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养成自律的习惯(你才能坚持自律这个习惯)

做到这三点养成自律的习惯(你才能坚持自律这个习惯)(1)

如何做到长期自律

我们总会惊羡那些高度自律的人。

他们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在其他人熟睡之际,就完成了很多的晨起计划——准备好精美的早餐,浸染上几缕书卷气息。

他们固定时间段健身,多年来保持着或优雅或刚健的身材,有深深的马甲线、八块腹肌。

他们能够坚持做一些看似枯燥的事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身心投入,从不放弃,直到有一天,有所建树。

他们看上去就像被打了一层光环,令很多人自愧弗如,惭愧一笑。

当然,也有不少人,看到那些自律的人过的生活,奋起直追。

叶子就是其中一位。她听说好友美美坚持跑步,一年时间从140斤减到100斤,惊奇之余又给自己平添了很多信心。

平时,叶子总觉得挤不出时间锻炼身体。好友美美真的刺激到她了,她也想像美美一样瘦下来。

她给自己制订了计划,每天下班后到公园跑上2圈,一星期至少跑5次。

开始,叶子很用心,专门买了一双跑鞋,还配了耳塞,跑步时听听音乐。

但不到一个月,叶子就明显动力不足,一上秤发现自己也未瘦下来多少。

叶子想着也许还是少吃零食减肥更好,长期跑步又累,见效又慢。再说了,有人跑步能减肥,但不一定适合她。

很快,叶子又心安理得地恢复了以往。

自律一段时间被打回原形,这种由他人刺激而引起的冲动一般是三分钟热度,他本身缺乏强烈的动机,于他而言坚持就是一种自我消耗和对抗。

人,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当一个人基于父母、恩师的厚望去考研、做某一份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大多的结果是,不仅委屈了自己,也辜负了他的期望。

做到这三点养成自律的习惯(你才能坚持自律这个习惯)(2)

和好友一起聊天,我说准备练瑜伽锻炼一下身体,瑜伽垫买了好多天还未拆封。

好友说,她买了跳绳,一直放着,还未动。

真是我好友,不让我陷入一个人的尴尬。

明知锻炼很重要,为什么不开始呢?理由很多,今天还有好多事要做,哪有时间?有些累,算了吧;有些冷,改天再说。

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好不容易开始了,总会有一千零一个理由放弃自己的原计划。

不锻炼会受惩罚的。由于长期低头作业,加上睡姿问题,落枕的我,脖子一动就疼,只能转着眼睛看人,还牵扯到头疼,这滋味想哭。

医生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低头族太多了,平常练练颈椎运动,工作一段时间歇一歇,有好处。

不要等到身体不舒服了,才醒悟自己忽视了锻炼。

原形是我们的现状,它意味着舒适。

我们也许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但让我们彻底改变,又担心改变后的风险,或许觉得折腾折腾不如现在了怎么办。

人的本能行动有两大来源,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再从两者之中选一个,那就是痛苦。

如果一个人每月开支有限,让他拿出500元去看电影、听音乐会、到优美的景点去玩,他是很想去,但觉得可以等。

如果他牙疼,他就不会过多考虑,只要能止疼,他马上就会行动。

这也可用来解释一些营销人员说他们的产品有多么好,消费者很少买单,而如果可解决消费者哪一类的难题却销量可观。

自律一段时间被打回原形,那是因为我们还未品尝到原形带来的深深困扰和不快;改变现状还未强烈到必须得变,否则会痛苦不堪的地步。

“痛则思变,变则达”,但此时的改变已付出了或多或少的代价。早睡、健身,越早开始,越受益。

做到这三点养成自律的习惯(你才能坚持自律这个习惯)(3)

如何才能长久地坚持做一件想做的事情?

1、一定要愿望非常强烈,是自己本能性地想要达成一个目标,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而且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当你随便想想某件事情,大脑也是司空见惯了;但当你想做某件事情强烈到极致时,大脑会注意到你发出的指令,并优先处理。

一个人的内向驱动力至关重要,它代表了个人意愿,不受任何人左右。

它清楚地知道做一件事情是为了什么,也充分了解可能要面对的各种风险和困难,仍然义无反顾去坚持、去做。

哪怕最终达不到预期,也问心无愧。

努力过,争取过,便是释然。沉浸一件事情的满足感大于付出感。

选择越多,人越容易纠结。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路,扎实地积累沉淀;有时没有退路,反而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无穷的潜能。

2、循序渐进地拉伸自己走出舒适区。

有人提出过一个理论叫作“稳态原理”,说明了人类超强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总是用手提重物,他的手上会长出厚厚的茧子;

一个人经常跑步,他可以相对不费劲地跑8000米;

一个人经常练习高抬腿,他能够抬得越来越高;

一个人经常读深奥的书籍,他能轻松读别人觉得很枯燥的书;

一个人经常练钢琴,他能记住很多的谱子并弹奏出来。

由于人的身体和大脑有一种偏爱稳定的倾向,如果我们坚持做一些稍微有挑战的事情,它们就会自身做出调整适应我们,以便回到原态,保持舒适感。

身体越锻炼越有韧性,大脑越思考越灵活,我们比自己想象得更有开发的潜力。不要担心自己做不到,先从一点点做起。

3、不断地量化自己的目标和进度,进行自我反馈,设置适当奖励。

将比较复杂的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小目标稍微有一点难度,但在合理的时间内能够相对轻松做好。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距实现自己的重要任务近了一些,这会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小成就感。

拆解任务,达成一个个小目标,并且按照进度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会让你有条不紊地做事,而且你享受自己的每一份进步,这也是一种乐趣。

当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进度,就有了一种对于任务的整体掌控感,免于焦躁和恐慌。

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奖励,如果实现一个目标,可以吃顿大餐、去旅游、买件漂亮的衣服,这都会激发我们做事情的动力。

4、将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固化成习惯

想早起、想锻炼、想阅读、想提升自己,就要坚持去做,每天都去做一些,每天都取得小小的改观。

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以前你觉得很难做到的事情,自己已经做到。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应该和他超常的自律有关。然而,有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95%是自动反应或应激反应,即习惯。

不管成功与否,我们的现状都源于习惯的力量。

基于此,不断强化有助于达成目标的行动,让它们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一经养成,就无需刻意去想、去做,都已成自然,看起来毫不费力。

自律一段时间被打回原形,你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自身非常强烈地想要实现一个目标,并把一系列有些挑战性的行动固化成自然的习惯。

做到这三点养成自律的习惯(你才能坚持自律这个习惯)(4)

来源:中国网微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