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

作者 | Andy熊

老子说:知人之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能了解别人,战胜别人固然厉害,但如果能反省自己,改变自己的认知才是更有智慧的。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1)

疫情期间,由孙俪主演的都市职场剧《安家》火遍大江南北,其中有一个情节我印象非常深刻。

海清饰演的宫蓓蓓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一次下班回家后问婆婆有没有给二宝添加辅食。

婆婆回答说因为有母乳,所以忙忘了。还说母乳有营养,不用这么早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不用过早断奶。

宫蓓蓓解释说母乳是有营养,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个月龄的宝宝了,必须添加辅食以补充其他所需营养素,自己是妇产科大夫,遵循科学喂养。

婆婆听完显然不高兴,宫蓓蓓正准去给二宝喂奶,又发现公公正在给已经上学的大宝喂饭,大宝张嘴等着喂的同时,还一边盯着手里的iPad看动画片。

于是她就对大宝说要自己吃饭,但有靠山在场,孩子不听,婆婆说只有这样喂,孩子才能吃得更多,才会长肉。

宫蓓蓓很无奈,说这样喂饭看电视会影响消化而且对眼睛不好,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良吃饭习惯,便强制拿过孩子的iPad,结果孩子哇哇大哭起来。

这个时候婆婆又看不下去了,说宫蓓蓓大惊小怪,还说小区的其他孩子都是这样喂饭的,孩子本来可以好好地吃个饭,结果被她弄的又哭又闹,一家人都不开心。

从来不管家庭琐事的丈夫听到孩子哭声,不仅没有表示理解,反而也责怪她不该把孩子弄哭。

这样的场景你有没有很熟悉?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2)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家庭沟通现场

孩子不哭世界太平,只要一哭,你便成了千夫所指的后妈。

同样为人母,我对这一波操作太感同身受。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最怕猪一样的队友。

但是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谁是谁非然永远都不会有定论。

对于习惯价值观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几代人之间,就真的非得争锋相对,大战几百回合整的两败俱伤吗?

连岳老师说:我们在与上一代的沟通中,不能带有"正确的偏执",要避免谁对就听谁的,这样传递不了正确,却会增加对立与怨恨。

连岳老师是在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要放弃执念,学会改变自己的认知,能达成共识固然皆大欢喜,即使不能,也不要偏执,能做到顺其自然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那句:不能改变别人,那就改变自己,要想自己改变,首先得有更高层次的认知。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3)

这本书就是《认知觉醒》,书的作者周岭,是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著名红学家,编剧。

周岭老师说自己也是在一个众人都不看好的,老大不小的年纪里(36岁)才开始着手探索,转变认知的。

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所得的感悟,提出了很多实操性很强的方法。

根据书中内容,我做了三点归纳与总结,希望读完也能帮到或许也在迷茫期的你。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4)

1.向高手学习,找到自己的触动点,重新连接

周岭老师说: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是和行业专家交流。

但我们普通人几乎连专家的面儿都见不到,唯有通过阅读专家所写的书籍来与智者的顶级思想对话。

这也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升的思路,也是我们想要做出改变时首先会想到的方法。

作者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我们读得多了,对于智者们看待问题的高明视角,会慢慢耳濡目染,吸收后最终内化,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指引着我们不断做出合理的选择。

但并不是说非得记住每一本书的内容,那也不现实,我们要学会取舍,只取最触动自己的部分加以吸收消化和运用。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书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摘出来,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拼接,形成自己的认知网络,而后或实际操作或转化成文字影响别人。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5)

2 开启"元认知能力",通过反思复盘来提升自己

"元认知"是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它指的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

换句话说,"元认知"能力其实就是自我反思和寻求改变的能力。

书里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理解: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它包括自我审视、主动控制和防止被潜意识控制这三个方面。

作者是想要告诉我们:要真正有所改变,需经常反思复盘,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让我们时刻保持理智与清醒,这样在做选择的时候才会权衡后择其最优。

马云说:成功的人都是反思自己的人。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告诫年轻人:"如果我没有经历年轻时的那么多挫折和彷徨,没有曾经不断地思考与精进,就没有绝地反击后的阿里巴巴,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彷徨很正常,在彷徨和迷茫以后,你要思考,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行事而后悔,但在后悔之后几乎从来不曾有过反思。

等到下次再出现同样的境况时依然重蹈覆辙,在做选择时还是犹豫不决,形成我们常说的"纠结型人格"。

与其总是郁闷纠结,不如时常反思一下当时做选择时的思维过程,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纠结,那如果明确了选择的目的,下次再做决定的时候会不会就不会那么痛苦?

就像作者所说:有反思的生活,就好比在时间的溪流中拾取一块闪亮的小石头,然后精心打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有一大袋装满认知的晶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才成为了名人曾子,希望我们也能经常反思精进,成为一个思想有深度的人。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6)

3.带着明确的目标,在舒适区的边缘刻意练习

作者将人的能力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所谓的拉伸区就是对我们来说不是很简单,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够达到的目标区域,也就是离开舒适区,通向困难区的过渡。

习惯享乐,这是人的天性。我们很多人都习惯重复做自己很擅长的事情,觉得这样才能很好地彰显自己。也几乎从来不去触碰那些感觉很困难的事情,觉得不可能学会,更不愿意去浪费那个时间。

但是作者说:想要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拉伸区)反复练习

进入拉伸区,就必须给自己定好明确的目标,强迫自己跳出舒适区,但目标太大会让我们在行动的时候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开始。

所以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提炼目标,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任务就会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了。

比如阅读,很多人都想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但书籍那么多,真正行动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能很好地坚持阅读下去。

这就需要我们想清楚两个问题:我希望看哪方面的书?我希望自己能达到怎样的层次?

想清楚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再去搜索与自己兴趣匹配的相关书籍,挑选你能读得下去的书开始阅读。

关于"达到怎样的层次"是一个很大很泛的目标,我们需要进行拆解细分,如:读完一本书后,我能根据作者的建议作出哪些改变?

阅读每一本书后都刻意练习反问一下自己,一本书如果能让自己产生一个想法或行动改变,那么坚持的时间长了,我们的认知水平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如何利用好执念(三个方法让你摆脱执念)(7)

人的命运是各种选择的结果,而认知会影响我们对选择做出判断。

所以啊,不要再执着于某一点的不甘心想不通了,跟我一起去好好学习吧,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当你站在智者的肩膀上重新俯瞰的时候,所看到的彩虹又会是不一样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