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踏雪赏冬(梅雪争春迎小寒)

王晓阳

散文踏雪赏冬(梅雪争春迎小寒)(1)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凛冽的北风呼呼刮来,吹走了冬至,吹来了小寒,吹开了三九的序章。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寒为“冻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都说明小寒的到来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民间常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最冷的时段“三九”也总落在小寒节气内。

在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小寒三候别具诗情画意,引得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挥笔写下了《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这首诗描写了阳气发动后,喜鹊、霜鹰、雊雉形态各异的生活方式,一个“垒”、一个“近”、一个“隐”形象地表现了小寒三候,展现了一幅鸟类忙碌迎接春天的时节图,诠释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读来令人满眼春意、满心欢喜。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抓住东风、寒雨、杨花、黄昏等意象,淡淡几笔,描写了天寒地冻、杨花乱飞的异乡景色,突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情切。

古诗中浓浓的乡愁让我的思绪如一只喜鹊,翅膀扑棱间就飞回故乡的村落。我仿佛又看到很多年前,那个雪花蹁跹的小寒,村前的梅花一树一树开得春意四起,爷爷从菜地里摘来一篮青菜,奶奶笑着接过来,小黑狗摇头摆尾地跑出来迎接。母亲燃起灶火,一缕炊烟慢慢飘向屋顶。父亲背着我溜达,教我背诵“梅花香自苦寒来”。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屋檐下挂满了刀剑。姐姐追赶着淘气的红冠大公鸡,在雪地里踏出朵朵梅花。大公鸡喔喔逃窜,扑棱着翅膀扇得雪花凌空飞舞纷纷扬扬……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小寒时节,雪落故园,梅花怒放,梅雪争春,芬芳了寒冷的云天。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茶代酒,共叙时光,岂不快哉!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