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

文/Li hom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中黑木耳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它口感独特而且养生效果超好,所有深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木耳养生知识的普及,很多不法商贩投机取巧地制造了假木耳。假的木耳口感极差有甚者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呢。那么究竟如何辨别真假木耳呢?接下来就让我告诉你们如何辨别真假木耳吧。在此之前,我先给读者朋友们普及一下木耳的保健功效吧。

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1)

木耳的养身保健妙用

木耳作为著名的山珍, 被赋予“素中之荤”之美誉,在世界上也被称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每餐吃3克黑木耳(干)烹制 的菜肴,便能减少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危险。因此,冬季是吃木耳的好时节。正是因为如此木耳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自然也成了造假者赚取牟利的对象。

造假的黑木耳

木耳掺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掺沙、泥和盐。一些不法商家商贩把腌咸莱的大粒盐掺进去,这还算好的,起码不会导致人中毒,但如果换成便宜的工业用盐,对人体的危害可就大了。还有的商贩为了增加木耳的重量,将工业用镁稀释后,浸泡木耳。

二、染色

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2)

被“染色”的黑木耳

通常是掺入硫酸镁、卤水、尿素,更有甚者在木耳中加入少量火碱、氧水,铁皮、沥青等有害物质,这些杂质牢牢地吸附于木耳表面或大量渗入木耳之内。这种木耳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直接的危害。

三、吹嘘

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3)

纯正野生黑木耳VS“造假”野生黑木耳

现在的木耳经销商很多都打着野生的招牌,甚至在玉米秸秆上种植的木耳都自称野生。玉米秸 秆上种的木耳,在木耳刚刚发芽时就采下来晒了,晒干后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干净,可是用水发开以后就不一样了,口感极差。其实在东北林区可以看到,纯正的野生 木耳极少,十几斤才能晒一斤干货,市面上的纯野生木耳一般都是忽悠消费者。即便有的话,真货的价格都在百元以上甚至更高,很多时候是有价无货。市场上见到 的木耳基本上都是人工栽培的,最好的所谓野生木耳,是部分林区养殖木耳的专业户,从山里砍倒部分树木,搬回家后在木头上种植木耳。这种木耳也是成本最高 的,营养成分相对最接近野生木耳。

四、造假

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4)

成本极其低廉的“伪木耳”

用红砂糖、水、淀粉等熬制成胶泥状的黑粥,放在玻璃片上,接着将另一块玻璃片与之挤压出耳状薄片,最后晒干,这样就成了“黑木耳”了。

看了那么多假木耳的制作方法之后,你心中一定不禁要问如果我在买菜的时候该如何分辨真假木耳呢?别着急现在我就教各位读者朋友们如何辨别真假木耳的方法。一共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一、看;二、摸;三、尝;四、泡。

怎么判断木耳的真假(真假木耳你懂的区分吗)(5)

被“曝光”的假木耳

想要分辨木耳是否存在造假,首先我们应先了解天然木耳都有哪些的特点。天然优质的黑木耳片溥、色深,耳背 有浅白色茸毛,耳而还自类似筋络的纹路,称为“耳筋”;干货朵片完整,干燥松散,杂质少,手感轻,口尝无咸、甜、涩等昧;吸水性强(5克干木耳可吸收50 毫升的水分),吸水后肉质坚韧,寓有弹性,体积能增长10倍以上。

一、看

质量好的木耳看上去朵大而薄,朵面乌黑光润,朵背略呈灰色;掺假的木耳,耳面颜色暗淡无光,耳背挂有“细小白霜”,有些正面背面颜色相同,朵片粘连卷曲,结成团块,手感沉重、硬邦邦。

二、摸

质量好的木耳,用手摸摸,干燥且分量轻;而掺假造假的木耳,用手摸有潮湿感,分量也较重,有的甚至较正常木耳重一倍以上。

三、尝

把小耳放到口生细细品尝,天然木耳基本没有味道”若发现味道异常,可有造假掺假嫌疑.咸的是加过盐,甜的是加过红糖,涩的是加过硫酸镁或者硫酸铜。

四、泡

木耳泡水后,也可以根据吸水的情况来判别质量优劣。优质木耳吸水性强,吸水后肉质坚韧,富有弹性,体积能增长10倍以上。而掺假造假的木耳吸水性极差,吸水后体积仅能增长3~5倍.此外,劣质木耳,水发之后的水比正常木耳泡发的水更加浑浊。

在不断被爆出“饮食丑闻”的当代社会,没有一点饮食常识可不行,尤其是辨别那些所谓高价的“养生类”食材,还真得掌握那么些门道才行。为了自己的身体饮食健康也为了家人朋友们的,我们都需要多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我是Li hom很高兴读者朋友们可以阅读我的这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们在购买木耳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下次再见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