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上下部(乱世枭雄之冯德麟)

乱世枭雄上下部(乱世枭雄之冯德麟)(1)

辽海绿林人物冯德麟

冯德麟,原名冯玉旗,字麟阁。

说起冯玉旗名字由来与他家居住地有关,冯家房西有一块地由水沟切割而成,形状酷似一面战旗,旗杆底部位置就是他家,因为按家谱他那辈范玉字,所以取名玉旗。冯德麟属兔,一八六七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温乡镇达莲村冯家街。冯德麟兄弟四人,他是老大。二弟冯玉满随他入绿林,“沾了管”(受枪伤),打折了腿,落下残疾,所以人们管他叫冯二瘸子,三弟冯玉珠为人老实有点窝囊,四弟名字不详。冯德麟入绿林,家人倍受株连,四弟携母亲搬到彰武县,后来冯德麟在彰武行抢,彰武北岔子人知道他是冯德麟四弟,把他给杀了。冯德麟发妻是台安县高力房镇东曾村史家房身的史姑娘,无出。

冯德麟走向绿林也是生活所迫,清光绪十四年,浑河发大水,冯家街平地水深达三四尺,洪水经月不退,庄稼颗粒无收。这年冬天,他去打涝柴,遇到一个人说:屯北有宝局,你手气好去赌一把一定能赢。冯就借钱去赌,结果越赌越输欠了一屁股债。心一横就约上二弟,两人外出去“卡钱"(劫道)。说来也巧,邻村有个银匠正好路过,哥俩上去截住,一看认识,银匠就说,别闹!冯德麟也是被债逼急了,说谁跟你闹,不给办了你,于是把刀架到那人脖子上,那人无奈把钱物都给了他!晚上银匠转回村去找他爹告状,他爹为安抚银匠,第二天卖了家里几亩薄田做为赔偿。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海城官府知道了他们劫道的事,很快来拿,大冬天一家人躲在芦苇荡里度日,发妻史氏因惊吓过度,加之风寒,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人逼到这份上,抢一回是抢,抢百回也是抢,冯德麟索性操起刀枪,领着二弟还有妹妹,在浑河太子河一带,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先前在这一带有个土匪头子叫万生朗,声名不小,冯德麟投靠万做了二当家。有一次在山东羊这个地方与海城官兵相遇,两伙人隔河对打。混战中万生朗胸口中枪而亡,从此冯接替了大当家,势力日益增长。辽浑太三条河汇聚处叫三岔河,地域狭窄!官府经常进剿,冯德麟便向北发展,势力逐渐发展到辽阳台安黑山北镇阜新彰武一带。在辽阳小北河镇骆驼背子冯德麟结交了苗姓财主,他把在辽浑太劫的财物全存到了苗家,接着往西打。隔年冯打发人去苗家取物取钱,苗家人翻脸不认帐,冯德麟闻言二话不说亲自出马,驾个玻璃车子(带棚马车车窗有玻璃),冲苗家大门照直闯,苗家炮手放火枪拦截,说也奇怪,砂弹竟无一粒伤到马身,待车靠近院墙,冯德麟一跃,登车棚跃入院中。那苗家老太太是冯的干妈,平时待他不错,见他进来了,就喝令几个儿子,快给大哥跪下。冯缴了他们的枪。老太太说,你在外面打杀,都说你死了,冷不丁来人取钱,我们还以为打冒支的呢,谁知道你还活着。随即领他进堂屋,果然见到桌子上供有他的牌位。冯德麟就说,那好!即然这样,钱我一个大子儿都不要了。后来有人把冯德麟闯苗家都传神了,说枪子躲着冯德麟飞。

高坨子北长林子屯,有个叫王靠山的,人称王老靠,早年入绿林,打劫不少财物,后来金盆洗手,儿子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冯与王靠山家做朋友,又把他家当窝点。冯德麟越过辽河,又与今台安县富家镇薄家村的薄铎,新开河镇马家村的马金锋,雷屯村的张俊生等绿林势力交好,这些人在当地也都是响当当人物。当时台安叫八角台还没有建县,行政上归新民厅管辖,新民厅距此遥远,官府鞭长莫及,这些人便在此为所欲为。

尽管如此,冯德麟也有几次犯险。有次被清兵追至桑林子齐家,刘春烺老宅的场院里,有一个人正在那码豆秆,冯说大哥有人追我,救我一救,这个人就朝豆秆垛一指,让他爬下!随即插起两梱豆秆把他埋里,一会儿清兵追过来问,这人手往西一指,那边跑了。躲过清兵后冯德麟对他千恩万谢,报过姓名才知道这人叫王作丰,贺号王老丰,今台安县城效乡耿家村人,在刘春烺家当长工,还是个管事儿的,两个人从此成了朋友。后通过王老丰暗中结识黄甲文人刘春烺,又经刘春烺引见结识了李龙石张锡龄等人,那时候桑林子的张景惠还没出道,在家卖豆腐。后来冯德麟发迹民国初当上28师师长后,对王老丰给予厚报,在新开河镇上买了福和烧锅,雷屯村置了土地给他,王老丰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财主。

