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

明之中叶 ,自阳明倡为良知之说……其弊也至于疡轶礼法。

“明朝中叶,自王阳明开始提倡‘致良知’的学说......此学说的弊端,达到了搅乱礼法秩序的程度。”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

心外无物

清朝康熙年间,被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的程朱派大儒陆陇其如此说道。

这是他在研究明朝灭亡而清朝兴盛之后得出的结论,他指出:

明朝的覆灭完全在于王阳明心学的流行,以及程朱理学的衰弱。

因此,他提出应尊崇程朱理学,罢黜阳明心学,只有如此,国家才能达到学术统一,民风淳朴的理想状态。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2)

王阳明手迹

王阳明是谁?他的学说这么危险吗?

明穆宗赞誉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

徐渭称他: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曾国藩盛赞: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张岱也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就连有“东方纳尔逊”之称的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元帅也声称:一生低首拜阳明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3)

王阳明像

如此一彪炳史册的人,为何要被清朝重臣如此批判其学说呢?他的学说中真的有亡国之祸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陆陇其所尊崇的程朱理学是什么。

程朱理学:儒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是由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创新性地继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后开创的新儒学,其学说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优于其他学说思想,经宋朝几代大儒不断填补、论证、传扬之后,至南宋朱熹时大成。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4)

程颢、程颐之像

其学说特点是构造了一个高于权势、高于政治的包含一切的“理”,不管是人民、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被纳入这个巨大的体系之中。是以一个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伦理道德化的“理”取代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的重大思想创立,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5)

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一切的起源,同时也是一切的规范,它投诸于社会,便成为礼,它投诸于人们本身,便成为本性,而本性自然,会随着社会的影响变得堕落、沉沦,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即“存天理”,如此便能达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

到达这个境界以后,人才能做到真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将人欲与天理融合,即“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6)

万法皆为道,共求天人合一

从其本质上来说,程朱理学更称得上是一种专为统治者而设的理学思想,它最高的追求在于仁,而想要达到这种理想,就得先格物致知,因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理”,只要不断地“格”,就能达到智慧,最后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最高理想——仁,而这些的前提都是在封建统治下的一种蜕变。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7)

儒家最高追求

这种思想为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 譬如北宋张载惊艳无匹的“横渠四句”: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以及后世明末清初顾炎武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巨大,所以直到清朝依旧有许多人尊崇此学说,陆陇其便是其中一位。而要想了解他为什么批判“阳明心学”,我们必须再看看“阳明心学”在讲些什么。

    阳明心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阳明心学是由王阳明汇集众家之学说而融汇出的一种新思想学说。

    其本质还是来源于儒家孟子一派,其直接的来源是继承了陆九渊心学的“陈湛心学”,即陈献章和其弟子湛若水继承陆九渊心学后所创的学说。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8)

    明代几位心学大家的关系图

    王阳明与湛若水关系密切,经常一起交流思想,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也和湛若水的“静养端倪”有很大的一致,二者都是在静思之中悟道明理。

    阳明心学概括起来,有三个基础:“心即是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1、“心即是理”

    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所推崇的“格物致知”,即先去“格”万事万物的道理,最后认识最终的掌管世界的“理”。

    他认为“理”是存在每个人的心中的,它就在那里,而不是在心外的万物之中,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求诸于心外之物,我们直指本心,思考本心,便能明悟“理”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天地圣人,每个人都是“理”,又何须费神去求于外。

    概括起来就是,王阳明提倡道理存在人心内部,朱熹提倡理在心外,需要去研究。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9)

    心即是理,心即宇宙

    2、“致良知”

    阳明心学认为存在于本心的“理”是善的,它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一种最高的意识形态,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既要认识它,又要追寻它,即“致良知”。

    当然,这里的“致”不仅仅只是认识、追寻,还必须将这种本心即存在的“理”放诸于心外万事万物,放在你所经历的生活上磨练,这“理”才能愈发显明,愈发精进。

    所以“致良知”本身便是一种在实际行动中得见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0)

    人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他将“知”与“行”合二为一,摒弃了朱熹的“知先行后”之说。

