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日(那年那月那日)

那年,咱也青春过,咱也热血沸腾过,咱也恣意地挥洒过、挥霍过。

那是80年代初期,有首歌在年轻人中间非常盛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icon》,要为“四化”做贡献。现在看着“四化”这个词,也许觉得非常生疏,我稍微解释一下,“四化”是指: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要做贡献,那首先得有点本事,肯定都得先学。学啥呢?那会儿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学外语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首选。也简便易行,跟着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在新闻联播之前大约有半个小时《跟我学》(英语)。当时电视还是个稀罕物件,别说家庭没有普及了,就是我们医院也不是每个科室都有。我记得那会儿去的是放射科的会议室,那儿有一架14寸的黑白电视。大约能坐四五十人,每次都是人满为患。印象中那时候有两本英语教材,特别受欢迎。一是许国璋的《英语》,大约是四册,还有一个是《英语900句》。非常抢手,不好买。许国璋的《英语》我还是托人从北京买的。前几天把它翻出来了,8成新,打包准备当废品处理了。

后来还买过《法语》《日语》。很搞笑的是90年代初期,我在呼和浩特,报名交了几百块钱学费,领了两本《俄语》教材,参加了内蒙古大学教授的俄语辅导班,由于工作原因也没能坚持下去。

最奇葩的我还学过《世界语》。没听说过还有世界语吧?

世界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发表于1987年,清末传入中国。它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只发一个音固定不变,重音规定都在倒数第2个音节上,所以学会28个字母的发音,并能正确读出任何一个即使并未学过的生词来。听到任何一个词也能写出这个词来,因此就没有死背硬记生词拼法的必要。宣传者说它简便易学,是将来唯一通行的国际语言。

那年那月那日(那年那月那日)(1)

根据1980年12月22日《长江日报》报道:学员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21日在武昌举行开学典礼。开始报名求学的共有15万人。最后录取学员2万多人。我就是这2万多人中的一份子。

我也记不清学了多长时间。不过作为函授,这学校办得还比较正规,不断地寄送内部通讯、书籍,还有唱片。大概是当时条件下最好的科技手段了。现在还能记得的就是世界语三个字的发音。仅此而已。

那年那月那日(那年那月那日)(2)

回首那年那月,不管是挥洒还是挥霍,总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终于不再了。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我的经历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假如这40多年来,紧紧抓住任何一种外国语言不放,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我今天可能比专家还要专家教授还要教授了。可惜啊,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卖。不管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是多么美好,可是转瞬之间就不再属于我了。等我终于想明白这点事的时候,我已经两鬓斑白了。

看来这十几本世界语书刊也只能当废品处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