子玉秀即将分娩;赵蒙生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一再推迟归期;排长靳开来对此忿忿不平,替连长买好车票,催他起程;可是,九连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蒙生却接到回城的调令,全连战士哗然,梁三喜严厉斥责了赵蒙生临阵脱逃的可耻行为,舆论的压力迫使赵蒙生上了前线。

吴爽不顾军情紧急,动用前线专用电话,要求雷军长将赵蒙生调离前线,当即遭到雷军长的强烈谴责甚至责骂。九连担任穿插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个战友为国捐躯,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因臭弹未发而身亡;靳开来英勇杀敌,为给饥渴的战友搞“战斗力”不慎踩响了地雷壮烈牺牲;战斗临近结束之时,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赵蒙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战后,在清理战友的遗物时,梁三喜留下的一张要家属归还620元的欠帐单,使赵蒙生震惊不已。烈士的家属纷纷来到驻地,梁三喜的母亲和玉秀用抚恤金及卖猪换来的钱,还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这一高尚的行动震撼了包括吴爽、雷军长、赵蒙生以及战士的心灵;临别之际,赵蒙生和战友们含着热泪,列队向烈士的家属,举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4)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5)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6)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7)

经典台词

军长雷震说: 奶奶娘!我雷某今天要骂娘!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我的铁甲就要隆隆开进!我的千军万马正要去杀敌!去拼命!去流血!可就在刚才,我的军里发生了一件奇闻怪事。我也打了几十年的仗了,称得起是身经百战了吧,啊?!在百战中遇上这种事,我还是第一次!所以今天我的老毛病可能又要犯,可能又要摔帽子、骂娘!……有这么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了不起啊,很了不起呦!她竟有本事从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的前沿指挥所。我想同志们都会知道的啊,在这种关键时刻,我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呀!……她来电话干什么呀?让我关照她的儿子,要我把她的儿子调回后方,把我的指挥所当作交易所了。他奶奶的,走后门竟走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她的儿子何许人也?此人原是军机关的一个干事,眼下就在你们师、某连当指导员。我不管它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谁敢把后门走到我这流血牺牲的战场上,没二话,我雷某要让她的儿子第一个扛上炸药包,去炸碉堡!去炸碉堡!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8)

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神爷、小北京、金小柱、梁大娘、韩玉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向我们走来。他们因为这场战争走在了一起,在战火与硝烟中直面人生的洗礼与灵魂的拷问。

高山下的花环跟芳华对比(为什么看完芳华)(9)

也许我告别 将不再回来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 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子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子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血染的风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