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大唐贵妃主题歌梨花颂(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是怎样写成的)
一曲《梨花颂》,唱遍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首歌背后的名字——杨乃林却鲜为行外人知。这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退休教授的人生,正是因为18年前参与创作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及主题曲《梨花颂》而改变。
昨天下午1点半,记者见到了杨乃林。新版《大唐贵妃》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他刚与剧组过了一遍完整的排练,正准备与京剧名角、唐明皇的扮演者李军吃午饭。日程紧张,舍去了严肃的会议室,就在推杯换盏间,多少往事,都付笑谈中。
图说:杨乃林 官方图
首战便告捷
杨乃林与京剧,有绕不开的缘分。他自幼随父亲学习京胡,曾在山西省京剧团当了7年京胡琴师,1977年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就一直与西洋乐打交道,毕业后又留校成了一名和声老师。直到1990年北京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导演想打破传统的演出形式,用乐队和合唱来为梅葆玖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进行再创作,于是找到了杨乃林,这是他毕业后第一次搞创作,这样的形式当时在业界也很新鲜。
初次合作的成功,让梅葆玖与杨乃林相见恨晚。后来梅葆玖想为梅兰芳的经典折子尝试交响编制时,很自然地就找到杨乃林,于是有了1997年出版的CD《梅葆玖梅派藏珍》。初次尝试中西结合灌制唱片,梅葆玖小心谨慎地将“管弦乐伴奏”5个字印得极小,生怕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首发签售会上,因为没有刻意宣传管弦乐版本,200张唱片只卖出了十几张。当戏迷后知后觉地发现时,这张唱片已经火到梅葆玖本人手里都没有了。
临阵始磨枪
在梅葆玖的引荐下,2001年上海创排京剧交响《大唐贵妃》,杨乃林应邀为管弦乐队配器。没想到,原定的作曲家有事不来了,大家一致认为,杨乃林是最合适的人选。杨乃林再三声明:“我不会写,真的不会。”没有一个人信他的话,连梅葆玖都不信。杨乃林从小听着京剧长大的,又受过学院派的严苛训练,说自己不会作曲,谁信?
图说:《大唐贵妃》2001年剧照
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的是配器,杨乃林“理直气壮”地从北京飞到了上海。落地了才发现,全乐队都在等着他的谱子,这时已经是10月中旬,距离11月3日的首演只剩下半个多月。导演郭小男看到他两手空空前来,差点朝他扔椅子,乐手们也面面相觑,一个音都没有,怎么排练?剧组紧急从上海、江苏、浙江调来7位作曲家,和杨乃林一起开始魔鬼般的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节奏。
为了让杨乃林安心创作,剧组安排他住在一处废弃工厂的招待所,附近就是编剧翁思再的家。杨乃林就用房间里的一盒铅笔,在一沓便签的正反面谱曲,翁思再早上给他送早饭,晚上再把刚谱好的曲谱送到乐队,每一天都是如此。由于每一张手稿大小不一,还没有编号,指挥王永吉就用胶带一张张贴好,如果有修改还要重新粘贴,演出结束后,王永吉整整积攒了一行李箱的手写曲谱,多年后转赠给了杨乃林。
图说:《大唐贵妃》2001年剧照
逼出“梨花颂”
名曲《梨花颂》家喻户晓,但它的创作过程却实属是一次“逼上梁山”的经历。18年前的一个周五,杨乃林来到上海,拿着翁思再写的《梨花颂》的词儿反复琢磨,依旧没有灵感。郭小男扣下了他的身份证,声称写完了才能给他买机票回北京。周一杨乃林还得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心急如焚。周六下了一晚上暴雨,他困在房中,生生把谱子给熬出来了。周日下午,他卷起裤脚,淌着水来到郭小男家中,拿着曲谱顺利换回机票和身份证,回了北京。
杨乃林当时没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只觉得自己“摊上事儿”了。但如今看来,当时的辛酸泪都是值得的,杨乃林深情地说:“没有《大唐贵妃》,就没有杨乃林。”这部戏首演大获成功,《梨花颂》更是红得发紫。杨乃林和女儿到家门口修鞋,听到修鞋匠在唱歌,女儿一脸惊喜地对杨乃林说:“爸爸,他在哼《梨花颂》!”
这下,杨乃林再说自己不会作曲,真的没人信了。(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