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到70岁三大难事(小议34)

小议"生老病死"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次有去无回单程旅行的话,那么一一生老病死,就是慢慢人生旅途之中,经历不同的停靠站点。

不管你使用哪种交通工具,那怕是徒步。快也好,慢也罢;风光也好,窘困也罢,方向和目标并无二至。内容与过程,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大不同。套用托尔斯泰的语式,幸福的人生大体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50到70岁三大难事(小议34)(1)

孙桂林作品【清供图】

所谓的“生老病死",站在世俗的角度,不过只是个体生命的过程而已。任何人都不过是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有的短促、有的漫长;有的苦逼、有的甜蜜;有的得意,有的失意……。善始易,善终难。佛亦好,道亦罢,善始善终,善待过程,我以为乃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却不敢苟同。长岁固然好,短寿未必不好,活着的状态与质量,才是考量人生的关键之所在。另一句老话"寿则辱",道出了长寿未必是人活着的最佳命题。

50到70岁三大难事(小议34)(2)

孙桂林作品【寒斋清供】

耳顺之年的我,对于一一"生老病死"有着这样的"歪理邪说",不妨如实道来,哂教各位看官,聊博一笑。

生要生得好,老要老得慢。

病要病得迟,

死要死得快。

言简意赅,浅显易懂,无需赘述!现如今的社会,关乎诸如此类的"心灵鸡汤",可谓泛滥成灾,目不暇接,品之,索然无味,甚至令人作呕。

50到70岁三大难事(小议34)(3)

孙桂林作品【南窗所见】

人活一世,草木一生。本真的活着,活着的本真。最好能有些癖好,高雅一些更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花鸟鱼虫……能有趣的活着,有尊严的活着,长不长寿,真的与活着无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趣的死,比无趣的活,更可爱,更令人期待!

生与死,老与病,这个貌似神圣的人生哲学命题,根本就没那么复杂。活过了,悟透了,四字概言,精当无二,那就是人活着一一顺其自然就好。

孙桂林

2021年2月17日于寒斋灯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