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脑袋为什么有犄角(犀牛的独角能照见妖怪)
小臣艅犀尊 商代
犀牛曾经生活在中国,后来却难寻踪迹。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犀牛还是常见的动物,在中原地区的山野中,也可见到犀牛的身影,在殷墟的甲骨卜辞中,犀被描绘为一只独角兽,短促的四足和尾巴,其头部完全被夸张为一只角,这是古人对犀牛的最直观的认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有一种犀尊,将犀牛的形态表现得极为准确,当时的工匠可能是比照着真实的犀牛形貌来铸造的。
犀牛又称作兕,《论语》中有“虎兕出于柙”,把犀牛和虎并置,比喻危险之物。也有人认为兕是独角犀,而犀表示双角犀。战国时代兵戈四起,犀甲受到诸侯的青睐,《国语》记载“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在金属甲胄尚难以普及的战国时代,犀皮能避刀剑,成为铠甲的首选,但犀牛也因此大受杀戮。
兕 《诗经名物图考》
犀牛 据《清宫兽谱》
到秦汉时,江淮地区尚有犀牛的足迹,而到了唐代,犀牛的领地已经退居到了华南,这对中原王朝来说,已经是极为遥远的所在,犀牛也因稀少和渺远而变成了传说,甚至生出出许多怪谈。
有一种传说流布甚广,说的是成吉思汗的铁骑曾经席卷欧亚大陆,兵锋无所不至,到了印度却铩羽而归。据说他带兵到印度河畔,水中出现一头独角兽,据目击者称,该怪兽高有十几丈,它从河里出现,摇晃着走向蒙古军的前队,在它翕动的双唇中,骨质的獠牙来回摩擦,似乎在牙缝里挤出了这样一句话:“汝主宜早还。”这段诡异的故事记载见于《元史》,成吉思汗问耶律楚才,耶律楚才说:“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成吉思汗听了,心生畏惧,下令撤兵。这头怪兽或许是印度犀牛,它的出现,居然可以吓退蒙古铁骑,可见犀牛在这时已是陌生的动物。
丢勒的版画犀牛
明清时代,人们已经很难见到犀牛,多将犀牛描绘为独角的牛形怪兽,《古今图书集成》中有犀牛图,即是作牛形,该图描绘的是“犀牛望月”,所谓的犀牛望月,是一种比喻,《关尹子》载:“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的。康熙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也曾作犀牛图,见于其《坤舆图说》,这种全身甲胄的形象,有着更为久远的欧洲传统。早在1515年,葡萄牙船队从印度带回了一头犀牛,这只来自东方的怪兽,令欧洲人为之狂热,画家丢勒根据传闻制作了一幅犀牛的版画,这只犀牛满身甲胄,还密布着铆钉似的斑点,涉足版画出版业的丢勒因此而闻名,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铜版画在新奇事物的传播过程中异军突起,丢勒的犀牛也成了影响深远的视觉符号,南怀仁的《坤舆图说》也受其影响,将这一形象辗转带回了中国,这使它看上去倒颇有一些异域色彩。
犀牛,据南怀仁《坤舆图说》
犀牛的灭绝,使之脱离了日常经验,《墨子》所载的“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的场景难以复见,也正因陌生而被戴上了神圣的光环,犀角也成了至宝,按清宫《兽谱》记载,犀角能够“辟尘、辟水,辟寒、辟暑”,又能解百毒,还能照见幽冥世界。《异苑》提到了东晋时的温峤路过牛渚矶,听到水底有音乐传来,水深不可测,据民间传言,水下多有怪物,于是温峤点燃了犀角,朝水中照去,只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温峤见了,暗暗吃惊,当天夜里,就梦到有人对他说:“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
燃犀照怪,据《新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
做了这个怪梦,温峤心中又是厌恶又是惊恐,不久就去世了,在他身后,留下了“燃犀烛怪”这个典故,在中土已然绝迹的犀牛,俨然已是神物,犀角点燃的那一刻,妖怪纷纷现形,无处藏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