台安县新台镇遵化屯,有个姓孙的,人们当面称他孙四爷,背后叫他孙四癞子。这个人独身,家徒四壁,但讲义气。一次冯德麟在遵化屯遇清兵,孙将冯埋草烂子里,清军抓住孙,将他吊起来打,他就说不知道,清兵走了,冯从草烂子爬出,见孙四被打得皮开肉绽。后来冯视孙四为亲四哥。冯发迹后叫孙四去他那做事,孙不去,给他置地说死也不要,孙说等我缺钱时我找你,给俩子儿够花就行。孙四是遵化屯有名的穷爷。

冯德麟在北镇境内活动,遇见赵氏在地里摘棉花,姑娘相貌出众,就托人说媒续为二房,过门后生一子即冯庸。他发迹后后又纳几房妾都是北镇人,先后生子冯忠,冯恕,冯康,冯瑞。二弟冯玉满也有儿女,他的老儿子叫冯振东九十年代初还在人世。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数万清军在牛庄,田庄台一线溃败,大批散兵游勇进入绿林,武器散落民间无数,冯德麟借此机会笼络人马势力大增,因他队伍牛庄人居多,故民间称之为“牛帮”。他越过浑河进入台安县高力房镇,将高力房首富“日新长”李方新家围住,数百人马,打了三天三夜,最后李家支持不住打开院门,日新长财产被洗劫一空。冯德麟随后又向周围有钱富户发“海页子”(通告),要求限x月x日交银x锭。不交即开打,先后洗劫高力房“东升长”李家,新开河镇河湾子村刘家,专门砸"响窑”(有枪人家)。马家村金家屯有个叫王国富的富户,主动上门纳捐,冯德麟高兴了,下令谁都不许碰王家。冯德麟烧杀抢掠砸响窑同时,也不约束手下人强抢小户财物,一时间人心慌慌,老百姓到处跑滩避难。当时有句民谣"冯麟阁开了捐,男公女妇都跑滩,高粱地里把身安,小孩儿饿的不敢哭,大人饿的打颤颤!”广为流传。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老佛爷忙着逃命,政权瘫痪,民变峰起,百姓为活命纷纷拿起刀枪,冯德麟集合数千人马俨然像官兵一般公开在镇上活动,在辽浑太之间驻扎,当时百姓有民谣:"老白了胡子老掉了牙,未听说胡子驻了札。”

乱世时期,当年地方上的黄甲文人,乡绅耆老为求自保曾与绿林人士暗中往来,如今转为公开,他们帮助联系官府,促使绿林武装合法化,以保地方平安。冯德麟为提高自己身价,与翰林冯绍唐联宗。黄甲文人刘春烺,冯绍唐,德彬,李龙石等人在八角台组织会盟,联名向奉天将军请难,立巡捕局建大团,公推冯德麟为总巡长得到奉天将军首肯。冯德麟兼河东总局练长,驻地在今海城市高坨子镇。同时对不服管束小股土匪进行剿杀,辽海域内,暂时得以平安。冯德麟在高坨子驻扎期间妹妹嫁给高坨子谢家。后来到民国冯德麟当28师师长,谢家受惠,海城有句民谣:"冯一省,万一县,高坨子还是老谢家说了算。”可见谢家当年在高坨子的实力。万指开河城万家。辽河以东同时还有青麻坎杜立三,田坨子田玉本,组织地方团练,辽河以西也都组织了地方团练,其中就有张作霖。

日俄战争时期,冯德麟支持日本打俄国人,被沙俄军诱捕,关押至伯力,羁押期间认识一个通事,中国人,姓张,营囗高坎镇人。在他帮助下,冯德麟逃回国内。复归后的冯德麟依日抗俄,开始大肆报复俄军,日本人很欣赏他,战后在日本半干预半撮合下,冯被清廷招抚,成为清廷正规军,至民国成立,冯摇身一变成28师师长驻今北镇彰武一带。冯德麟比张作霖大九岁,比张作霖出道早,是绿林前辈,平起平坐后拜为把兄弟。后张作霖27师驻沈阳占地利,风头盖过冯德麟,冯多有不服。冯的智谋不及张作霖,在张勋复辟中压错筹码被革职,部众被重组,最终还是由老朋友也是老对手政敌张作霖出面做保,为他请了一个三陵统领的差事,1926年冯德麟心脏病突发死于北镇,终年59岁。张作霖在北镇为其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盛大葬礼,死时风光无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