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

玉损、玉残、玉碎,一条玉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

已经被我翻烂的书皮。

初读《穆斯林的葬礼》,我只记得楚雁潮与韩新月的那份真挚爱情,并且感动得不能自已。

静下心来,再读此书,我又多了些许思考,几点感悟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2)

《穆斯林的葬礼》内容简介。

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这部长达五十万字的小说里,她以自己的视角,情感,内涵,展示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

作品清新流畅,朴实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国家一级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该作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

一、书中两条清晰的脉络:

第一条是以韩子奇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依托“玉”来表现主人翁传奇的一生;

另一条则是以韩新月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凭借“月”来展现新月如月皎洁般的短暂人生。

双线并行,使全书结构明了,同时又为文章增加了离间感,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目录就是这样设置的。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3)

目录的设置也暗示了书中两条主线的离间感。

这样的行文使读者和作品有一定距离,既让作品中的人物有更大的展现空间,又使读者的增添了阅读兴趣。

通过运用并行的线索,霍达为我们展现了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而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4)

穆斯林葬礼上的祈祷辞。

二、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人物:

1、梁亦清 沉稳大气 为玉生 为玉亡

梁亦清对玉的热爱如痴如醉,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玉,心甘情愿。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5)

我在书中标注了人物关系。

他沿着玉的长河去追寻内心向往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才让他在名与利的诱惑中未曾迷失自我

梁亦清有着一技之长,如果他用自己所长去追逐名利也无可厚非,但他内心异常安宁,即使身处闹市也与世无争。

颇有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境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6)

清真寺——穆斯林的心灵家园。

他与郑和同是回族人,即便是打磨郑和下西洋的雕塑也不计回报,可见他是多么地不追逐名利。

就是凭着对信仰的执念与尊敬,他为玉而生,为玉而亡,将毕生心血寄托于那件郑和下西洋的工艺品上,却未曾料到落得玉碎人亡。

但至少,他做了自己喜爱的事

2、梁璧君 梁亦清的女儿 韩子奇的夫人 反对韩新月的爱情

韩新月和她"母亲"梁君璧的关系不和,书中处处有所体现。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7)

每一页都值得好好品读。

她阻挠楚雁潮和韩新月的爱情,她对新月冷若冰霜,有人甚至会因此而谴责梁君璧。

但你细读书中相关章节你会发现:她将新月抚养成人已经仁至义尽,毕竟新月是她丈夫和她妹妹的女儿,看到新月,她都会想起丈夫和妹妹的背叛,叫她怎能对新月微笑相对?

内心的苦楚与挣扎估计只有她自己能体会。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8)

清真寺中祷告的人们。

她是一个深受宗教信仰影响的“老”人,她无法接受回汉通婚,断然拒绝了楚雁潮对韩新月的追求,这也让加深了新月对她的不解甚至怨恨。

3、韩子奇 梁亦清的接班人

韩子奇在书中绝对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作为本书的主人翁,他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对韩新月那份无私的爱弥补了新月缺乏母爱的痛,也因为他的保护与宠爱,让新月生活得无忧无虑。

他对新月教育的支持,让新月在大学收获了老师对她无私的照料与关爱。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9)

韩子奇心中的信仰随世间的纷繁复杂逐渐消失。

同样也是他,追名逐利、他从小就欺骗了收养他、教育他要去麦加朝觐的圣人。

在信仰极其深重的民族,这是一种欺骗:对身边人的欺骗,对自己的欺骗,对信仰的欺骗。

临死前的坦白,让他放下了背负一生的谎言,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担忧,他希望妻子能原谅他、理解他,怕妻子会怨恨他,也怕自己去世后没人能细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女儿新月。

他死前精神上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生理痛苦。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0)

穆斯林在清真寺中寻得一片安宁。

他与师父梁亦清不同,梁亦清虽生前过得清贫平凡,但死后无怨无憾,受人尊敬。

而韩子奇勾心斗角,享尽繁华,背负遗憾而亡。

梁亦清守住了那般平静淡雅之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4、楚雁潮、韩新月 唯美的爱情,悲痛的结局。

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也是本书最悲情之处就是楚雁潮与韩新月唯美又难以圆满的爱情。

韩新月,纯洁善良大方,她所到之处一定是乐观向上的。

她本该幸福地过完一生,却背负着常人无法接受的病痛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1)

新月与雁潮的爱情牵动人心。

她在最美的年纪离去令人悲痛至极。

她短暂的一生,极其渴望母爱,却无法如愿,死前也未能见她亲生母亲一面。

新月一直无法理解她"母亲"为何对她那么冷漠,她努力地讨她母亲欢心,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却在死后都不知道喊了十几年的妈妈却是她亲生母亲的姐姐,一直苛求自身却遗憾终身

月明、月暗、月落是新月一生的写照。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2)

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在新月去世的前一晚,她躺在床上盼天明,盼她的楚老师。

在没看到楚老师前,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能睡,可以想见当时新月内心的煎熬与无助。

天渐渐亮了,她也渐渐变得虚弱,我描述不出新月去世时的那种悲痛,只记得自己的心像被人揪着,喘不过气。

在黎明破晓前,在她心心念念之人到来前一刻,她永远地闭上了眼,黑夜终将新月掩埋

楚雁潮看着再也无法看自己一眼的新月,他怨恨自己为什么要离开新月,为什么不在新月最痛苦的时候陪着她。

那一刻,他的心崩塌了。

新月离去,他的世界也不再完整。

新月走了,楚雁潮什么都没有了。

有的只是他与新月的甜蜜回忆:未名湖畔的心灵交流,无私的爱与照顾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3)

冰心为书作序。

更让人感动的是在韩新月离去后,楚雁潮在她坟前深情演绎"梁祝",敢问世间还有哪种痛能超越阴阳相隔之痛。

他们的爱情打破了宗教信仰的束缚,跨越了种种阻碍,他们的心、他们的灵魂却紧紧地连在一起。

楚雁潮以曲寄情,永远陪伴着新月


三、霍达想告诉我们的:

霍达的笔触,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离开人间的时候,他们的生死离别痛彻心扉

默默地,我们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看到穆斯林我们想到最多的还是伊斯兰教、清真寺。

关于回族,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回族人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头上都戴一顶小白帽;仅此而已。霍达用她视角带我们看到了回族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也真实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读完全书,你真的有一种感受:人啊,应该学会满足。

正所谓知足常乐,当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悲欢离合,我们最应该学会的就是放下,放下那些无谓的纷争,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力量。

希望我们每个人所爱之人和爱我的人都在自己身边,用自己的一生去陪伴、珍惜身边每一个人

仅此,足矣!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独白(一部爱情经典一曲爱情悲歌)(14)

我曾参加过回族的婚宴,每一种食物都干净清新。

最纯洁的梦想,最动人的爱情,最悲戚的命运。

一本书,道尽三代人六十年的心路历程。

人间至善至美的爱情、亲情与友情,教会我们珍惜身边爱我之人和我爱之人。

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但请珍惜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