    在这里的“知”,王阳明不单单将它理解为智慧、知识,也将它解释为道德意识和最高精神。

    所以“知行合一”也意味着道德意识主导下的道德行为。

    王阳明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必要行为。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1)

    王阳明将这三种思想作为自己心学的支撑,是构筑心学大厦不可或缺的三根立柱。也正因为有了这三个思想基础,他的心学才能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而对于“阳明心学”受到的批判,或许还得从两个学说的第一次碰撞说起。

    鹅湖之会:两种思想碰撞出的火花

    早在南宋时,陆九渊便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意在说明“心即是理”的思想,也以此开心学百年之兴盛。

    公元1175年,即南宋淳熙二年,在“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的邀请下,朱熹代表着“程朱理学”和代表着“心学”的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吕祖谦策划的这次辩论会,意在调和两派的争执,在辩论中使两派“求同存异”,使思想分歧转变为单纯的学术分歧。

    但两派主张从一开始便不同,使得辩论异常激烈,朱熹强调的“格物致知”,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以万事万物独特的“理”去理解天地的至理。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2)

    格物致知

    陆九渊则提倡“心即是理”,认为不需要格万物之理,而应该从本心出发,“发明本心”,从内心去寻找做人、做事的道理。

    两派之间,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最终,两派的辩论以陆九渊的“心学”略占上风而告终。但两派始终未能达到吕祖谦策划这次辩论会的初衷。这次辩论持续三天,两派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很难寻求到两派之间的一个共同点,而“求同存异”。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3)

    鹅湖之会

    这是两派在历史上第一次聚于一堂进行辩论,其影响十分深远,直接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学子儒生,从而也催发出后世许多的思想学说,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便是受到两派的影响而诞生的。

    王阳明对朱熹的“程朱理学”更多的是一种扬弃,而不是一种贬低,他也在朱熹的学说之中得到许多的养分,进而使自己的思想学说更加丰满、充实。

    但王阳明始终还是代表着“心学”,而不是“理学”,故其仍然受到“程朱理学”传人的批判。

    让“阳明心学”受到后世如此批判的原因,多是因为其传人们在历史上的言行。

    狂禅:心学的入世之路

    稽文甫在《晚明思想史论》中有提到:

    当万历以后,有一种似儒非儒,似禅非禅的‘狂禅’运动风靡一时。这个运动以李卓吾为中心,上溯至泰州派下的颜何一系,而其流波及于明末一班文人。

    这里的李卓吾便是著名的李贽先生,他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阳明心学”在后世逐渐与禅宗相通,对当时的文学与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晚明被认为是“狂禅复兴”的时期。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4)

    “阳明心学”与禅宗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是因为王阳明“出入佛、老者久之。”,对佛教、老庄的思想接触颇久,所以受到其很深的影响。

    王阳明提出;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但“阳明心学”发展到后期后,“致良知”这一思想逐渐被人淡化,反而专注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与王阳明本来的心学思想已经开始有些偏离了。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5)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虽然“阳明心学”总体发展方向未改变,但明显感受到“阳明心学”这栋大厦已经不如先前稳固,因为支撑大厦的三根柱子开始被侵蚀。

    其实,在“鹅湖之会”后,朱熹便敏感地察觉到了陆九渊提出的“心即是理”的危险,故斥其为“曲学”、“异端”,但依然挡不住这种思潮在后世传扬、兴盛。

    “心学”提倡的“心即是理”,很容易被人曲解成妄自尊大的自私自利主义,进而扰乱人伦礼制,破坏社会秩序,不利于国家统治。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6)

    心学若没掌握好,很容易滋生危害

    批判“阳明心学”,在陆陇其看来,是摒弃晚明疯狂流行的“狂禅”之风,是利于将程朱理学加诸于社会人民,稳定国家统治的。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也需要陆陇其这种人,为他们他们提出能稳固社会秩序的思想来统治人民,需要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找到主流思想。思想统一的社会才能达到万众一心,达到人民对统治者俯首听命。

    王阳明的心学指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怎样的学说)(17)

    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阳明心学”经过其传人的发展,逐渐演变出的“狂禅”思潮,明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对统治阶级来说是一种危害,所以在后世屡受批判。

    对于心学,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一起讨论。


    关注@青藜史话,为你带来更多的历史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