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用轨道供电吗(运行中的高铁如何供电)
中国高铁虽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现在最先进的,其中,复兴号更是我国高铁的主力军现有最高营运速度能达到350公里/小时,清洁、舒适、快速的它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时的不二之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铁用轨道供电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铁用轨道供电吗
中国高铁虽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现在最先进的,其中,复兴号更是我国高铁的主力军。现有最高营运速度能达到350公里/小时,清洁、舒适、快速的它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时的不二之选。
但就是这样的一套动车组,如果以350公里的时速行驶,每个小时就要消耗9600度电,9600度电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家庭一个月差不多200多度电,也就是高铁每行驶一个小时,就有一个家庭4~5年的用电量被消耗!
高铁是高速移动的动车组,这些动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高铁内部都设有蓄电池,会是这些电池提供的电力吗?
如果没电了,高速运行的高铁会怎么样?
夸张的电费和维护费用之下,高铁这个项目到底是盈是亏?
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跟随高铁的脚步来看看。
高铁耗电有多夸张?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铁的速度是350km/h,整条线路全长1318公里,单程路程差不多花费4小时。
如果按照工业用电1度1元的价钱来计算,相当于京沪高铁每一次单程运行就要消耗9600*4=38400,接近4万元的价钱,如果加上昂贵的运营成本、维护费用,这个价钱还要翻个番。
京沪高铁
耗电量如此之大,与高铁的速度是分不开的,根据不同的时速,可将我国高铁分为最主要的两种:250km/h的规格和350km/h的规格,250km/h的高铁耗电量就只要4500度/小时,相比起来350km/h的高铁时耗电量却有9600,已经远超两倍。
不难想象,今后如果高铁速度更快,所消耗的电量也不能用单纯的乘算来计算,而是会增长得越来越厉害。
高铁的电力是从哪里来的?会停电吗?关于高铁停电问题,这点就多虑了。高铁的电力来源其实和普通居民有些类似,都是由公共电网所提供的。只不过,高铁相较于普通居民来说更像一个“特别客户”。
高铁和居民用电虽然同为单相电压,但居民用电仅有220伏,高铁用电却需要先运输到牵引变电站内,把电转换为50赫兹25千伏的单相交流电,才能匹配高铁所用的电气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高铁并不是在所有路段都需要用电的,在变电所和供电臂之间,高铁会短暂经历一段没有电的时间,但是可以完全拼接自身的速度用惯性“滑过”这段区域,而且因为无电区间很短,只有大约100米,所以几乎不会被列车内的乘客感受到。
由于近几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电网出故障的事情也常有,而抢修往往一抢就是好几个小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高铁的运行会遭遇危机吗?
事实上,早在设计的时候就规划到了这一步,所以高铁动车组的每一辆车上都会自带蓄电池。
没错,蓄电池并非直接给高铁提供动力,而是一种备用电源来应急。不过,电池的电量不足以供高铁继续前行,只能保证车厢内的照明设备运转顺利,在我国的基建的效率保障下,乘客只需要待在车厢内等待电网抢修完成即可。
而对于电网的安全性,也会有检修人员在没有高铁运行的每个凌晨对接触网进行停电检修,如果有异常需要立刻通报。同时,他们还需要排除树木、鸟类等可能侵扰到线路的不定因素,把高铁电网跳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高铁电量都用在哪里了?细心的游客或许会注意到,高铁车头的照明灯是常亮状态的,不像普通的汽车只在晚上开灯,就像电不要钱似的。难道在白天不能关掉车头灯节省用电吗?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为了考虑到安全问题。
首先,高铁的行进路线并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是有可能经过多个山体隧道,由于行驶速度很快,自然不可能在每一次进出隧道的时候都要重新开一次灯,况且,还要随时做好应对大雨、大雾、大雪这些极端天气的情况。
其次,光的速度是远远比声音要快的,所以灯还是一种警示提醒的信号,和鸣笛声一起对站台发起提醒,方便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也方便候车的群众维持安全距离。
不仅是车外,列车厢内的灯也是常亮的,这一次是为了乘客的乘坐体验考虑。由于驶过的地形不同,外部光线的变化非常剧烈,而室内开灯则能够一定程度缓解这个变化的程度。
“复兴号”的车厢甚至还会根据户外的光线自动调节亮度和温度,确保车厢内的环境基本恒定,为乘客提供最佳的乘坐体验,能够安心享受旅途,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是盈、是亏?可是,纵使能够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体验,可高铁每一次运行都要耗费那么多的电费和维护费用,真的能盈利吗?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高铁线路是亏损的。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披露的数据,光是2021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就出现净利润亏损高达507亿元人民币。
而这其中又大多数是中西部地区客流量不高的高铁,由于每趟列车的坐不满员,所以政府反而每年要额外贴钱补贴高铁的正常运行。
但是,如果是东部客运量很大的高铁,不仅不会亏损,反而能额外赚钱。前文说的京沪高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京沪高铁的客座率一般能维持在75%以上,所以收入也呈正反馈,尤其是没有疫情的2016年到2019年,利润都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涨幅最高能达到12%左右。
不过就算它能赚钱,也填补不上其他大多数线路带来的“空洞”。可是国家仅在2021年上半年又在高铁上投产了新线共计505公里,在官方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更是提出要在2035年修出7万公里的高铁!难道国家就不怕亏损吗?
要致富,先修路!高铁是关乎一个国家战略和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提振当地经济的“大动脉”。
在这点上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1978年,日本已经坐上时速220公里的新干线,但这时中国的运人、运货时速却最高只有43公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原副会长雷汀对此说了一句话:“高铁是一定要建的。”这句话也是当时绝大多数铁路人的心声。
30年的基础产业酝酿之后,中国高铁在2008年正式开建,目标是从43公里的时速提升到200公里!
200公里/小时,几乎是原来的5倍左右,也就是说,原来从上海到北京需要花费14个小时,到现在却只需要4~5个小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极大满足了北京、上海两地的交通需求,两地的发展速度也就上去了。
另外,同济大学2019年的论文表示,高铁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GDP增长率。
举个例子,京沪铁路在建设的时候每天投资1.9亿,累计要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和11万立方混凝土,这些作为高铁的下游产业,成功为周边地区贡献了可观的GDP。
不仅是基建,高铁还能涉及到机械、冶金、电力、信息、计算机等多个上游产业。2017年,我国新建高铁2000公里,565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
不仅是建设期间,在建成以后,高铁也可以持续拉动内需,增加游客旅行意愿,而随着旅客人数增加,周边经济也会被带动起来。
并且持续缓解交通拥堵。世界银行估算,2015年世界增加的1500公里高铁车道,起码拯救了140人的生命。
由此可见,短期内能否盈利——并不足以概括高铁的战略价值,这是国家的战略长线投入,并且随着时间流逝,高铁的价值会越来越被我们所认知。
不然,为什么国国的高铁都在亏,却又一直在建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