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1)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的主要特征是神仙信仰得道成仙。为了得道成仙,几千年来无数道徒甚至不少王侯卿相,士子学者,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经历了数不胜数的艰难曲折,付出了千千万万的惨痛代价,在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上,他们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尽管不曾炼出“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活神仙,但他们却探索积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更不用说在火药、化学、医学、药物学等方面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2)

过去历史上有人根据修炼内容的不同,把道教划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箓派。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认为符箓派(天师道)专事符箓,不问炼养,实则这是一种误解,殊不知天师符箓派是众术合修,各术并重。现将天师道有关修炼和养生的经验结合前贤的创见,分述如下:

1、养精之道

道教主要通过“房中术”进行养精。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御女术”,即“阴道”法。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法》中即存有关于“房中术”“七损八益”的论述(闭、泄、涡、勾、烦、绝、费为七损,治气、致沫、智时、畜气、和沫、积气、寺嬴、定烦为八益)。认为能去七损而用八益者,可令“状不衰”。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尧舜阴道二十三卷,汤盘庚阴道二十卷,黄帝三王养阴方二十卷……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和平寿考。及迷者不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3)

房中术古所谓阴道者,其中一部分是讲摄精固气、节欲保真、房中禁忌、正当交接方法的性卫生知识,开了世界性卫生知识之先河。它主张人们注意房事健身之道,平时宜节制性欲,否则为害非浅,甚则把纵欲比作“利刃”、“鸩毒”,如有不慎,易招杀身之祸。基于上述观点,战国方士创立“房中术”,作为养生方法之一。《太平经》详尽介绍了正当交合的性卫生知识,以取类比象形象地说明了受孕的条件、方法、过程以及不孕不育的病因,以宝精为养生之要,并讨论了存思、符箓、八卦还精治病之法。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4)

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将房中术列为道教徒修炼方法之一。《老子想尔注》中说:“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河上公老子注》也以“固守其精”为养生之要。《抱朴子内篇·微旨》说:

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五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5)

这段话提出人不应当绝欲,也不应当纵欲,正当的态度是节欲,符合医学观点。其次指出掌握了房中术可以健康长寿。“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意即杜绝精液泄露,还精以补身补脑,“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意在采阴以补阳。《抱朴子》在《释滞篇》中还说,如果不懂房中要术,虽服名药,亦不得长生,因而“求志不死者,宜勤行求之”。在《极言篇》中说:“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所益也。”

天师府养生功法(天师道的修炼和养生)(6)

房中术内容非常丰富,大量符合医学内容,对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婚姻幸福是有帮助的,那些把房中术视为淫秽之术,视为黄色下流邪门歪道的东西,是片面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