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上的变迁(青岛历史-古代青岛沿革)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以后,青岛也进入了奴隶制时代。这时的青岛地区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后来建为夷国。商周时期,属国中有齐、周等国,青岛一带属齐国。炎帝族四岳的后裔吕尚即姜子牙,被周文王尊为师,后来又被周成王封为齐侯,都临淄,是齐国的缔造者。齐国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齐桓公、管仲时代。桓公吞并了许多小国,成为历史上著名霸主。自春秋战国始,齐国一直不失为大国。齐富渔盐之利,可见滨海的青岛地区早因盐、渔猎而富庶。
秦始皇一统天下,施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今青岛胶南和胶县大部属琅琊郡;今平度、即墨、莱阳和崂山县属齐郡。当时的即墨为滨海大邑,辖境包括今平度、即墨、崂山各县、莱西一部分和今青岛市区,城址在今天的平度县境内的大朱毛,后称朱毛城。齐威王元年(公元前356年),威王曾召见即墨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威王语:“自子之居即墨也…田野阔,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对即墨大夫给以很高评价。
秦末,在农民起义中,六国贵族也纷纷起义。刘邦破楚以后,逐一降灭战斗在青岛一带的齐国贵族田横,不愿降汉,自刎身死,其部下500壮士均皆自杀,实为古代壮烈之举,至今为人称颂。田横据守之海岛,后人称为“田横岛”。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承袭郡县制,但同时也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青岛地区分属琅琊郡和胶东国。建有即墨、皋虞、长广、平度、壮武、徐乡、郁秩、不其、黔陬、计斤、柜、姑幕诸等县。
三国时期,青岛地区属魏,即墨隶北海国,不其属东莱国。西晋统一后,不其县属长广郡并为长广郡治。
西晋以后,中国出现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期。北魏时,即墨和不其均属光州长广郡,今平度属胶东县。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在胶州湾西部建立了胶州。胶州名取之于胶河,河之名取之于河水似胶,史谓以胶名州始此。胶州辖东武、高密、三昌三郡,州治东武(今诸城)。北齐时废不其县,前后历700年之久。
被隋代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建了即墨县,其辖境大大小于齐国始建的即墨邑,仅包括汉代的壮武、不其、皋虞3县,隶于东莱郡,这一辖境直至清末大体没有变化。新设置的即墨,在今城址建了新的即墨城,城周4里,高1丈6尺,有3个城门,东为朝海,西为涌济,南为环秀。在胶州湾西岸的旧黔陬县址建了胶西县,旧城俗称土城口。在原长广县一带建立了胶水县,到明代改 置平度州唐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并胶西入高密县,以其地为板桥镇,成为胶州湾的重要海港。至北宋,由于宋金对峙的形势,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封海闭港,青岛一带的地位突出,在国内外交通贸易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宋朝政府在密州板桥镇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为管理港口、船舶、外商、贸易和税收的政府机构。密州设市舶司后,成为全国设司的五大海港之一也是北方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同时,以板桥镇复升格为胶西县,并兼临海军。宋制,府、州、军、监并重,板桥镇的地位可谓重极一时。
宋南渡以后,江北尽为金有。金代,青岛地区的建置如宋。但胶西县已为军港,成为金海军根据地。同时,宋金之间从各自利益出发,在胶西开设场,以利互市。这是宋金之间唯一的海上交通往来港口
元代,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于胶西县设胶州,其辖境小于隋代,仅领三县即胶西、即墨、高密,隶属益都路。元世祖至元二年一度废即墨,分置掖县、胶水,旋复。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京师供应,仰赖江南,为此开放了南北海上运输。为了缩短运程,减少海难,节省航时,提高海舶的周转能力,开凿了胶莱运河,沟通胶州湾和莱州湾,从黄海直接进入渤海,这在中外海运史上堪称伟大的壮举。
明洪武初省胶西县入胶州,上属青州府,9年改属莱州府,下领高密、即墨县。洪武二年初建胶城,8年改建为砖城,周4里,高8.33米,有迎阳、镇海、用城3门。
明初“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5600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
现在的青岛地区,当时设有鳖山、灵山二卫。山卫,下辖浮山所、雄崖所;灵山卫下辖夏河所等。鳌山卫在即墨县境,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周5里,高11.67米,有城门个,即镇海、迎恩、安远、维山,其规模大于胶、即二县城。
灵山卫在胶州境内,明洪武五年建城,周3里,高8.33米,永乐二年扩建,约增一倍,周达5公里,均包以城砖,弘治元年又重修过。
清代,州县建置大体依明代,但各卫、所裁撤,如浮山所改为浮山寨,仍有马、步军及运仓。
青岛地区以濒海的地理形势,既有400多公里的海岸线,又拥有400多平方公里的胶州湾,沿海几乎到处可以泊船,有众多的海湾。在清代,塔埠头、金家口、女姑口、青岛口均已成名,有相当规模。塔埠头,已有通盛京、上海、宁波福建、香港的5条航线;青岛口则“旅客商人云集”,“宏舸连轴,巨航接舻”,女姑口“百物鳞集,千艘云屯”;金家口“南通浏河,北通营口,东通仁川(今朝鲜境),西南通海州”甚至被誉为“沿海城市之冠”。这些港口的发展,对青岛地区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也为现代青岛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