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店转型怎么升级(母婴店提升整店专业度是死路一条)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闲信近日中童传媒小分队在走访川渝时,一位代理商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对母婴实体店业态的看法,认为现在传统母婴店尤其是连锁遇到种种困难,却把提升整店专业度作为出路,是犯了一个重大路线错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母婴店转型怎么升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母婴店转型怎么升级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闲信
近日中童传媒小分队在走访川渝时,一位代理商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对母婴实体店业态的看法,认为现在传统母婴店尤其是连锁遇到种种困难,却把提升整店专业度作为出路,是犯了一个重大路线错误。
他认为这条思路中的关键点是违反人性的,注定不会成功。母婴店真正要做的,是成为专业便利店。
专业便利店?
这是个有趣的想法。
不要因为代理商没干过门店,就轻易否定他的思路。有时候,恰恰是外行拯救内行。
以下,就是“专业便利店”的完整演绎。
把自己套牢玩死
母婴店现在招的导购都是什么样的人?
颜值低、年龄大、学历低。
就这水平,导购大姐还说:我宁愿去隔壁店洗盘子我都不愿意干!上个班,天天上午开会讲产品的活动方案政策,下午培训专业知识,晚上都下班10点钟多了,还得赶紧去听个会员管理的学习!我还要卖货,天天这样搞,还有空么?
我刷刷盘子,我不操心,累是累一点,但是我不动脑啊!我一个初中文化,我就不愿去学习!愿意学习我不就上成大学了吗?!
大姐都这样说了,母婴店为啥还硬要死磕员工的专业度呢?成本也花了,花的都是无用成本!
再说到开会做活动,母婴店现在做活动也是真的多,今天做这个活动,明天做那个活动,你一个活动做完,店员都还没记清楚,活动就结束了,你说哪能给消费者讲清呢?
消费者还要问,你老做活动,那我今天买的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今天刚买完,明天又是一档活动,你卖更便宜了,这不玩我么?
活动越做越便宜不好讲,没法跟消费者讲。
但是干嘛一定要把自己套牢玩死呢?就没有解决的方法么?
当然是有的。
三人四薪五岗
母婴店里,70%的员工,整体学习能力是比较弱的,也不是所有员工都有上进心,填鸭是没有用的,强扭的瓜不甜,没看大姐都宁愿端盘子了么?
假如店里5个店员,把2个愿意学的专业度培养出来,就OK了。专业度的员工,专门负责疑难杂症,应对有挑战性的问题。
剩下的店员呢?营销能力强的,会做客情的,能跟客户说句掏心窝的话,就行了嘛。
孔子都讲要因材施教,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学霸,那是不可能的。
况且,母婴店今后出于成本,店铺面积不会做得太大。门店平方小了,门店的人员也要弄到最精,原来5个人事情,变成3个人干,拿原先4个人的工资——跨国公司管这叫“三人四薪五岗”。
还是老牌资本主义有经验啊!
没有强迫性学习,待遇也上来了,还愁招不到人才么?
三七法则
实际上,门店70%的会员,都不应该去做活动。
母婴店老板,不要老拍脑袋想什么活动服务方案,想破脑袋还是那些东西。中国的奶粉,已经天花板做到天花板了,价格天花板、配方天花板,而现在顾客看的是理性价值的东西。
以后不要老做活动。只要厂家不调整,顾客过来买,哪个时候都不吃亏。一次买一个月、半个月都没问题。
现在大部分顾客追求性价比,想买什么心里也有谱,那就给她们提供高性价比的通货商品就可以了,做一些会员回复、解答就可以了。满足她们,让她们享受高性价比的商品就好。
而30%的高净值VIP客户,可以做聚焦度高、专业性更强、有粘连度的服务。这帮人,一个月在店里面的能消费多少?800~1500,甚至上万。拉拢住这帮核心客户,偶尔做做活动,帮客户解决下问题,母婴店就能过得很滋润。
向711看齐
要想简单便捷的生意,该怎么做?
理想状态:消费者一进店买,只要看到你这个货,看到价格,直接拿了就可以走,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跟她交流,跟她在价格上扯皮,能省去很多隐性成本,这叫省事的生意。
事实上,母婴店70%的商品,就应该是一盘货的事情。这70%的商品,一定是品质最合适、价格最实惠、消费者最有认知度、性价比最高的,顾客拿了就能走的。
因为现在消费者已经是90后、95后了,对于要买什么产品,她们的个人意愿是很强的,价值、品牌在她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估值定位,而这不是靠推销能搞定的。
那母婴店难道就不需要专业度了么?
当然也不是。
70%的产品用来做体量,做合理的利润,剩下的30%就要做有附加值、有溢价能力的商品,比如像营养品、高端商品,毛利高,赚得多。这部分商品,就是门店要用专业度,跟具有支付溢价能力的消费者做互动。
这样的模式,就已经跟711便利店的模式很接近了。
711作为全球最成功的便利店品牌,大品牌大通货的非食品类,只有20%的毛利。
如果整个门店都只有20%的毛利,那711可以关门了,因为根本不赚钱,甚至还要倒贴。
真正给711赚取利润的,是711的自有商品,主要是鲜食,比如著名的关东煮,酷圣石冰淇淋,自有品牌 Seven Premium系列,商品毛利在30%-50%之间,个别更高,直接就把711的综合毛利,提升到30%以上。
尝到了这种模式的甜头,711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的鲜食自有商品比例,以至于现在不少人把711看作是一家快餐厅,而非便利店。
而711的强悍对手,全家和罗森,也都自己招牌的自有商品。
这些便利店巨头为了这些产出高毛利的自有商品,都建有强大的商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部门,甚至还自己建设了食品厂。
母婴店不可能搞711的鲜食,但是,母婴行业也有自己的高毛利商品。用专业把这些产品运营好,综合毛利一样可以拉到30%以上。
那母婴实体店不就又站住脚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