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

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江苏电台联合长征沿线省级电台,推出系列报道《分享长征的声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今天播发第六篇:《飞夺泸定桥》。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经会理、德昌、泸沽等地,挺进大渡河畔的安顺场。这条路线与72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渡过金沙江后走的路线极为相似。原因很简单:别无他路可走——左为天险雅砻江和大雪山山脉,右为地势更为复杂、无法补充给养的彝区大凉山。唯有“一线中通”,但是,却有汹涌的大渡河横亘在面前。

在红军抵达大渡河前,蒋介石于5月中旬飞抵昆明,调动中央军十余万人,川军五万余人,在大渡河沿线组成封锁线堵截红军,蒋致电各军:“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必步石军覆辙”。

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1)

大渡河

红军不是石达开。毛泽东在地图上思索良久,仍然果断地用铅笔在“安顺场渡口”字样上花了一个圈。强攻!别无他路。

红一军团第一师英勇善战的红一团,经过140公里的急行军,迅速抢占了大渡河南岸安顺场渡口,并且难能可贵地寻抢得渡口唯一的一艘木船。控制了渡口后,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然而,由于安顺场水流湍急,不能架桥,虽然后来又找到两只小船,但依然杯水车薪。时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的刘伯承算了一下,小船往返上下人一次共约一个小时,照这样的速度,全军渡河要一个多月,这还不是等死?

此时,主持中央军事工作的毛泽东、周恩来及红军总司令朱德都来到安顺场。经过集体研究,由朱德向各军团首长发出电令,决定兵分两路,分别沿大渡河两岸北上,誓夺北边320里之外的泸定桥!这是唯一的办法!

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2)

泸定桥

命令为:红一师和军委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继续渡河后,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以红二师、一军团指挥部和五军团为左纵队,由林彪率领,不再渡河而直接沿大渡河西岸北上,两路纵队夹河而上,协同夺取泸定桥。

中国工农红军强度大渡河纪念馆副馆长宋福刚:“由主力部队夺取泸定桥,过了河的这一部分部队,当时就给他们分配了两个任务,第一个就是阻击由大渡河下游上来的国民党守军,第二个上溯泸定桥,配合主力部队夺取泸定桥。”

此时,蒋介石早已料到红军的去向。他电令加强泸定桥和泸定县城的守卫,并急调川军2个旅火速增援泸定桥!

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3)

刘伯承

兵贵神速,中央军委电令红四团:夺桥日期提前一天,务必在5月29日敌增援部队到达前夺下泸定桥、占领泸定城。而在接到电令的时候,红四团距离泸定还有240华里路程。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一夜要赶完240华里有如天方夜谭。何况这时红四团刚经过战斗,全团疲惫万分,加上山道又窄又滑,当时正下着大雨,怎么才能完成中革军委交待的任务?

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4)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览的红军行军装备

然而红军的行军速度又一次缔造了奇迹。从28日凌晨开始,全团人不顾一切地跑步前进。原红军少共国际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王敬群:“不睡觉嘛,不休息嘛,一天变两天,就是白天走一个,晚上走一个晚上,还得快走,靠两条腿,睡觉也没时间,吃饭都没时间,就赶着跑。争取早到泸定桥。”

5月29日凌晨,红四团不负所望,“飞至”泸定,占领了桥西。

到达泸定桥西岸后,面对被守军撤走大部分桥板的铁索桥,“兵不厌诈”的古训又一次发挥作用。团领导把战士们分成三拨,一拨(第二连)负责夺桥,一拨收集好枪负责火力掩护,另一拨也就是七连,负责从下游2公里处偷渡过河,再和夺桥部队配合,夹击守城敌人。

由于第七连乘筏渡河并从东岸对县城和桥东守卫队的攻击,泸定守军军心大乱,守桥部队稍作抵抗便弃桥而逃,因此对西岸的22名突击勇士没有制造更多的麻烦!

四川省泸定桥红色文化学者王永模:“1935年5月29日下午四点钟,我们红军飞夺泸定桥,国民党看到守不住的时候,他们就放了火想烧掉泸定桥。还没烧完,红军就把它打下来了。”

一个关于长征的完整的故事(分享长征的声音)(5)

飞夺泸定桥画作

关于攻桥突击队的真实细节,聂荣臻元帅在他的《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一文中记述道:四团突击队是“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这个说法已经纠正了“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的夸张描述。按照聂帅的说法,发起攻击后,守桥敌人在东桥头纵火阻止突击队前进,“这时东岸我军赶到了泸定桥,很快将火扑灭,守桥敌人有的仓皇逃跑,有的被我军消灭,两岸红军在泸定城胜利会师”。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时指出:“红军之全部渡过泸定桥,确为红军的莫大成功……今红军全部渡河,自此川陕甘青几省均将为红军活动之地区矣。”

内容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四川新闻广播、部分素材综合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