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能用到什么时候(预计每年能省3个三峡的电)
万物皆有常,存在即真理。很多事情并非天生就是如此,而是经过自然规律与生活实践的验证才得以为人们所习惯和使用。
"夏令时"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美国经常盛行"夏令时",中国曾经也希望借鉴这一制度,甚至理论上这一制度一年可以省电将近3个三峡水坝的发电量,然而在实行6年后在实际操作中却被证实无效而被取消。
1. "夏令时"的诞生
"夏令时"最早源自于美国的国父之一富林克林,他提出这个想法的原因是因为不习惯于法国人的作息习惯。富林克林习惯于早睡早起的习惯,然而在法国期间,他发现法国人基本上都是早上10点多才起床而午夜时分的活动却非常丰富。
这样日夜颠倒的生活让富林克林非常不解,他向法国政府提出了早睡早起的意见,并附上了相应的意见书,而且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因为当时全球还没形成相应的时区概念。
相应的概念最终完善的却是英国人的威廉-维莱特,他在1907年提出了完整的"夏令时"概念体系,但他的意见却并未受到英国当局采纳反而被当时的敌对国家德国率先采用。
在竞争关系下,各个欧洲国家争相效仿,所以"夏令时"这一概念才广泛传播开来。其实很多事情不仅仅只能看到它的作用,仔细深究它的起因,或许能够避免功利主义的盛行,毕竟夏令时一开始只是为了让人早睡早起珍惜时间,到最后却变为节约能源的一种方式。
2. 节约能源
"夏令时"的初衷本是为了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然而到了后来却变成了节约能源的举动。
研究表明,夏令时的实行确实,在工业革命期间为欧洲节约了将近15%的煤气与电力能源。面对这一结果,中国自然也不甘人后,希望实行夏令时以节约能源。
根据相关人员的设想,假如按照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如果每人可以节约一度电,那么全国一年就能节省三个三峡水坝的发电量,在这样庞大的能源节约率下,很多专家都希望尽快实行夏令时制度,认为这样就能达到中国节能的要求。
而且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各地都需要庞大的电力能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夏令时能够有效节约与利用能源,所以专家们都决定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最终与会的专家们达成一致意见,并将相关的计划书邮递到相关部门,在最终会议上通过了审核于是在1986年5月4日开始中国正式实行夏令时。
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
一切几乎都是拍脑袋决策想当然的结果,然而在当时却没有一个人有着反对意见,所以说很多时候有独立思考的质疑,比起随波逐流的观点更有价值与力量。
3. 不尽人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得来的夏令时建议并没有想象中的事半功倍,反而在中国的实施遇到了很多的麻烦,甚至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结果也并未达到让中国节省3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的电力。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夏令时实施后,地处西南、西北地区的诸多城市并未有显著的效果。
而东南沿海地区确实是有一定的成效。仔细深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过于幅员辽阔,一个国家拥有着五个时区的跨度,所以各个地区的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不能以简单的夏令时来划分。
像西北地区的太阳升起的时间就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实行夏令时使得很多人天还没亮就需要起床,反而增加了电灯的使用。
在1990年,甘本首次提出了关于反对夏令时的声音,主要观点就是中国时区跨度过大,不仅仅适用于东八区的时间作息。
而且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别,西北地区采用东南地区的时区时间的话会严重延误农作物的生长模式,违背自然的规律,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出现。
随着夏令时使用的深入,越来越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更多专家学者根据实际数据和产生的问题,纷纷对于这一制度进行了质疑,反对之音愈演愈烈。终于在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正式下发通知,将从1992年开始取消夏令时。
中国是横跨五个时区的超级大国,事实证明夏令时只适用于一些处在一到两个时区的小国。夏令时采用的是标准的北京时间,这会使得其他地区的城市根据北京时间作息没有办法达到节能的效果,反倒增加人民生活的不便,也造成公共交通运输业的不便。
实行6年的事实证明,他并不能有效的节约电力,反倒成为全国许多地方的困扰,这并非夏令时实行的初衷。虽然它具备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被取消也是必然的事情。
节约能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除了夏令时外世界还诞生了一个小时熄灯日等一系列活动呼吁能源的节约。
虽然夏令时被取消了但是节约能源意识必须深刻贯彻进每一个国民心中,我国是能源大国,但并非能源强国,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节约能源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