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秋景线路(川西醉秋之旅十七)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虽然沉醉在奶子沟的彩色世界里,不愿醒来,但还得回到现实,继续我们前方的行程——茂县。
茂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除羌族外,境内还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等17个民族。茂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距离汶川县城约40公里,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同样是地动山摇的重灾区。当时,茂县的交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成为一座孤城,在长达近46个小时的时间内与世隔绝,与外界失去联系,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了了解灾区情况,空降兵十五勇士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从5000米左右高空实施伞降,这是一次“自杀式”的伞降,在世界空降兵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和精神将灾区的真实情况传递了出来,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行走在茂县的仿古街,依稀还可以看到数量不多的旧房子,古街是灾后重建的仿古街,是商业街,也是供人游览的景区,街上碰到了经历大地震的见证人,他们对地震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也对世事淡然了许多。茂县的晚餐十分丰盛,份量超多,餐具非常大气,完全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点多了准备打包带走,服务员拿来的饭盒使我们一群人都瞪大了眼睛,这哪里是饭盒,简直就是饭盆,我们好玩地将打包用的饭盆拍照后发到微信朋友圈,引来了一群围观人。
茂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红军经过茂县,并在此筹粮,茂县有很多了参加了红军。
茂县本地人还告诉我们,到了茂县,一定要去看看古羌城,这里是汇聚展示羌族文化的博物馆。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是唯一一个以民族族姓记入甲骨文的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历经千年沧桑依然顽强生存下来的世界少有的民族,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茂县是羌民族文化核心区,川西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按我们的计划茂县只是中转站,没安排游玩景点,听本地人一说,提起了我们了解羌族文化的兴趣。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到达古羌城之前,我们看到一大片整齐的羌族建设特色的民居,据当地人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整个羌区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古村寨、古建筑、古文物等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遭到毁损,这一片也是灾后重建的,保留了原有的羌族建设的特色。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著称。羌族称碉楼为“邓笼”,“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羌人好集结而居,数家连为一片,形成羌寨,每寨必有十数米高的羌式碉楼,既可登临了望,又可防守御敌,有易守难攻之势。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羌族民间石匠技巧高超,名声在外,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至今2000多年了仍在造福于人的都江堰工程就凝聚了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我们来到了古羌城,高大雄伟的碉楼是其标志性的建设,代表了羌族文化的特色。古羌城地处川西北高原上的茂县,岷江西岸金龟包、银龟包之间,坐西朝东,背靠水西,脚抵岷江,面向九鼎圣山,庄严雄伟,气势恢宏。历史上为冉駹居地,古茂州所在地,是全国最大的羌文化核心保护区,羌民族核心聚居地。古羌城保持了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充分体现了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点,是中国乃至世界羌族文化的活化石。
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与华夏民族渊源流长,据考,他们的祖先在甘肃和青海一带,中国历史上众多举足轻重的人物皆为羌,如炎帝、大禹、夏启、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
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青海、四川、重庆等地的原住民融合,形成藏族、彝族以及今天的羌族。故羌族与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一样,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统,为兄弟民族。
古羌人是古时西北的游牧民族,与现代华夏民族的关系密切,涉及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民族。古羌人就是古时说汉藏语系的那一群人,后来分化为很多民族,其中一部分东进来到中原,战胜和同化了中原原来的居民百越(现在的壮侗语系民族)和三苗(现在的苗瑶语系民族),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百越和三苗民族被迫向南迁徙到现在的居住地。一部分西进进入青藏高原,和当地土著小黑人融合,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藏族、珞巴、门巴等族。还有一部分古羌人逐渐南迁到四川、云南一带,形成了现在西南的羌、纳西、普米、拉牯、基诺、彝、傈僳、怒、独龙、景颇、白等各族。
因时间关系,对古老而神秘的羌文化只了解了皮毛,但愿以后有机会能深入了解。
茂县修建的古羌城是展示羌文化的博物馆,当地政府本着对国家、对历史、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态度,为了拯救濒危的羌文化,抢救和保护好羌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延伸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空间,大灾之后,完成了古羌城的建设,用行动保护和传承了羌文化。(文字:风吹沙, 插图:沙漠)你如喜欢,请于关注。原创不易,谢绝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