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心烦耳鸣失眠怎么回事(女性经常烦躁易怒)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于1994年废除长期应用的“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用“围绝经期”一词,并对下述各词作了阐述。
绝经: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月经,只能回顾性地确定。绝经是卵巢功能的真正衰竭,以至月经最终停止。
绝经前期: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自青春期发育至绝经,也就是绝经前的整个生育期。绝经过渡期: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即从生育期走向绝经的一段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
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年。此期起点模糊,不易确定,终点明确。
绝经后期:指自人生中最后—次月经以后—直到生命终止这一整个时期。
分类:有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自然绝经的卵巢功能丧失是逐步过程:9004妇女先经历月经不规则的绝经过渡期,然后月经停止;仅10%无不规则月经的经历而突然月经停止。多数国家调查表明,妇女绝经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卵巢功能衰退开始于39-51岁(平均46岁),绝经过渡期经历2-8年(平均5年);人工绝经包括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放射疗法使卵巢功能永久性丧失所致绝经。人工绝经将引起卵巢功能的急性丧失。
围绝经期妇女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腰酸骨楚、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爬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这是因为女性绝经前后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绝经前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放射治疗后破坏双侧卵巢),使下丘脑—垂体-陛腺轴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紊乱,进而导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的病理改变所致。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85%左右,其中6024的患者有潮红潮热感,70%~80%的患者有月经不调,并伴有不同程度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状,但症状较轻,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只有10%~30%的人可出现严重症状,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需要积极治疗。以上患者有的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可以自我控制,有些则反复出现症状长达5 --10年。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成年进入老年的转折点,也是妇女易发病的“多事之秋”。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血管缩舒功能失调:自觉症状为潮热。约有85%的绝经前后妇女主诉有潮热感,常突然发作,开始多在睡眠将醒时发作,以后可在白天的任何时间出现,每次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一般持续1一3年,10%~20%的妇女甚至可持续终生。
(2)心血管系统症状: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改变,绝经期前后妇女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明显比男性加快,常表现为心悸、头晕、头痛、耳鸣等。
(3)神经系统症状:从绝经前期开始,妇女情绪变化很大,常易激动,焦虑,烦躁,多泪,过度自信或自卑,不能摆脱烦恼,消沉·多疑,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重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可产生轻生念头。
(4)月经及生殖系统变化:月经周期紊乱,周期延长,经期缩短,经量减少,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过早绝经等。性器官逐渐萎缩,第二性征逐渐消失,性功能减退,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不适或疼痛,外阴瘙痒。
(5)骨及关节症状:骨质疏松,表现为肌肉痛,腰腿痛,颈背痛,夜间抽筋,身高减低,关节变形,脊柱弯曲,驼背等。
(6)泌尿系统症状:应力性尿失禁,尿频尿急或尿痛,或感‘F腹部不适等。
(7)皮肤、乳房的变化: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搔后易患神经性皮炎;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温度低、蚁走感、针刺感、虫爬感;色素沉着亢进,出现老年色素斑;口鼻腔黏膜干燥及眼结膜干涩。乳腺萎缩、松懈等。
本病无特异性体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性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出现一系列老龄化体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精神病。
欢迎转发和关注,下期介绍本病相关原因及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